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那個時期一個人到底有多窮?

福靜紅酒高級定製


手頭有一份論文《建國初期濟南市民社會生活研究-1949-1966》正好可以回答下:

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標準在於:衣食住行。


衣:

眾所周知,建國初期開始流行的是中山裝,以及蘇聯式服飾:列寧裝,布拉吉連衣裙,蘇聯大花布等。


上圖的這種蘇聯大花布,顏色多是大紅大綠,按說並不符合中國傳統審美,但當時卻有一種言論”中國的牡丹是封建的,蘇聯花布則是革命的。“於是蘇聯花布在市面上大普及,床單被套襯衣都用花布做,甚至男式襯衣也是花布製作的。


不過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樣,旗袍在50年代實現了一次復興,濟南女性一直穿士林藍的棉布旗袍,一直到1966年文革開始。


不過,這些衣服很難穿上身,因為建國初期大量私營企業停產,所以棉布供應量跟不上需求,雖然實行了統購統銷,市民靠布票來買布做衣服,城市居民按理說每年有27.5尺布料供應,但實際上到1961年最困難時,人均供應只有1.6尺,連條內褲也做不起,濟南市民們在1961年全家的布票積攢起來,連一件新衣服都買不了!



1959-1961年的濟南市民無需擔心食物的健康問題,因為這幾年中,市民們基本吃不到細糧,飲食中有90%是粗糧為主。


當時濟南的主食是地瓜。

當時的濟南報紙上到處都是介紹吃地瓜的好處,和怎樣把地瓜做得更好吃的介紹文章。




在居住方面應該還是有改進的,在建國初期濟南修建了不少住房,以很低的價格出租給市民,1951年濟南商埠區最高租金價格為每平方米0.63元,最低為0.078元,平均為0.244元/平方米,而當時的工人的基本工資是:學徒工生活費18元,一級工33元、二級工40元、三級工48元。


當時工人常住的住房面積很小,一15平方米的住房租金約為3.6元每月,有會客室,臥室,儲藏室,廚房,每300間有一個兒童樂園和水站。提供了基本的工業時代生活水準。(廁所和澡堂是公用的)





在行方面,當時全面整修了全市的道路,另外增加了公交車,1948年,全濟南的公交汽車為7輛,沒錯,不是700輛,是7輛。


到1957年,濟南共有7條運營中的公交線路,公交車加起來一共為32部,線路全長為38公里,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的公交系統,卻在一年內運輸了1350萬人次。可想而知當時公交的擁擠程度。



閉家鎖的紅楓


小編你在誤導讀者,敬愛的毛主席帶領人民在一片廢墟上建立新中國!當時國家一窮二白,請你不要歪曲事實!那個時候天是藍的,空氣新鮮,吃的喝的都是天然食品!沒有坑蒙拐騙偷毒,賭,等!沒有勾心鬥角,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那個時候好說不完!


傲雪MameiF


同等條件對比才科學,五六十年代一個人到底有多窮,確切的告訴你,不窮還很富裕,能過上小資生活,吃好的,穿好的,帶好的,無憂無慮。事實說明,周總理出訪時,需要做一頂,海龍帽子,可是海龍的,任務下達給天津盛錫福制帽廠,廠方一次做了三頂海龍帽子,讓總理挑一頂帽子,其於二頂退回,退回的這二頂帽子,就放在了勸業場出售,每頂2000元,當時就有一友,單身一人,每月工作收入七八十元,他就能拿出錢去買了一頂海龍帽子,當時讓我們如此的羨慕他,每當下雪時總讓他帶上帽子,看雪花在海龍帽子的周圍飛舞,就是落不到帽子上,偶爾有落上的雪花,馬上就化成水珠落下來,多麼神奇。當時他帶一塊勞力士手錶,在享德利買的,998元,那時娶個媳婦也就幾百元。人是窮,窮在人口多收入少上,當時三口人之家,二人工作是什麼樣的生活,可似比比今天三口之家二人工作是什麼樣的生活,還是在有房的條件下。


三門俠


你這個問題很敏感,我考慮好久,也找了一些資料,加之之前父母和祖父母的講述,大概知道點。所以我就簡單的回答下。

在哪個特殊的年代,貧窮是普遍性的,而且貧窮的程度是80-90這些年代出生的人沒法想象的,但也不是像國外一些帶有特定意識形態的眼光所描述的那樣殘酷。

窮的標準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窮的定義都是相對的,每個人對於窮的定義不同。我自己對於的窮定義為:吃飽與否。

上個世紀50-60年代,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加之一些內外部因素,整個國家都在勒緊褲腰帶奮發圖強。按照老一輩人的講述就是至少一半人是不能吃飽肚子的,按照我的標準來說,那就是很窮了。但是絕對不是某些國外媒體和國內公知說的餓死很多人(具體數字很大)那種情況,因為我祖父母講這些天文數字,他們都笑了,否定有這樣的事情。

特定的歷史時期,一個工業基礎幾乎為零的新中國,就是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一步步的走到了現在,現在大家出國,老外們聽到是中國人,第一反應就是有錢。讓我們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社會吧,不要辜負老一輩人們的付出!


