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國爲什麼叫「中國」?

“中國”打從哪兒來?人們為何如此偏愛這兩個字?“中國”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更迭,才逐漸從指代中原演變為指代監督中原的政權,並最終成為我們國家的專稱的?這一切,恐怕還要從源頭講起。

你知道嗎,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在迄今所見到的歷史文獻中,最早出現“中國”一詞的,是一篇3千多年前的銘文,它被鑄造在陝西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上。

何尊是西周初年由宗室貴族“何”製作的一件青銅酒器。“何”接受了周成王的訓誥,聆聽其回顧對文王武王豐功偉績的歌頌,並得到賞賜。為示紀念,他專門鑄造了這件青銅尊,並寫下一段文字,銘刻在尊內底部:“唯王初遷宅於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音yi讀義)民……”

周武王滅商後,向上天祝告,並在今洛陽所在的位置選址營建新都“成周”。何尊銘文中“宅茲中國,自茲乂民”一句,是說要在“中國”建都,統治民眾。

在商周甲骨文與金文裡,“中”字像一面有飄飾的旗幟,王立“中”以聚眾,併發號施令,“中”由此具有了“中央”、“中心”的含義,又引申為政治與文化的核心。“國”原意為城邦,在這裡引申為地域、地方。在時人看來,成周所在的中原河洛地區既位於天下之中,又是文明鼎盛之所在,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而只有在“中國”建都,才能順理成章地治理天下百姓。

西周人心目中的“中國”,或許可追溯到仰韶時代(公元前5000-前3000年)。生活在今陝晉豫交界地帶的先民們,創造了極富特色的花卉紋彩陶。這種紋飾在空前廣闊的範圍內傳播,東越渤海,西達青海,南抵長江,北逾燕山。

而在古漢語中,“花”原本寫作“華”。專家認為,這種以花卉為主題的彩陶紋飾,極有可能是古“華”族人的專屬。“華”族人的花卉圖案以陶器為載體,向四方擴散,在歷史上第一次形成了“華”文化圈。這個文化圈的核心,位於中央的中原地區,那裡就是“中華”。

到了4千多年前,原始社會進入末期。不論是南方太湖之濱的良渚、江漢之間的石家河,還是北方泰山南北的龍山、黃土腹地的陶寺,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窮極奢華的文明,幾乎在同一時期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中原地區卻異軍突起。在今天洛陽偃師的裡頭,誕生了最早的中央大城。考古學界通常認為,二里頭文明與文獻中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關係密切,二里頭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或許即是夏朝的建立與擴張。那裡匯聚了來自四方的文明精華,並向外輸送自己的價值與審美。可以說,二里頭是最早的中央王權國家。

又過了大概300年,二里頭文明被來自北方和東方的商人部族取代。後者同樣重視中原這塊王國故土,在今天的偃師和鄭州興建了兩座新的都城,學術界一般將此視為商制立國的標誌。

經歷多次遷徙,商朝的都城在王朝中後期,最終落牌在位於今河南安陽的殷地,聞名於世的殷墟即其故址。

你知道嗎,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經歷了夏商兩朝的經營,中原已成為當時亞歐大陸東部大平原上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來自西方的周族人在攻滅了商朝之後,自然也要“宅茲中國”,在中原這塊“中國”的土地上建立新都,順理成章地“自茲乂民”,統治百姓。這也正是武王滅商後祝告上天特地要強調“宅茲中國”的原因。

周人甚至為“宅茲中國”找到了最早的理論依據。在嵩山以南的古陽城,大名鼎鼎的元代觀星臺不遠處,矗立著不起眼的“周公測景(影)臺”,紀念著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公在此立木表、測日影以求“地中”的歷史。

何為“地中”?《周禮》雲:白晝最長的夏至這天正午,八尺木表的影子長一尺五寸的地方,就是地中,是建立國都的最佳所在。

經過測影,周公將“地中” 定在了嵩嶽地區,而計劃營建的新都“成周”,正在嵩山以北不遠的伊洛谷地。周公測日影找“地中”,並把“地中”放在中原大地的核心——嵩山,無疑為“中國”的確立增添了分量。

循著周朝與《周禮》的足跡,後世的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宋等王朝也都以儒學為依據,立國於中原。

秦、西漢等朝在長安建都,關中也應當算作廣義上的中原。這樣一來,“中國”與“中華”逐漸由指代中原及中原的人群,演變為指代建都中原的政權及所轄的民眾,並最終成為我們國家與民族的專稱。

你知道嗎,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你是中國人嗎?這個問題現在看起來似乎有些多餘,但先民的回答卻未必是肯定的。即使是在共和初創的民國早期,許多百姓對“中國”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

2010年高考全國文綜卷引用了一段簡短的故事,但讀來頗有意味:民國三年(1914年),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到鄉下,一位老農見他身穿洋裝,便問他是哪國人。戴季陶回答:“予中華民國人也。”沒想到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戴季陶告訴老農他也是中華民國人時,老農連連否認:“我非革命黨人,我非中華民國人。”

在老農看來,“革命黨”革了大清朝的命,建立了新的朝廷“中華民國”,那麼“中華民國人”就都是“革命黨”。想當初那麼多“革命黨”都掉了腦袋,倘若自己也承認是“中華民國人”,萬一哪天皇上又坐回龍庭,鬧不好自己小命不保。

按照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回憶錄《利瑪竇中國札記》中的說法:中國人自己過去曾以許多不同的名稱稱呼他們的國家,將來或許還另起別的稱號。這個國度從遠古時代就有一個習慣,常常是統治權從一個家族轉移到另一個家族,於是,開基的君主就必須為自己的國家起一個新國號……

與歐洲不同,古代的中國人更習慣稱呼自己為“某朝人”而非“中國人”。王朝更迭了,稱呼也會隨之改變,因為世界就是天下,君主是天下之主,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

雖然“中國人”的概念在古代並不普及,但“中國”“中華”等詞語卻經常使用。不過,“中國”與“中華”往往出現在與“四方”“四夷”“夷狄”“蠻夷”等相對應的語境中,可以說,“中國”是“天下”觀念之下中央王朝及其民眾地緣與文化優越感的體現。

正如隋代國學博士文中子所說,中國乃“五帝三王所自立也,衣冠禮義所自出也”,代表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最高水平。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每當分裂之際,各路政權都紛紛標榜自己是“中國”、“中華”,而不去理會是不是真的處在中心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