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鮮言「精九系」追債 AC米蘭前老闆李勇鴻限制出入境

本報記者 黎慧玲 北京報道

一位是因多倫股份化身妖股而躋身資本玩家之列的神秘人物,另一位則是因收購AC米蘭足球俱樂部而蜚聲中歐的中國金主,儘管他們曾有多次聯手,但如今卻已形同陌路。

這二人就是“精九系”實際控制人鮮言和珠海中富(000659.SZ)前大股東、意大利AC米蘭足球俱樂部前老闆李勇鴻。由於李勇鴻無法償還一筆6000萬元人民幣的欠款,湖北精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九投資”)通過司法程序,最終將李勇鴻送上“老賴”名單。“香港身份”的李勇鴻,目前已經被限制出入境,並被扣留護照。

這並非李勇鴻第一次因欠債不還而付出代價。不久前,因為一筆3200萬歐元的到期債務無法償還,李勇鴻將AC米蘭足球俱樂部拱手讓於美國對沖基金埃雷奧特。而這一次,李勇鴻的名下,已經沒有可供執行債務清償的銀行存款,也沒有車輛登記信息。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知,精九投資與李勇鴻、浙江第五季實業有限公司、吳聯模、廣東獅子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一起借款合同糾紛,針對糾紛,荊門仲裁委員會於2014年11月作出調解,執行內容為李勇鴻應於2015年8月4日前,向精九投資償還借款6000萬元並支付違約金1200萬元,浙江第五季實業、吳聯模、廣東獅子匯對該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李勇鴻沒有如期履行還款,該借款合同糾紛於2016年11月立案,案號(2016)鄂08執112號。2017年4月,湖北荊門中院發佈公告稱,因被執行人李勇鴻等“下落不明”,以公告形式向其送達執行裁定書。顯然,李勇鴻並未理會法院的公開喊話,此時,他對歐洲豪門俱樂部AC米蘭的收購即將進入股權交割階段。

湖北荊門中院在執行中發現,李勇鴻及上述被執行人名下均無可供執行銀行存款,也沒有車輛登記信息。吳聯模持有上市公司凱瑞德控股(002072.SZ)股票2042.7萬股,但該股份已質押,並被其他法院多次凍結,無法處置。

法院認為,李勇鴻和連帶責任方的財產能力不具備償還該7200萬元的能力,該案不具備執行條件,於2018年9月12日予以終結。作為申請執行人,精九投資同意了終結調解書規定的7200萬元執行程序。

儘管法院稱,當精九投資發現李勇鴻有可供執行財產時,可以申請恢復執行,但精九投資眼下不再追究李勇鴻6000萬元欠款,並且已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終止執行還款程序。

而這給李勇鴻帶來的後果更棘手,湖北荊門中院已將被執行人李勇鴻等上述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併發出了限制消費令,實施信用懲戒。對具有香港居民身份的被執行人李勇鴻、吳聯模,法院已裁定限制其出入境,並扣留其護照。

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將李勇鴻送上“老賴”名單的精九投資,其實際控制人鮮言同樣是一名“老賴”,他與李勇鴻曾是資本市場上的好夥伴。

精九投資由鮮慄持股40%,冷虹和馮多倫各持股30%。據公開報道,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鮮言,鮮慄與鮮言為同一家族的兄弟。由鮮言實際控制的眾多公司形成的資本運作平臺,被稱為“精九系”,精九投資是“精九系”的核心公司。

李勇鴻和鮮言堪稱中國資本市場的“奇葩”,他們參與的資本運作案例至今仍被市場津津樂道。

2011年,李勇鴻以3.6億元從福建地產大佬陳隆基手上收購多倫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完成收購後他承諾12個月內不轉讓股份。然而不到半年,李勇鴻就將所持股份違規悄悄轉讓給了鮮言。因未對外披露這一信息,李勇鴻被上交所公開譴責,證監會對他處以60萬元的罰款。鮮言因涉嫌未按規定披露信息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而隨後,多倫股份卻連續大漲,化身A股第一妖股。2017年3月,鮮言因操縱多倫股份,被罰以終身禁入證券市場。2018年7月,鮮方入選第二批資本市場“老賴”名單。

李勇鴻和鮮言還牽涉2013年“江蘇沐雪鉅額信託詐騙案”。2012年,鮮言掌控的精九投資和李勇鴻掌控的廣東鴻遠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與投資顧問江蘇沐雪合夥成立了“沐雪巴菲特一號”配資平臺——深圳凱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作為次級受益人,湖北精九出資1億元,廣東鴻遠出資4000萬元,其餘幾名合夥人出資6000萬元。

湖北精九指示大筆買賣多倫股份的股票,彼時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即鮮言。後來,深圳凱雷內部矛盾激化,陽光私募“沐雪巴菲特一號”提前終止收益分配。江蘇沐雪當時在一封公開函中明確指出,精九投資由鮮言實際控制。

此次湖北荊門中院公佈的另一被執行人廣東獅子匯,其法人李嘉傑同時是深圳捷安德公司的法人。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捷安德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李勇鴻,曾參與收購AC米蘭交易。今年8月,因捷安德無法清償到期債務,資不抵債,無人申請對其進行重整或者和解,被法院裁定破產。

捷安德公司破產清算被法院受理以來,20名債權人申報債權共18.7億元,捷安德公司名下唯一資產1.46億股珠海中富股票10月12日被拍賣,成交價4.73億元,這在捷安德已知的債務面前只是杯水車薪。

在收購歐洲豪門俱樂部AC米蘭之前,李勇鴻幾乎從未對媒體公開露面。他違規轉讓多倫股份股票後,上交所就聯繫不上他,只能以公告形式向他送達有關紀律處分的意向書。2017年,成為AC米蘭的新老闆後,他才偶爾出現在媒體的鏡頭前。

2017年4月13日,李勇鴻以7.4億歐元完成了對AC米蘭俱樂部99.93%股權的收購。收購過程中,李勇鴻的資金始終飢渴。正式完成收購15個月後,他最終未能如期償還一筆3200萬歐元的貸款,AC米蘭俱樂部的控股權被債權方拿走,名噪一時的AC米蘭歷史上首箇中資時代在2018年7月21日畫上了句號。李勇鴻為這次豪賭付出了巨大的金錢代價。在一份公開信中,李勇鴻聲稱,截至2018年6月30日他一共為AC米蘭俱樂部支付了8.8億歐元。

敗走米蘭城後,李勇鴻在國內的麻煩逐漸顯現,他被列為“老賴”並限制出入境,就是明顯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