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扶貧車間建村頭 貧困戶顧家務農打工三不誤

四川新聞網自貢10月19日訊(許鵬 許順雨 記者 徐昭磊)

今年以來,自貢市富順縣通過“政府主導、引進社會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方式,凝聚政府、市場、企業、群眾多方合力,積極探索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新機制,充分利用鎮鄉、村的閒置土地、房屋、倉庫,創辦或領辦就業扶貧車間,組織貧困勞動力從事服裝紡織、電子、手工工藝、農產品加工等生產或來料加工業務的第二產業,動員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把“扶貧車間”建到貧困村、建到貧困戶家門口,切實解決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的難題。

該縣趙化鎮蘇壩村屬2017年省定退出的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328人,大部分貧困群眾因疾病、殘疾等原因在家務農。根據貧困人口基本情況積極探索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新機制,促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幫助貧困群眾獲得穩定收入,防止貧困戶返貧,讓村民實現顧家、務農、打工三不誤。

由富順縣人社局牽頭、縣就業局負責回引在福建創業的本地成功人士銀本雲,充分利用趙化鎮蘇壩村閒置土地、房屋、倉庫創辦就業扶貧車間——“自貢市祥銀飛織鞋業有限公司”,組織該村4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2人)從事中高檔真皮皮鞋生產,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給予一定補助。“扶貧車間”與農村建檔立卡人口簽訂勞動合同,為車間工作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辦理意外傷害保險,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5人-10人(不含10人),每人補助2000元;10人-30人(不含30人)每人補助3000元;30人及以上的,每人補助5000元的標準,給予“扶貧車間”一次性補助。扶貧車間解決蘇壩村30多個貧困建檔立卡人口實現在自家門口就業。

據悉,銀本雲在福建鞋業界工作20餘年,看到縣政府正在招商引資,2017年回到家鄉趙化鎮蘇壩村,準備在家門口創業,想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傳授給當地貧困村的返鄉農民工、貧困群眾,讓他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共同富裕,不斷提升貧困戶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公司還在積極爭取土地,擴大生產規模,計劃吸納更多的貧困人口就業。

“送崗上門、就近就業”的扶貧車間就業模式,也讓貧困群眾變身產業工人。在這裡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韋漢群,在家照顧老人和兩個小孩,利用小孩上學的時間和農閒在車間從事雜工,農忙時在家務農活,隨時可到車間上班,工資收入採用計件的方式,每月有1500元左右的務工收入。

富順縣人社部門負責人介紹,該縣大力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創業、就業扶貧工作,以幫扶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就業為主要工作任務,以就業援助、就業培訓、產業帶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為主要工作措施,向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企業、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創業人員落實優惠政策,引導各鎮鄉、各貧困村積極創建就業扶貧車間,促進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