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連鎖門店「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

「股權激勵」連鎖門店“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

筆者有過不少連鎖企業諮詢服務經驗,加上今年對內部創業又進行了專門的學習,這使筆者對門店股權激勵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體會。現將之編輯成文字,與大家分享、交流。

一、乾股激勵,為何不是最佳之選?

以往見過的客戶自己設計的門店股權激勵方案,幾乎都為乾股激勵,諮詢顧問給門店設計股權激勵方案,通常也是首推乾股激勵。

但門店乾股激勵往往效果不佳,或者推行乾股激勵意義不大,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門店人員薪酬模式多為底薪加提成,提成基數要麼是銷售收入或門店毛利,再增加一個乾股激勵機制,等同於將提成比例提高了一些,所起作用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乾股激勵依然是一個相對短期的激勵,乾股激勵計劃有效期一般為3至5年,有的方案有效期只有1年。短期激勵可能會導至寅吃卯糧,急功近利的行為,為了短期利益傷害長期利益。無恆產者,無恆心,乾股激勵在保留員工方面,效果未必理想。

★乾股激勵,員工只分享收益,而不用承擔風險,共享而不能共擔。當門店經營業績下滑,乾股沒法帶來良好收益時,員工很有可能選擇跳槽。乾股不能激發員工的拼命幹勁與最大潛能,乾股激勵,無法將員工與企業主真正捆綁在一起,打造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應該可以說,乾股激勵不是門店最佳之選。

二、實股激勵,有怎樣的障礙?

實股激勵具有長期性,且共享收益共擔風險,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員工幹勁與潛能。但門店在設計實股激勵方案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障礙。

連鎖門店,假如採用子公司模式,則設計實股激勵方案沒有任何障礙。但現實上連鎖門店大多采用個體工商戶主體性質,少部分採用分公司的註冊形式。

分公司性質的門店,則門店沒有獨立的財產權,分公司在資產上往往也沒有和母公司決然分開,或者說,分公司沒有獨立的資產清單,更不會有獨立的資產負債表。財產不獨立,股東(激勵對象)權益難以界定,這就給設計實股激勵方案造成了障礙。

個體戶性質的門店,那門店資產獨立性可能會更糟。通常見到的情況是,老闆個人腰包與門店賬戶合而為一。

舉例來說,筆者服務過的一家連鎖美容機構,各個門店都是個體工商戶性質,各門店的收支賬戶都是老闆個人賬戶。項目組進駐時,客戶負債(預收款,客戶未消費的賬戶餘額)合計達2000餘萬,而這些預收款都在老闆個人腰包裡。之前該美容機構實施過乾股激勵計劃,效果不理想,老闆明確此次諮詢項目用實股激勵方式。要設計實股激勵方式,首選得清晰界定門店的資產,按理說老闆得先補全了2000餘萬的預收款。而該老闆既不願意拿出這2000餘萬元,也可能無力拿出這麼多現金。

這就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實股激勵方案設計,缺乏財務基礎。

門店資產不獨立,是設計實股激勵方案的最大障礙。

個體戶性質門店,激勵對象的股權沒法進行工商註冊,也是門店採用實股激勵方式的障礙之一。假如連鎖門店老闆以為信譽度不夠,更是無法實行實股激勵。

是否可以繞開“門店資產”這個障礙,設計一套激勵效果與實股等同的激勵方式呢?“模擬實股”是一種選擇。

三、何謂“模擬實股”?

模擬實股,顧名思義,不是真正的實股,是筆者對一種激勵對象須全款認購,與原有股東一樣參與門店淨利潤分配的激勵方式的特定稱謂。

具體來說,模擬實股有如下特徵:

  1. 激勵對象獲授模擬實股須按確定的內部股價全款認購,這不同於乾股、期股僅僅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2. 激勵對象按照持股比例參與門店淨利潤分配。這與持有子公司性質的門店股份類似。
  3. 與門店資產脫鉤。只要不影響門店的正常運營,激勵對象無需關心門店資產狀況,資金進出使用誰的賬戶。激勵對象只需關注門店的盈利能力,即關注門店收入與成本費用即可。

四、“模擬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實施

前提條件:

設計、實施模式實股激勵方案,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

首先,收支賬務必須清清楚楚,假如淨利潤都核算不出來,那是沒法設計模擬實股方案的。

其次,門店有較強的、較穩定的盈利能力。在門店虧損或微利、今後前景不樂觀的情況下,模擬實股激勵方案得不到激勵對象認可。

再次,門店老闆必須具有一定的信譽度。模擬實股方案是依據老闆與激勵對象雙方協議約定彼此的權益,老闆信譽不夠的話,模擬實股激勵方案也不會有接受度,畢竟激勵對象是要掏出真金白銀“購買”模擬實股。

還有,老闆得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門店經營通常可複製性比較強,門店店長及其他業務骨幹人員,在具備一定的業務與經營管理能力之後,很可能單飛,自己創業去了。在此種情況下,如若門店老闆沒有凝聚人的人格魅力,股權激勵方案也是很難實施落地的。問題不在方案接受度,而在於員工對老闆的接受度。