摳你小豆豆


那個年代雖然窮,一個人工資五,六十元可以養活五,六口人。一大海碗家常面,五分一碗肉不少。吃食堂,一天三角生活費,中午菜有肉不少。出差往飯店一天五角生活費,早晨,豆漿,油條,小米粥,雞蛋任意吃。中午多樣炒菜,晚上同早餐。55年到57年是生活最好的年代!


燕山居士10


五六十年代,正是建國初期,國家工商行業改造初步完成,計劉經濟初步形成,發展經濟,保障供給,這是那個時代政治經濟的口號和原則,也是那時代的前提!

那時代到底有多窮?那時代的人就有多幸福!今日說起來看似那劉惠方是不一樣,但是平等,太與人沒有窮富,沒有攀比,那時代信仰與現在的金錢一樣,信仰是至高無上的,今天金錢也高也!

貧窮一定不快樂嗎?一身名牌,錢多很姿嗎?如果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金錢和權力為尊,不重視人民的勞動,你認為這個民族有希望嗎?

五六十年代,是人民趕走了四大家族蔣家王朝,人民生機勃勃,建設祖國最困難的年代,我們吃不窮,我們穿無謂,我們青春奉獻在那個年代,永遠懷念的年代!

那年代永久,精神馬雲滾邊!


萬里雪飄74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至於那時窮到什麼程度,講出來恐怕現代人難以置信,五八年前生活比較平穩,每天能有二粥一飯,六零至六三年最難,平均每天二兩米,一個月每人一兩半油,所以,家家戶戶都要挖野菜混粥水吃,後來不知誰發明、製作了稻草麵包,即把稻草打成粉,再拌些木薯粉製成麵包,然後蒸熟吃,儘管吃了難排大便,已經是上等主食了,許多人因此而脹死。那時水腫病人特多,天天死人。六五年後至七七年好一些,基本上三餐有稀粥吃,隔十天半月可有一餐飯吃,但肉類奇少,連病雞丶豬、牛等均為上等佳餚,那時既沒錢,有錢也買不到,總之,窮到非人式生活。


大德國人


我小時候,很調皮,如果吃的不是我想要的,我就不吃,每逢這個時候奶奶就給我們講她們過去的生活;特別是六十年代初的時候,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十年,又敢上抗美援朝戰爭剛剛結束,全中國百廢待興,可偏偏這個時候又出了三年自然災害,而我們的好夥伴蘇聯又背信棄義的獨自撕毀了和我國的合作協議,撤走了所有技術專家和相關人員,還要我國提前還之前所欠下的債務,這對我國無疑是雪上加霜。可就是這樣,毛主席向全國人民發起號召,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那時候幾乎把所有的物資都支援到一線生產建設中去,國家實行的是合作社制度,可產點糧食還要去交公糧,分到老百姓手裡也就沒多少了,奶奶說家裡人口多,每天就是吃白薯面和玉米,可就是吃這個也沒讓吃飽過,而且到開春的時候就沒吃的了,就去挖野菜,產榆樹皮曬乾了吃,要不就是剛釀出來的楊樹葉子都摘下來吃了,反正能吃的都吃了。聽我母親說在我姥姥他們村還有人吃觀音土,具體的觀音土是什麼樣子到現在我也不知道。

我奶奶一提那時候的苦日子就掉眼淚,說我們不珍惜現在的生活,連大米白麵都不想吃了。

所以做為現代的我們還是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也祝願全天下的老人們能健康快樂。


順林海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現在只對七十年代之後的事情有記憶。但是,從小就聽父母親給我講過,五六十年代的農村比七十年代更窮。

我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在外面挑土做堤時,常常自己吃爛菜根和碎米糠麩,省下一斤半斤的好米帶回家給我熬稀飯喝。母親也是經常吃不飽吃不好,自然沒有奶水餵養我。

我的奶奶51年生下我叔叔之後,在月子裡就因病去世了,奶奶去世時才38歲。我的爺爺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因長時間在外地挖河挑土,每天餓著肚子乾重活累病了,就躺在家裡貧病交加去世了。

在那個沒有飯吃的年代,一得病就有可能要命!哪來的錢看病呢?其實,那些個病在現在看來就是些常見病,有條件是很好治的。聽父親說,我的爺爺應該是餓死的,病是因餓而來的。如果不是餓倒了,我爺爺的身體是很健壯的。

到了70年代都還很困難,農村種的糧食大部分都上交公糧了,如果不交公糧的話,在我們水鄉平原是餓不倒人的。我們小時候讀書,沒有雨靴沒有雨傘,更沒有新衣服穿。

到了80年代,農村的日子好過些了,主要是不強迫上交公糧了,分田到戶之後人也變得自由了。


山人的生活感悟


那時剛建國,百度待興,百業待舉,沒有任何基礎,連火柴,布,鐵釘都稱為丷洋"貨。建國後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橫掃舊中國遺留的汙泥濁水,上下齊心,煥發青春活力,風清氣正,自力更生,祖國飛速發展。帝囯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用戰爭,破壞,封鎖等企圖扼殺新生政權,蘇聯變修,立逼還債,加上連續三年自然災害,但從中央到地方勒緊褲腰帶,共度難關。但中國的發展鉅變,立了囯威,受到世界尊重。那時風清氣正,人們奮發向上,無私奉獻,國家強大,世界有目共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