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摘下草帽當鍋蓋」,到底怪在哪裡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雲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摘下草帽當鍋蓋”,對於這第二怪,有叫摘下草帽當鍋蓋的,也有叫摘下斗笠當鍋蓋。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雲南人肯定不可能用斗笠或者草帽來當鍋蓋,畢竟草帽蓋鍋或者鍋蓋戴頭都不衛生。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解惑。

雲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摘下草帽當鍋蓋”,到底怪在哪裡

所謂"草帽當鍋蓋",不過是鍋蓋的形狀酷似草帽,上尖下寬,形如圓錐體,而且都是用草編制而成的。初到雲南來的外地人往往將外形相似的草帽與鍋蓋混為一物,誤以為雲南人用草帽當鍋蓋。所以漸漸的就傳成了摘下草帽當鍋蓋,久而久之就成了雲南一怪了。編織草鍋蓋的用具非常簡單,一把鍋蓋草、一把竹篾、一根鍋蓋針即可。稻穀收割以後就要到山上去割鍋蓋草、砍竹子。

雲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摘下草帽當鍋蓋”,到底怪在哪裡

鍋蓋草割回來以後要曬乾後保存,用的時候放在水裡泡得稍軟即可;竹子也要削去外層較為結實的部分,竹子一定要用綿竹;編織時用力要均勻, 這樣編成的草鍋蓋外觀會很好。

雲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摘下草帽當鍋蓋”,到底怪在哪裡

用草編織成的形同草帽的鍋蓋也具有很多優點,因為草幹了以後吸溼效果很好,所以在烹飪過程中減少了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既給蒸煮出來的食物增添了草木中獨特的清香,又使飯菜在熱天時不易變壞,極為實用。

雲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摘下草帽當鍋蓋”,到底怪在哪裡

唯一的缺點可能是在烹飪的過程中吸收的水分過多,導致重量過重,所以越大的草帽鍋蓋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