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期待,讓我們充滿鬥志——審計署昆明辦扶貧審計回訪記

目前,脫貧攻堅戰正在中國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而作為助力打贏這場戰役的扶貧審計工作也在不斷推進。審計的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扶貧審計整改工作開展得如何?近日,記者一行與審計署昆明特派辦(以下簡稱昆明辦)審計組一起,對深度貧困縣宣威市、武定縣進行了審計回訪。

確保貧困人口精準受益

宣威地處雲南東北部,素有出省入滇鎖鑰之稱,人口超百萬,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目前,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萬餘人。“作為深度貧困縣,越是後面越是難中之難,艱中之艱,任務十分繁重,形勢十分嚴峻。但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宣威市委副書記許韶發說。

2018年1季度,昆明辦對該市2017年脫貧攻堅政策落實等情況進行了審計。“上次審計時,我們發現產業發展未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建議合理利用已有產業項目,明確項目帶動主體,確保貧困人口精準受益。這次來的一個目的,就是看看有沒有把收益精準地落實到貧困戶頭上。”審計人員告訴記者。

格宜鎮,宣威市12個貧困鄉鎮之一,共有14個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423戶7251人。鎮政府引入愛希望農業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助推精準扶貧。目前,14個行政村都成立了合作社,由村支部書記或主任任法人。

宣威市扶貧辦主任王曉東說:“上次審計時,提到了扶貧要更加精準的問題。(這種模式)把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得更加徹底,也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合作社優先選擇貧困戶加入,公司給予技術支持,並解決產品回購問題。”

目前,該公司在該鎮陸村流轉土地600畝,作為種植基地,使用貧困戶工人150人,每人每年工資1.5萬元,每畝土地年租金520元。同時依託宣威火腿的品牌優勢,重點扶持1000戶貧困戶作為公司養殖基地。“幫每個貧困戶進行了基礎改造,蓋豬圈20平米,一平米補助20元,提供仔豬或種豬,出欄後由合作社收購,價格比市場稍高。實現了產業代動。”格宜鎮鎮長代順說。

目前,該公司主要為該鎮上萬名中小學生營養餐進行食材配送。代順介紹,每個學生每年有800元的營養餐補助,鎮財政每年需投入1100餘萬元。以前多為白條入賬,如今都規範起來了。學校能專心教學,食品安全和合理膳食也有了保障。

在該鎮宜興烤煙專業合作社,空地上擺放著成筐的紅辣椒,煞是好看。一群婦女正熱火朝天地對辣椒進行分裝。合作社理事長張磊告訴記者,合作社以烤煙和種植業為主。去年,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有97戶脫貧,目前未脫貧的還有28戶。合作社目前與3個公司進行訂單合作,辣椒從農戶中收購,公司負責銷售。

35歲的張芸(化名)正在給辣椒稱重分裝,她家5口人,有3個小孩,最大的上初一,因為自己生病致貧,如今病好了,就到合作社來打工,一天能賺100元。審計人員詢問她加入新農合有沒有花錢,上學的孩子需不需要付學費,有沒有營養餐。“(加入新農合)不花錢”,她說,“孩子們上學也不花錢。”

昆明辦農業處副處長羅猛告訴記者:“脫貧攻堅要實現‘三保障’,就醫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孩子不輟學。其中就醫有保障最重要。農村因病返貧太厲害。目前加入新農合(貧困戶)個人不花錢,再有大病保險、醫療求助,個人承擔不超過10%。這些兜底的政策有了,自己再努力,脫貧就有希望。”

項目早實施,百姓早受益

武定縣,隸屬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烏蒙山最西端,山區面積達97%,是高山深澗隔出的“窮窩窩”。該縣目標脫貧人數佔全州的30.8%。扶貧,是這裡的重頭戲。

審計組到達的第一站是插甸鎮老木壩村。昆明辦行政事業處正處級審計員李衛中介紹,在2017年11月開展的審計中,發現規劃中該村2017年底應完工的太陽能抽水項目仍未開工,建設資金已在賬上閒置了1年,審計建議加快推進項目,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9月28日,和審計組一起爬了段山路,記者看到了安裝在山坡上的太陽能板,水泵將位於山下140多米處的河水抽入水窖中,再順著埋於地下長達7000多米的管道流入村中。

