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不足还是武器不行?非洲民兵标志性举头射击,到底有何玄机


训练不足还是武器不行?非洲民兵标志性举头射击,到底有何玄机


近些年,中东和非洲地区始终被战争的阴霾覆盖,新闻也经常报道相关的信息。有一些细心的网友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中东和非洲的民兵在战斗时普遍把自己的步枪举过头顶来射击。而且并非偶然如此,在大多数时候,民兵都采用这种姿势在战场上射击,给人感觉非常的不专业。这种非正规的射击动作显然是打不准的,但姿势却很霸气。

问题是这种奇葩姿势为何在中东和非洲很流行,而在其他军事强国似乎从未出现过。这种不抵肩无依托的射击法有何奥妙,这就要从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民兵组织说起。这些组织严格意义上讲,都是非正规军,有的根本就是雇佣军,这些士兵来打仗,很大程度是为了挣钱,不存在什么忠诚不忠诚的问题。既然是为了来赚钱,当然先要保住自己的命,而这种高举头顶射击方式,虽然打不准敌人,但也让敌人打不准自己。

训练不足还是武器不行?非洲民兵标志性举头射击,到底有何玄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非洲或者中东民队在作战时,经常出现双方各派出几千人,激战一两日,却只有几个人伤亡的情况。事实上这种作战方式主要的作用就是火力压制,靠流弹来打击敌人,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安全。在实战环境里,民兵的安全问题不是特别严重,反而是无辜的平民和建筑更危险。很多非洲民兵都是雇佣兵,和敌人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所以也不会去拼命。很多人上了战场,就是疯狂扫射,打完子弹就撤退。

城市巷战是比较危险和激烈的,火力密度比较大,没有人敢轻易探出身子和头部去瞄准射击。正规军在射击时都要找到依托再进行射击,持枪姿势也很专业,而这些民兵没这些规范,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射击,也不定瞄准。

训练不足还是武器不行?非洲民兵标志性举头射击,到底有何玄机


其实现代战争也不需要步兵进行太精确的射击。在很多时候,由于火力过于猛烈,步兵是无法探头和冲锋的。只能找机会去还击,避免对方冲击自己的阵地。形成对峙局面后,就看重武器的威力了。现在战场真正构成重大杀伤力的,主要还是坦克火炮以及便携式火箭弹。

中国军队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正规军之一,有很多具体的作战战术。陆军就有“三便于、三不要、一避开”等具体的战场技战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演习,还总结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战场技术动作,这在民兵组织里,是不可能看到的。所以说在中东和非洲的局部战争中,这些民兵的战斗素养非常低,如果遇到了准备充足的专业正规军,这些民兵只能像乌合之众一样,一打就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