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釣手分享海竿釣魚的5個技巧,滿滿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自小生活在有魚米之鄉之稱的江漢平原,還沒上學就跟大人們去釣魚,40幾年過去了,與釣魚結下了不解之緣。長大後來福建這個山城工作,能釣魚的地方越來越少,只能移師到水庫、江湖等較大水域,受手竿的侷限,也就以海竿為主要釣具。幾年的東征西釣,略有心得,今寫之與廣大釣友交流。

老釣手分享海竿釣魚的5個技巧,滿滿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一、關於海竿的竿、輪、線,我認為裝備4~6根竿就夠了。最好三個一致:竿長短一致、線粗細一致、輪徑大小一致。也就是每根杆的性能基本一樣,使用時的力度、強度就非常容易把握。竿尖可選略硬一點,拋投時不易晃頭,準確度好。收魚到近處時,容易控魚。選擇較好一點的線,第二年可把裡面的頭調到外面,整體強度影響不大,價格上與低檔線也就差不多了。

老釣手分享海竿釣魚的5個技巧,滿滿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二、關於海竿拋投,通常以第一杆為定點,其餘左右均勻間隔。在拋投發力前,一手擎竿另一隻手拉一下魚線,如滑順,表明拋投無礙,否則可能是纏竿或掛枝。這個拉線動作的養成,可基本上防止飛彈現象。拋投宜用八成力度,力求準為主。收餘線時,因線較松,手指適當緊住線搖輪,使輪線繞結實均勻,不會造成起竿收線時把外線卡入內線造成纏繞。

老釣手分享海竿釣魚的5個技巧,滿滿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三、關於海竿餌料的問題。通常餌料是由主料和輔料配合而成,在湖北大多為黃豆粉、餅粉、玉米粉等。輔料是袋裝複合釣餌大米、小米,碎玉米、香型添加劑等。主料可事先按比例拌好,輔料可在加水前加入,以免香味揮發。發。掌握“先大後小“”、“先多後少”“先大後小”的原則,是指剛開始垂3-4次投餌後可做小一點,使之形成窩點,當“魚發”的時候就做得小一點、松一點,以縮短四料化散時間,加速魚的吸食速度;“先多後少”是指開始的第一個小時內可聞,加快形成窩點,然而過多的響聲使魚響魚的吃食,故在第一個小時以後要拉開換餌間隔時間,以1-1.5個小時左右換一次餌為宜。

每次加水拌料時應就地取水,加水時不要把所有的餌料都拌溼了,一般只拌表面一層。因許多香型添加劑溶水後揮發加快,時間一長效果降低,遇到天熱餌料也容易變質。當一次使用不完時只要搬去上面部分,下次仍然可用

老釣手分享海竿釣魚的5個技巧,滿滿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四、上魚後怎麼辦?只需把海竿往懷中一帶,以控制力量不至過猛,同時後退一步,可把魚拖出窩點,不使窩點內的魚受驚嚇,同時也不會在手忙腳亂之時影響其他魚竿上魚。搖輪要緩,過急的收線起竿容易把著鉤處拉豁,造成中途跑魚。遛魚儘量在遠處水域,保持較長的水線使控魚留有餘地。

老釣手分享海竿釣魚的5個技巧,滿滿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五、關於補位:海竿釣魚有時會碰到一根或相同的一兩根總是上魚,而其餘的總是不動。一般來說魚群就較集中在經常上魚的根竿的窩點中,當再投擲時偏差較大的情況下一定要補位,具體做法是抽一根離該罕較遠的竿再投向第一次未中的窩點,為的是做窩,不讓魚跑掉,提高上魚率。

這就是我用海竿釣魚的一點膚淺的經驗,如有不足之處,還望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