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中国”打从哪儿来?人们为何如此偏爱这两个字?“中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更迭,才逐渐从指代中原演变为指代监督中原的政权,并最终成为我们国家的专称的?这一切,恐怕还要从源头讲起。

你知道吗,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在迄今所见到的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是一篇3千多年前的铭文,它被铸造在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

何尊是西周初年由宗室贵族“何”制作的一件青铜酒器。“何”接受了周成王的训诰,聆听其回顾对文王武王丰功伟绩的歌颂,并得到赏赐。为示纪念,他专门铸造了这件青铜尊,并写下一段文字,铭刻在尊内底部:“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音yi读义)民……”

周武王灭商后,向上天祝告,并在今洛阳所在的位置选址营建新都“成周”。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一句,是说要在“中国”建都,统治民众。

在商周甲骨文与金文里,“中”字像一面有飘饰的旗帜,王立“中”以聚众,并发号施令,“中”由此具有了“中央”、“中心”的含义,又引申为政治与文化的核心。“国”原意为城邦,在这里引申为地域、地方。在时人看来,成周所在的中原河洛地区既位于天下之中,又是文明鼎盛之所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而只有在“中国”建都,才能顺理成章地治理天下百姓。

西周人心目中的“中国”,或许可追溯到仰韶时代(公元前5000-前3000年)。生活在今陕晋豫交界地带的先民们,创造了极富特色的花卉纹彩陶。这种纹饰在空前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东越渤海,西达青海,南抵长江,北逾燕山。

而在古汉语中,“花”原本写作“华”。专家认为,这种以花卉为主题的彩陶纹饰,极有可能是古“华”族人的专属。“华”族人的花卉图案以陶器为载体,向四方扩散,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华”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核心,位于中央的中原地区,那里就是“中华”。

到了4千多年前,原始社会进入末期。不论是南方太湖之滨的良渚、江汉之间的石家河,还是北方泰山南北的龙山、黄土腹地的陶寺,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穷极奢华的文明,几乎在同一时期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却异军突起。在今天洛阳偃师的里头,诞生了最早的中央大城。考古学界通常认为,二里头文明与文献中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关系密切,二里头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或许即是夏朝的建立与扩张。那里汇聚了来自四方的文明精华,并向外输送自己的价值与审美。可以说,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央王权国家。

又过了大概300年,二里头文明被来自北方和东方的商人部族取代。后者同样重视中原这块王国故土,在今天的偃师和郑州兴建了两座新的都城,学术界一般将此视为商制立国的标志。

经历多次迁徙,商朝的都城在王朝中后期,最终落牌在位于今河南安阳的殷地,闻名于世的殷墟即其故址。

你知道吗,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经历了夏商两朝的经营,中原已成为当时亚欧大陆东部大平原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来自西方的周族人在攻灭了商朝之后,自然也要“宅兹中国”,在中原这块“中国”的土地上建立新都,顺理成章地“自兹乂民”,统治百姓。这也正是武王灭商后祝告上天特地要强调“宅兹中国”的原因。

周人甚至为“宅兹中国”找到了最早的理论依据。在嵩山以南的古阳城,大名鼎鼎的元代观星台不远处,矗立着不起眼的“周公测景(影)台”,纪念着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公在此立木表、测日影以求“地中”的历史。

何为“地中”?《周礼》云:白昼最长的夏至这天正午,八尺木表的影子长一尺五寸的地方,就是地中,是建立国都的最佳所在。

经过测影,周公将“地中” 定在了嵩岳地区,而计划营建的新都“成周”,正在嵩山以北不远的伊洛谷地。周公测日影找“地中”,并把“地中”放在中原大地的核心——嵩山,无疑为“中国”的确立增添了分量。

循着周朝与《周礼》的足迹,后世的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宋等王朝也都以儒学为依据,立国于中原。

秦、西汉等朝在长安建都,关中也应当算作广义上的中原。这样一来,“中国”与“中华”逐渐由指代中原及中原的人群,演变为指代建都中原的政权及所辖的民众,并最终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专称。

你知道吗,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你是中国人吗?这个问题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多余,但先民的回答却未必是肯定的。即使是在共和初创的民国早期,许多百姓对“中国”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

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引用了一段简短的故事,但读来颇有意味:民国三年(1914年),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到乡下,一位老农见他身穿洋装,便问他是哪国人。戴季陶回答:“予中华民国人也。”没想到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他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连否认:“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在老农看来,“革命党”革了大清朝的命,建立了新的朝廷“中华民国”,那么“中华民国人”就都是“革命党”。想当初那么多“革命党”都掉了脑袋,倘若自己也承认是“中华民国人”,万一哪天皇上又坐回龙庭,闹不好自己小命不保。

按照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回忆录《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说法: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将来或许还另起别的称号。这个国度从远古时代就有一个习惯,常常是统治权从一个家族转移到另一个家族,于是,开基的君主就必须为自己的国家起一个新国号……

与欧洲不同,古代的中国人更习惯称呼自己为“某朝人”而非“中国人”。王朝更迭了,称呼也会随之改变,因为世界就是天下,君主是天下之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

虽然“中国人”的概念在古代并不普及,但“中国”“中华”等词语却经常使用。不过,“中国”与“中华”往往出现在与“四方”“四夷”“夷狄”“蛮夷”等相对应的语境中,可以说,“中国”是“天下”观念之下中央王朝及其民众地缘与文化优越感的体现。

正如隋代国学博士文中子所说,中国乃“五帝三王所自立也,衣冠礼义所自出也”,代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最高水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当分裂之际,各路政权都纷纷标榜自己是“中国”、“中华”,而不去理会是不是真的处在中心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