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職場中如何與「奇葩」客戶相愛相殺

傲慢與偏見,職場中如何與“奇葩”客戶相愛相殺

2010年美國漫畫家艾利 布羅什創造了上面這條魚的形象,而在7年後這幅漫畫突然在中國火了,僅僅是因為某個好事者給這組漫畫配上了中文對白,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廣大從業者對甲方的“怨念”到底有多深了。

傲慢與偏見,職場中如何與“奇葩”客戶相愛相殺

為什麼“奇葩”的客戶總是讓我碰到?為什麼找的乙方都那麼不給力?為什麼客戶什麼都不懂?這些問題其實從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丁的作品《傲慢與偏見》裡,就能找到答案

01 甲方的“傲慢”與乙方的“偏見”

甲乙雙方就像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富家子弟達西和小地主家的女兒伊麗莎白,在舞會上富有的達西受到了在場所有女性的青睞,而達西則對她們不屑一顧,包括伊麗莎白,要不是來自家裡的壓力,倔強的伊麗莎白也不會來參加舞會,對達西的傲慢態度也充滿了反感。

作為乙方你一定參加過招標或者比稿,就像參加舞會,你辛苦打扮一番來應對甲方的挑剔和詢問,你精心準備的方案因為某些小地方還要被客戶挑刺,你心裡想要不是老闆一定要我來,還有這項目預算足,老子才不來參加什麼招標呢

達西先生儘管傲慢,但不知怎麼回事,他還是從眾多舞伴中選擇了你作為合作方,如果你希望成為這部劇的主角,你們的故事就要曲折地展開了。

02 有時候正是你的客戶在代表你的能力

你的老闆很高興你被達西先生看中了,儘管達西先生對你感覺不錯,但是達西先生公司的顧問卡洛琳小姐由於你的存在降低了她在達西心目中的地位對你百般挑剔,動不動給你挖坑穿小鞋,在達西先生和你之間製造阻礙。於是你和老闆抱怨為什麼客戶老覺得我的方案有問題,你已經要被逼瘋了,為什麼不能換個項目經理來跟這個case,你的老闆班內特先生告訴你,我們公司的頭牌也就是你的姐姐簡已經被派去和大客戶賓格萊先生談戀愛去了,達西先生家裡條件不比賓格萊先生差,你不要不知好歹。

為什麼老讓你負責奇葩或者難搞的客戶,其實從商業的動態平衡講很符合邏輯。首先,客戶會選擇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公司,那麼需求的標準越高,相應的預算也越高,能執行的乙方也越牛逼;其次,乙方公司會考慮投入產出比,越重要的客戶會讓越牛逼的項目負責人來對接。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你服務的客戶代表著你的能力高低。

03 通過任務思維才能達成大團圓結局

儘管有卡洛琳小姐一直從中作梗,但你在和達西先生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在他的領域裡,達西先生的見識、專業度和認真程度都讓你對他刮目相看,在這個時候你們隔壁公司曾經追求你而未果的柯林斯先生卻追到了你的同事夏洛特小姐,這樣你不但在達西先生那裡受挫,自己公司的資源也沒法全力配合你來完成項目,你只能獨立來完成項目的優化,在熬了幾個通宵後,你終於帶著你並不完美的方案給達西先生,出乎意料的是,儘管方案仍有缺陷,但達西先生還是看到了你對於項目的付出,並認可你的努力,這個時候你也對達西先生有了一些感覺。

通常甲方尋找合作方正是因為在某個領域,甲方無法完成這個事情,因為對於這個領域的認知偏差,所以你經常會碰到甲方提出“奇葩”的要求,比如客戶要一個五彩斑斕的黑,要字體大一點的同時小一點。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有任務思維,你需要設想為什麼甲方會有這樣奇怪的需求呢?他是不是也在想盡辦法取悅他的客戶呢?其實他的需求只是達成任務的表象,而你要做的則是用你的專業知識找到能達成他的任務的真正方法。當你真正能為甲方解決問題的時候自然會得到對方的認可。

《傲慢與偏見》初讀的時候會發現,這簡直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祖師爺版,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從小說中你可以讀到普世的價值觀,在職場中,不止甲方和乙方的關係,上級與下級,部門與部門,項目組與項目組之間都存在著“傲慢與偏見”,現在也有個流行詞叫“鄙視鏈”或“XX眼中的XX”,由於所處地位或環境的差異,導致認知的偏差就很容易產生“傲慢與偏見”,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系統性思維。

拿最近熱門的中興芯片的事情來舉例,事情一發生,就有一種聲音說那麼多年了,國家在芯片領域都不投入,共享單車倒燒了500億了,實際上國家在芯片領域投入年年都是千億起的,而這種只從系統中的一環看問題的思維,就是很明顯的“偏見”

再舉個例子,有的公司覺得做抖音網紅很簡單,花幾千塊錢搞個手機拍個視頻放抖音上就火了,卻不知道要策劃,拍攝,引流,互動,營銷,刷量等等,儘管門檻低了,但做網紅也是個系統工程

傲慢與偏見,職場中如何與“奇葩”客戶相愛相殺

小馬宋前段時間發了一張圖,不禁讓人陷入思考,垃圾桶是分類了,但是垃圾車卻沒有分類,垃圾分類到底有什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