“特別感謝審計發現了問題。我們馬上進行了整改,這個項目今年3月建成,覆蓋全村102戶364人,灌溉問題全部解決。”插甸鎮鎮長張建雲說。

太陽能抽水項目雖然小,但受益面大,是山區調水的好辦法。“以前都是看天吃飯,每年四五月才能種莊稼。今年水來了,玉米3月就種下了,現在已經大面積收了,比以前提前了一二個月增收。有水了,村裡建了50畝蔬菜基地,第一茬已經賣了,第二茬也種下去了。每畝收入7000元左右。”村長肖躍平說。目前,蔬菜產量還不太大,可以完全被鄰縣收購。

而位於插甸鎮不遠的貓街鎮,通過招商引資與雲南胤澤農業科技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該公司將該鎮貓街村312戶貧困戶全部吸納,通過土地流轉、公司務工、訂單種植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增收。據介紹,通過產業帶動,目前,該村貧困戶每戶平均年收入能達到1.8萬元,今年全村將實現脫貧。

目前,該公司農產品主要銷往國外,貓街村的蔬菜產量還無法讓其“吃飽”。“我們計劃與更多的鄉鎮、村合作,實現一村一品的訂單式生產,帶動貧困戶脫貧。”公司負責人說。

“審計建議要增加產業項目和貧困戶之間的利益連接機制,這個就是。”武定縣副縣長普正祥說。

普正祥是當地人,“我是老彝族了,熟悉這裡的山山水水”,在這個深度貧困縣,出行難、用電難、用水難……諸多問題困擾著這裡的居民,“如果沒有這一場脫貧攻堅戰,我們這3年實現的成效,50年也做不到。”他感慨。

3年來,武定縣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成效尤其明顯,普正祥舉例說,該縣125個行政村公路全部硬化,車可以開到任意一個村寨。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來都說變化太大了。“以前,我們這隻要下個雨,人就出不去了”,他說,“老百姓很高興。”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推進,幾年來,各級投入的財政扶貧資金成倍增長。從“缺水”到“大水”,如何實現精準灌溉,是對基層幹部的考驗。“這個時候,審計的作用就大了。”普正祥說,“我非常贊成審計提前介入,實施過程中,發現偏差,有問題,及時整改掉,這非常好,對政府全盤工作的推進很有好處,確保扶貧資金效益,項目早實施,百姓早受益。”

2017年的審計也給武定縣財政局局長徐繼浙留下了深刻印象,“通過審計,扶貧資金的使用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精準度也在提高。”

要扶貧,也要扶志

在宣威市普倉村一家養殖專業合作社,當了解到這個產業項目是企業代養種豬,貧困戶只是利用幫扶資金入股,年底分紅時,審計人員和村長鬍其松有了一番對談。

“還是要改變模式,避免貧困戶坐享其成。要讓老百姓獲得技術,真正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去,要扶貧,也要扶志。”

“引進村的大企業,要帶動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指導老百姓養豬,促進大企業盡社會義務。”

“要精準使用扶貧資金,確保每一分錢用到貧困戶身上。村集體千萬不能挪用一分錢。脫貧攻堅政策的問題,如果有任何不懂,覺得有風險點,一定要跟扶貧辦及時請教。審計的目的就是一定不要重複以前的錯誤。”

審計人員對記者說,只靠分紅,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建議貧困戶能在產業帶動下學會技術。“有的問題,我們審計早發現,就早提醒。”

“脫貧先立志 致富靠自己”,這句標語在來賓街道盤龍社區愛心公益超市的白牆上非常醒目。超市整潔、乾淨,陳列的物品,小到調味品,大到電飯煲,均由企業免費贊助。

來賓街道主任李雁說,審計報告提出,應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於是街道試行了愛心超市。超市實行積分制,貧困群眾可以參加一些活動積累積分,來免費換取物品。比如參加村集體會議,參加人居環境提升,發展產業,或幫助、帶動其他貧困戶,都能得積分。目前,愛心超市已在宣威各鄉鎮推廣。

宣威、武定兩地扶貧辦的幹部稱審計是“壓實扶貧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審計工作穩、準、快,特別對於整改工作,能夠“抓實領導幹部的責任”,“及時糾正不作為,慢作為,懲治亂作為,有很強的震懾力。”

“審計的目的不在於查出了多少問題,而在於能否幫助當地做好工作,幫助他們解決脫貧攻堅中遇到的困難,起到建設性作用。目前很多貧困縣跟審計人仍保持聯繫,大家有不懂的問題隨時溝通。審計人走的地方多了,常會看到老百姓期待的目光。這些最基層最困苦的百姓,讓審計人充滿了鬥志。”羅猛說。

(中國審計報記者魏小題 王曉靜 梁明蕙 張翠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