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東漢洛陽北宮的章臺殿,名字源於楚國章華臺,即“楚王好細腰”的高臺,而“細腰”指的是男人


還不瞭解這一系列的新讀者可以閱讀前文熟悉熟悉: ​

上回我們說到,東漢洛陽城皇宮北宮,前面鑄有大銅天祿的天祿殿。天祿殿後面,是章臺殿

“章臺”這個名字熟悉古典文化、喜愛考古學的朋友的都不陌生。一是指楚國的章華臺,簡稱章臺;二就是長安城的章臺街了。

前面說過,東漢宮殿,大多都以西漢宮殿命名。西漢長安城中,有章臺宮,而最早以“章臺”命名的宮殿,就是楚國章華臺。

史載章華臺“臺高10丈,基廣15丈”,曲欄拾級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達頂點,故又稱“三休臺”。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章華臺基址展示館鳥瞰圖

著名典故“楚王好細腰”,就發生在章華臺,所以章華臺又有個別稱叫“細腰臺”。

然而,一般認為的“楚王好細腰”指喜歡腰細的宮女嬪妃,卻是錯的。

歷史,有時候總能整出一些顛覆人三觀的“驚喜”。

史籍記載中的“楚王好細腰”,原本指的是喜歡腰細的男人。

最早出自《墨子》: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意思是當年,楚靈王喜歡細腰的士大夫,所以靈王的大臣們,節食減肥,一天只吃一頓飯,深吸一口氣然後用腰帶勒緊,扶著牆去上朝,一年之後,滿朝大臣都面帶菜色、一臉青黑。

而《戰國策》中,形象的詮釋了後半句“宮中多餓死”:昔者先君靈王好小腰,楚士約食,馮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惡,然而不避。

說楚國的士大夫,為了討好國君,幾乎不吃飯,只要能到勉強站起來的程度就好,連餓死都不怕了。

所以,“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說的是男人……是男人……男人……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楚王好細腰”圖

​但是到了西漢,畫風突變,“章臺”成了妓女的代名詞。

自楚國以後,秦朝也在咸陽建立了章臺宮,著名的“完璧歸趙”即發生在章臺宮,“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炎漢代秦,在長安建立新的宮殿,原來的章臺宮成為熱鬧繁華的大街,叫章臺街。

某個地方一旦繁華了,就少不了青樓,章臺街就成了皮肉生意最紅火的場所。由於它是以秦國和楚國舊宮殿命名的,所以後世妓院,雅稱“秦樓楚館”。

再說一個顛覆一般人三觀的歷史典故:那個“愛妻典範”、給老婆畫眉的的西漢大臣張敞,便是章臺街常客。​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張敞為妻畫眉

在《漢書》中,關於張敞的記載如下:敞為京兆,朝廷每有大議,引古今,處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數從之。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終不得大位。

這段話,說張敞做京兆尹時,朝廷每次有大的會議,張敞談古論今、處理得當,滿朝公卿包括天子沒有不佩服的。但他有個壞毛病:好色。每天下班後要先去章臺街逛一圈,還怕人看見,騎在馬上用袖子遮住臉;回家後再以給老婆畫眉為樂……終於被有司彈劾,而得不到重用。

此後,“走馬章臺”便成了一句成語,指涉足娼妓間,追歡買笑。

不過,看樣子東漢時期,並沒覺得“章臺”從此變成一種蔑稱,還是將後宮中一座宮殿命名為章臺殿。

如果按楚國章臺的形制,臺高10丈、基廣15丈、曲欄拾級而上……那章臺殿可能也很高,供帝王后妃登高遊玩之樂。

章臺殿後,是含德殿。

“含德”出處有二:

《尚書·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意思是天子下聖旨的時候,先暫時秘而不宣,不要公開頒佈,說給一個人聽之後再做決定。

還有《道德經》中: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指懷藏道德。

漢家崇尚黃老,用老子的名言當做殿名,也屬正常。算是警醒天子,時常懷有道德之心吧!

含德殿後,是壽安殿、章德殿,與南宮殿名相同,不再贅述。

接下來,就是北宮東側東排,也就是北宮最東排的宮殿:

永寧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宮。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北宮想象復原圖

這排宮殿,從名字上看,就是休閒居住之所。

永寧殿,顧名思義,永遠安寧。

迎春殿,聽起來像是貴人嬪妃居住之所,滿園春色、珊珊迎來。然而實際上,“迎春”是漢代的一種祭禮,古人以春配應五方之東、五色之青,故於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東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來。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鄭玄注:迎春,祭倉帝靈威仰於東郊之兆也。

《後漢書·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句芒。車騎服飾皆青。

也就是說,迎春殿很有可能是宮中諸人舉行“迎春”祭禮的地方。

延休殿,“延休”意為“長久地廕庇”,帝王之家當然希望上天能夠長久保佑了。

安昌殿,顧名思義,就是安定昌盛。

景福殿,“景福”即洪福、大福。《詩·周頌·潛》: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曹植的《精微篇》也有:聖皇長壽考,景福常來儀。

