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培育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郴州: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10月18日晚,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接受澳大利亞新市場報社長司徒偉平採訪。

郴州: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劉志仁與海外華文媒體合影。

紅網時刻郴州10月19日訊(記者 唐哲寧)10月18日,“向南開放看郴州”——改革開放40年·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郴州行集中採訪活動舉行。當晚,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從郴州對外開放的優勢、機遇等方面,接受了海外華文媒體的集中採訪。

記者:郴州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發展理念,作為湖南的開放前沿,具備哪些有利條件和機遇?

劉志仁說,郴州作為湖南的“南大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積極響應省委號召,立足郴州實際情況,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平臺優勢、環境優勢,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機遇、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和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機遇,緊緊圍繞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確立實施了“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戰略。

記者:目前郴州在實現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最需要外界哪些資源支持?做了哪些工作來吸引這些資源進入郴州,留在郴州?

劉志仁表示,郴州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主要就是擺脫傳統發展模式和單一的資源型經濟結構,依靠新技術、發展新產業、培育新業態、形成新動力、開創新的發展模式等。這一轉換過程,郴州需要引進和培育新產業、新技術和高端人才,更需要政策支持、技術和人才支持、金融支持。

政策方面,郴州市積極爭取將郴州作為重要節點城市列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便於郴州更好地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和大灣區聯動發展。在推動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上,郴州市積極向國家和省裡爭取政策,省政府專門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了八大方面18條政策措施。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上,郴州市主動對接、積極呼籲。

發展科技方面,郴州做了很多工作,現正在申報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財政對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對推進科技成果中試轉化給予了大力支持。目前,郴州市已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家、省級創新型產業集群2個,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13家。

人才引進和培育方面,郴州先後制定了人才規劃、人才引進、人才工程、人才使用和人才服務等一系列政策,出臺了《引進企業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及服務保障實施細則,從住房保障、貸款貼息、創業扶持、生活待遇等方面,為人才引進提供了支持。近日還將正式發佈《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林邑聚才”計劃的若干措施》。

金融方面,希望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為促進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項目的對接,郴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會召開多次銀企對接會、座談會等。初步安排這個月底,郴州市委、市政府還將專門到省裡舉辦一次郴州經濟金融發展(長沙)座談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