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中國物流大戰可能還沒真正開始就要結束。

8月7日晚間,順豐控股發佈公告顯示,嘉強順風、元禾順風、順達豐潤、監事劉冀魯等四位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及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7.7282%股份,嘉強順風及元禾順風減持比例不超過3%,順達豐潤減持不超過1.5%,劉冀魯減持不超過0.2282%。計劃於今年8月29日至明年2月25日期間,合計減持約3.41億股。根據公告,以45元/股計算,減持完成後上述股東將套現超過150億元。

幾位股東套現並非首次。就在今年4月底順豐控股發佈公告,順豐控股持股20.83%的四名股東擬在4月30日至2018年7月29日期間,以大宗交易及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7.53%的股份,減持價格不低於45元/股。如果四家股東均按高限數量減持,套現達149億元。

也就是說,加上此次套現,這意味著一年時間內已累計套現近300億元。如此高頻且大規模套現,順豐股東意欲何為?

最新消息,目前順豐控股總市值為1935億元,已跌破2000億元。

為何頻頻套現?

為什麼順豐主要股東要急於套現呢?套現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按照之前順風發布的公告稱,“本次股份減持計劃系股東的正常減持行為,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及未來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也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這樣的解釋卻不能止住順豐股價持續的跌落。

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第一季度報告

時間財經通過翻閱順分控股4月發佈的2018 年第一季度報告發現,嘉強順風、元禾順風、順達豐潤、監事劉冀魯這四位股東都位列前十,且順達豐潤持股最多。其中,劉冀魯的女兒劉凌雲也在十大股東之列,父女兩人屬於一致行動人。

劉冀魯與順豐的關係廣為人知。順豐控股是通過劉冀魯的鼎泰新材借殼上市,在順豐借殼之後,根據規則,劉冀魯陸續減持手中的股份兌現。截至2017年三季度,劉冀魯持有順豐控股股票數量總計1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為2.27%。今年第一季度劉冀魯和女兒劉凌雲的只剩3000萬股。

劉冀魯是按照規則減持股份,除順達豐潤,另外兩大股東卻有著強大的背景。

嘉強順風、元禾順風都是國開金融參股,都擁有國有資本血統。首先,嘉強順風,根據公開資料,2013年8月嘉強順風募集資金約24.4億元而成立,由中信資本負責管理。

時間財經查閱天眼查梳理發現,寧波國開物流是嘉強順風最大的股東是(以下簡稱“寧波國開物流”),持股比例為58.97%。而寧波國開物流的合夥企業為國開金融,而國開金融是國家開發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因此,嘉強順風為由中信資本擔任管理人的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的最大背後出資人是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其次,元禾順風,寧波國開物流合夥企業也是元禾順風的股東,持有元禾順風19.75%的股份。公開資料顯示,元禾順風於2013年9月成立,註冊資本25.5億元,股東包括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寧波國開物流合夥企業等企業。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前夕,《紐約時報》發表過一篇名為《阿里巴巴上市背後的“紅二代”贏家》的文章,稱阿里巴巴股東中充滿權貴資本,三大私募基金——博裕資本、中信資本和國開金融在2012年參與了普通股認購。根據2014年中的披露,兩者持有阿里巴巴1.1%和0.47%的股份。

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無論中信資本與國開金融與阿里、順豐有怎樣的複雜關係,從目前來看,順豐控股的市值即使跌破2000億元,但減持者嘉強順風、蘇州元禾順風依舊賺了一大筆。

深圳某私募基金行業研究員陳晨曾表示,嘉強順風、蘇州元禾順風可以被看做是國開金融、中信資本控制下的一致行動人,主要是財務投資者,而並非戰略投資者。因此,減持也是可以理解。

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四大股東的減持,順豐股價的持續下跌,加之嘉強順風、元禾順風兩家有著共同國有血統國開金融,國開金融又是阿里的股東,複雜的關係很自然的讓人想到他的競爭對手菜鳥網絡。

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佈投資5億元成立豐巢科技。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交易完成後順豐系持有豐巢科技的股份達到近70%,將主導豐巢科技的運營。

但兩年後,戲劇性一幕出現——通達系全部倒戈,轉讓豐巢股權,紛紛加入菜鳥網絡。今年6月,申通快遞發公告稱,全資子公司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向深圳瑋榮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轉讓所持的豐巢科技9.09%股權。同一天,韻達股份也公告稱,公司及旗下子公司擬將持有的豐巢科技13.47%股權轉讓給深圳瑋榮。交易完成後,申通、韻達及其子公司均不再持有豐巢科技的股權。

在宣佈退出豐巢公告之前,通達系早已做好了準備。在2018年5月底,圓通、中通、申通宣佈向菜鳥供應鏈全資子公司“浙江驛棧”增資 31.67 億元,投資理由是:各方將致力於提高末端派送時效,拓展多元化派送渠道。

目的顯然已經擺在了桌面上。有意思的是,澎湃新聞報道稱,快遞公司此次是被迫退出,順豐作為豐巢大股東,在通達系快遞入股其他公司問題上很強硬,要求通達系快遞公司從豐巢退股。

順豐再被套現153億 通達系股東集體“倒戈”投奔菜鳥?

豐巢相關負責人針對媒體的質疑回應,快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的商業選擇,豐巢不存在清退行為。

不管是強迫退股,還是選邊站隊,本質都是為了數據。2017年順豐菜鳥之戰能解釋很多問題,菜鳥指責順豐2017年6月1日凌晨宣佈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隨後,順豐曝出猛料稱是菜鳥率先發難封殺豐巢,最終目的是為了讓順豐由使用騰訊雲切換到阿里雲。如果順豐的數據進入阿里雲,阿里就會將順豐納入到自家的網購體系中了,能夠輕鬆將順豐控制在自己的物流體系之中。

劉強東曾表示,菜鳥網絡本質上是在幾個快遞公司上搭建數據系統,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物流吸走。

王衛向父親借了十萬元成立了自己專門為別人送貨的小公司到1993年6月份王衛在廣東成立順德公司,再到今天成為坐擁近2000億順豐控股。順豐的路與菜鳥截然相反,一個是貧民窟歷練出來的百萬富翁,一個是沒有經歷失敗直接上位的達官貴人。但菜鳥和豐巢的對壘下對中國物流行業發展未必是一件壞事,雙方通過競爭的形式共同推進未來物流業向智能化、數據化發展。(北京時間財經 李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