景福殿即取“洪福齊天”之意。

曹魏篡漢後,魏明帝曹睿還專門請人寫了篇《景福殿賦》,不過這個“景福殿”不是洛陽的景福殿,而是曹睿想回爺爺、父親曾經住過的許昌看看,又嫌棄原有的宮殿夏天過於炎熱,命人在許昌新建了座景福殿。請著名才子何晏寫了這篇賦。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中何晏

說起來,這個何晏還比曹睿長了一輩:他是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的孫子。父親早亡,母親被人妻控曹操看中,娶回家做妾,何晏也因而被曹操收養。曹操非常喜歡這個歷史上記載“美容貌”的孩子,還把自己的女兒金鄉公主許配給他——可見老曹的人妻控,到了一定境界。

從何晏的《景福殿賦》的摘句中能看出曹睿的奢華:

……。因東師之獻捷,就海孽之賄賂。立景福之秘殿,備皇居之制度。

爾乃豐層覆之耽耽,建高基之堂堂。羅疏柱之汩越,肅坻鄂之鏘鏘。飛櫩翼以軒翥,反宇䡾獻(魚桀)以高驤。流羽毛之威蕤,垂環玭之琳琅。參旗九旒,從風飄揚。皓皓旰旰,丹彩煌煌。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奕章灼,若日月之麗天也。其奧秘則蘙蔽曖昧,彷彿退概,若幽星之纚連也。既櫛比而攢集,又宏璉以豐敞。兼苞博落,不常一象。遠而望之,若摛朱霞而耀天文;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雲。羌朅瑋以壯麗,紛彧彧其難分,此其大較也。若乃高甍崔嵬,飛宇承霓。綿蠻黮□,隨雲融洩。鳥企山峙,若翔若滯。峨峨嶪業嶪,罔識所屆。雖離朱之至精,猶眩曜而不能昭晢也。

……

這篇洋洋灑灑的文字,也就整個《景福殿賦》的五分之一。而且寫明這座景福殿是因“東師之獻捷”而修築的,可見當時曹魏強大,已將東漢末年的衰敗氣象一掃而空。

最後是永安宮,和西面的永樂宮一樣,都是太后的寢宮。為什麼會有兩座太后的寢宮呢?因為東漢末年,太后可不止一個人。

由於東漢末年一連串皇帝都早夭,那麼小皇帝死了後,他媽自然會成為太后,而繼任的皇帝年齡也不大,他媽也得是太后。

比如漢靈帝,因為漢桓帝早逝無子,他作為漢章帝玄孫、解瀆亭侯劉萇的世子,被選入宮當了皇帝。他的生母董夫人自然升級成董太后,而漢桓帝的皇后竇妙,自然也得升級成竇太后。

​於是漢靈帝這個可憐的小傢伙,就夾在竇太后、董太后兩個女人之間,毫無做皇帝的權勢,大概也因為如此,才養成了他日後耽於玩樂、不理朝政的性格。

所以永樂、永安,其實既不歡樂,也不平安,大概充斥著後宮的女人們爭權奪利、陰謀鬥爭的故事吧!

而前面提到的竇太后、董太后,也都沒有好結局。竇太后的父親、大將軍竇武,為了清除宦官,發動“九月兵變”失敗,而失敗的原因居然是女兒竇太后腦子抽了,站到宦官一邊,真·坑爹。竇武兵變失敗被殺,竇太后自然也沒啥好下場,被軟禁在宮中,權勢也被漢靈帝的生母董太后取代,最後鬱鬱而終。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竇武

這董太后也不是什麼好貨色,為了自己和兒子的享樂,竟然公開指使漢靈帝賣官求財,自己收納金錢,堆滿堂室。

而風水輪流轉,董太后得意了沒幾年,漢靈帝去世。漢靈帝的皇后何皇后成為太后,何皇后是大將軍何進的妹妹,依然利用外戚的權力,迫害董太后。不久,董太后因為憂慮與恐懼身死,民間都傳她是被何太后殺害的。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三國演義》電視劇中大將軍何進

​而何太后最終也沒落得好下場:何進在“十常侍之亂”中被誅殺,董卓帶兵進京專權,不僅對何太后進行霸凌,還因為覺得留著她過於危險,就用毒酒把她毒殺,而殺她的罪名,就是將董太后迫害致死。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94版《三國演義》何太后 鄭天瑋飾

至此,東漢洛陽城的皇宮宮殿就全部講完了。而洛陽皇宮外面,還有豐茂的皇家園林和蜿蜒曲折的水系,留待下一期講解。

@影史志,提供高質量的文化、藝術、歷史、科技、影視內容,歡迎關注!

三國怪譚:東漢洛陽城——三國的起點與終點(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