筆者經歷過的項目,股權激勵方案能快速實施落地的企業,其老闆都比較具有號召力,有的甚至是一呼百應。

設計、實施步驟:

模擬實股激勵方案設計、實施步驟與實股激勵類似。

步驟一:盡職調查。通過資料收集、實地調研、人員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充分掌握企業的情況。

步驟二:股權激勵框架思路設計。框架思路設計好,須與業主、激勵對象溝通確認。

步驟三:具體激勵方案設計。方案的核心內容包括:

  1. 門店估值與股本劃分。根據門店以往淨利潤數據,對門店合理估值。為體現激勵性,通常採用3至5倍的市盈率,即門店估值為門店年度淨利潤的3至5倍。企業估值低至2倍市盈率的方案,筆者也曾經歷過,該企業老闆是個非常寬厚之人,對員工也是愛心滿滿。按照門店估值進行總股本劃分,通常是估值取整後作為總股本,初始股本一股一元。
  2. 測算擬授予激勵對象的模擬實股總量與員工個量。這需要綜合考慮門店股本總量與激勵對象人數、激勵對象目前薪酬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終確定各個激勵對象擬授予的模擬實股數。
  3. 財年與分紅辦法。門店經營一般節奏比較快,6個月作為一個財年對某些行業來說,比如美容業、美髮業、食品零售業,會有更好的激勵效果。分紅月份、分紅比例、給付方式都應該明確。
  4. 股權退出機制安排。激勵對象退出時股權受讓人為誰,在各種情況下退出價格怎麼計算,這些都應明確。

步驟四:方案培訓宣講。讓客戶企業方的員工理解方案的內容。如客戶方人員有提出合理建議,則須根據所提建議對方案進行調整。

步驟五:準備配套法律文件,如《股權授予協議書》、《股權證書》。舉辦簽字儀式,業主與激勵對象共同簽署《股權授予協議書》。待激勵對象繳納購股款後,開具收款數據並頒發股權證書。

以上步驟實施完成,股權激勵就基本上算是實施落地了。在後續窗口期再辦理對新增激勵對象授予股權,或對工作表現突出的激勵對象增授股權。

經典案例:某產後恢復連鎖門店“模擬實股”激勵方案設計

項目背景 :

該機構2010年創辦於廣東,目前已開辦有多家門店。在筆者為其提供股權激勵諮詢服務之前,該機構已自己設計有乾股激勵方案,但老闆對效果不滿意。他們員工的薪酬模式就是底薪加提成,乾股激勵方案不過就等同於增加了提成比例而已。於是找到經邦協助他們制定更合適的股權激勵方案。

2018年5月項目組進駐該企業後,對該企業的情況進行了仔細排摸,發現採用實股激勵存在一些障礙。各個門店都是個體工商戶性質,門店收支賬戶就等同於老闆個人錢包,門店沒有獨立的資產,更沒有資產負債表。好在他們聘有一個相對比較專業的會計,製作的各個門店的利潤表還比較規範。於是項目組轉變思路,基於這張比較規範的利潤表進行方案設計。經過深入思考,設計出“模擬實股”激勵方案,並在7月底實施落地,獲得了該企業老闆與激勵對象的一致好評。

「股權激勵」連鎖門店“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

「股權激勵」連鎖門店“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

■ ■■■■

方案設計要點:

  1. 激勵對象:門店店長、顧問、入職3年以上的理療師;管理總部核心骨幹人員。
  2. 激勵方式:模擬實股,享有分紅權、增值權、退出轉讓權與經營管理建議權的門店的股份。
  3. 財年與窗口期:財年為每年的3月1日至次年2月最後一日。上半財年為3月1日至8月31日;下半財年為9月1日至次年2月最後一日。窗口期為每年的4月份與10月份。首個窗口期為2018年7底至8月31日。
  4. 門店估值與股價:初始股權一股一元。
  5. 激勵股數量:初次釋放150萬股。
  6. 分紅:淨利潤的80%用於分紅;半年分紅一次;當期全額給付。
  7. 退出機制:離職必須退股,退股價為當期內部股價。

以上為筆者對連鎖門店股權激勵的一些粗淺認識,也希望能與諮詢界、企業界的朋友多交流。

作者:經邦諮詢-資深股權專家-楊隆根

您如果還在困惑:

如何用股權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如何讓員工在企業內部創業做小老闆?

如何設計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老闆在股權稀釋後的同時還能保證控制權?

如何在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規避股權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和陷阱?

您是否知道股改三種境界:花錢的激勵,不花錢的激勵,得錢的激勵?

乾股、期權、期股、增值權、實股等各適合什麼類型的企業?

企業如何實現“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轉換?

股權激勵對"崗"還是對"人"?

如何打造“投人又投錢”股權迴流機制?

如何給企業合理估值定價?

如何規避員工躺在股份上睡覺?

那就來經邦吧!

經邦為您提供的絕不僅僅是一套簡單的分錢方案,而是從“頂層控制”到“底層動力”相結合的可持續激勵體系!

「股權激勵」連鎖門店“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

如果只給您一個選擇經邦的理由的話,那就是:經邦專注股權18年,因為專注,所以更專業!

「股權激勵」連鎖門店“實股”激勵方案如何設計?

詳情諮詢張老師 :18516068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