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縣:大調研大檢查推進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大落實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延安市加強組織體系建設提升組織力(2018-2020年)三年行動方案》落地落實,10月15日至17日,志丹縣對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大調研大檢查。

志丹縣:大調研大檢查推進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大落實

本次活動分4個工作組,分別由縣委、人大、政府和政協4套班子主要負責人帶隊, 全體在志縣級領導,各部門單位、各鎮(辦、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等160餘人參加,利用兩天時間集中現場觀摩,一天座談反饋,對全縣20個黨建綜合示範點、13個軟弱渙散村(貧困村)黨組織、30個村集體經濟示範點進行了現場觀摩點評。

志丹縣:大調研大檢查推進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大落實

在17日召開的問題反饋大會上,四位縣級領導分別對農村黨建工作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了點評,通過現場檢查和座談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與中省市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一是黨建工作與重點工作結合不緊密;二是黨建示範點建設特色不明顯;三是軟弱渙散黨組織整建標準不高;四是村集體經濟管理不到位;五是農村基層幹部作用發揮不充分,黨員發展工作相對滯後。

志丹縣:大調研大檢查推進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大落實

會議直面的問題,對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在安排、再部署。縣委書記李建強強調,農村黨建工作要以貫徹落實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延安市加強組織體系建設提升組織力(2018-2020年)三年行動方案》落地落實為目標,緊緊圍繞“全面提升、全面過硬”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黨員幹部的執行力。一是要確定目標、制定規劃。村級班子換屆後,各村要把離退休村幹部、鄉賢能人、在外工作人員和外出務工人員召集回來,結合返鄉創業,認真討論制定符合村情實際的五年規劃,圍繞轉型發展、落實新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把鄉村振興作為第一要務時刻抓在手上,把村上的各種事務有機結合抓起來、實起來、強起來。要加強村幹部管理,把村幹部的工資待遇與工作實績相結合,嚴格考核獎懲。二是要抓好管理、搞好培訓。要進一步加大鎮村兩級幹部培訓,特別要加大對新任村幹部的培訓力度,確保新任村幹部儘快進入角色、投入工作、擔當大任。要結合“三項機制”,把抓黨建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按照《脫貧攻堅一線選拔幹部實施細則》,將脫貧攻堅幹部納入“兩點六線”選人用人範圍。

三是要加強整頓、加快整建。要把後進村整頓建設工作作為一項常規性重點工作來抓,絕不能走過場,全縣13個後進村(貧困村)整頓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整建工作還有“夾生飯”問題,各鎮辦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回頭看”,縣委黨建辦要加大巡迴督查力度,對完不成整建任務的,年終黨建工作考核必須一票否決。同時,要持續抓好其他貧困村的黨建工作,各項工作與脫貧攻堅同安排、同部署。四是要重視結合、重視融合。要不斷提高村集體經濟建設標準和管理水平,今年年底前,每村集體果園不低於50畝,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不少於5萬元,部分村情好的村要超過10萬元,所有村集體積累不少於10萬元。要充分發揮村支部的戰鬥堡壘和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發展村集體經濟與村幹部、第一書記工資相掛鉤,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產業發展和村集體經濟起步資金短缺的問題。在現有每村至少20萬元互助資金的基礎上,今後三年堅持每年再為109個村注入不少於1000萬元的互助資金,全縣109個村力爭每村互助資金不少於50萬元。同時,縣財政每年要投入不少於6000萬元的各類資金用於發展以蘋果為主的主導產業,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