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缺點彙總

前年的4月,掌櫃因為搖號所迫買了2016款帝豪EV,一款標稱電量45kWh、續航253公里的純電動車。如今開了剛好兩年,雖然以“電動”這個角度說,電池電量還沒有能看得出來的衰減,但從“車”的角度,帝豪EV已經逐漸暴露出不少不稱職的細節,主要都和做工用料不紮實有關。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1.雨刷清潔力差,到冬天刮片都凍硬了,城裡雨雪天的夜路上,燈光一照基本是越擦越花,在半路上用基本上瞬間致盲好幾秒,開著心慌。

2.整車密封性差,體現在3個方面:①腳部漏風②噴完玻璃水的氣味很快就進入車裡③手套箱進灰,這都是在全程內循環的前提下發生的。

3.原廠佳通輪胎噪音大、抓地力差,而且堪稱石子收集器,每週卡一顆開車能聽到聲響的大石子一點不新鮮。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4.前排杯座的4個固定卡扣掉了一個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5.後備箱沒有獨立開關,而且車子在通電狀態還不能用鑰匙開後備箱,只能用主駕駛的按鈕,取放物品很不方便。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6.排擋杆四周空間利用率差,杯座直徑比較小,放不了脈動,側壁很厚,但不知道有什麼用,排擋杆前方也有一部分空間白白浪費,最終手機沒有合適的地方放,只能斜著放在杯座裡。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黃圈和黃箭頭所指的位置就是空間浪費的地方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杯座側壁太厚

7.主駕駛座椅、方向盤和踏板之間的人機工程學設計很差,方向盤和踏板的水平距離過近,但方向盤又無法前後調節,手摸方向盤和腳踩踏板的距離不能兼顧。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8.前風擋和車頂之間的密封條開膠了,在路上額外增加風阻和噪音,而且車內疑似漏風,雖然不太嚴重,但兩年就出這麼低級的質量問題,這裝配工藝真是夠草率。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耗電量

  • 續航:

冬天電池性能弱爆,上下班全程暖風+運動模式下,暖風維持2-3擋風速,溫度設定在23-24度,內循環。上下班路上比較堵,單程25公里平均要走一個小時,最冷的時候差不多每公里續航只能跑700米左右,理論滿電續航也就170-200公里。一個冬天的平均電耗高達21.5度/百公里,買車到現在的總平均電耗被拉昇到16.1度/百公里,不過現在天越來越暖和了,續航正在慢慢復活,最近幾天已經能降到百公里15度以下了,滿電續航重回300公里,電池性能還沒到衰減的時候。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每次滿電後trip手動清零,跑了178公里剩116公里續航,加起來294公里,突破300沒問題

  • 充電:

幾個月了,一直在用16A 3kW的隨車充在地庫就地補電,享受0成本的福利,也完全沒有續航焦慮。平時以電量低於50%就充的原則,冬天平均兩天充一次,現在三四天充一次,保證續航總有富餘。3kW的充電速度基本能保證不管跑了多少電都足夠一夜充滿。整個冬天就正外面充了一次慢充,還是用的以前剩的電卡餘額。

但對於沒樁的車主,冬天的電費成本有可能突破每公里3毛錢,比日系混動的油費還貴,這還沒算充電過程的時間成本呢。

北京純電動車2年用車感受:14萬的價格,7萬的做工


疑似故障

從D擋或R擋起步瞬間會有“鏗”地一聲闖動,感覺像是齒輪間隙問題,類似騎自行車先滑行再突然猛蹬的那種衝擊。有人因此免費換了減速器總成,但並沒有出什麼實質性故障,不知道算不算隱性召回。


其實,當年買這臺車的時候我就知道,這車雖然終端價賣14萬,但本身依然是七八萬塊錢汽油版的底子,多出來的錢都是電池成本、京牌的機會成本(當初圖的就是這個)和全年不限行的小福利。我壓根對整車的品質沒抱太大希望,只不過這款帝豪EV在2016年為數不多的競品裡已經算是矬子裡拔將軍了。再看現在北京新能源指標排到2021年的架勢,當年買下這車也算是早買早享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