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戰亂不斷,北方兵力不足,爲何不調用南方軍隊前來支援?

用戶3708573291


明末

精兵強將大多雲集北方,南方軍力早已空虛,自保尚且捉襟見肘又何談分兵北上?即便在明朝國力最強盛、軍事最強大的階段,軍力部署也始終遵循著“北重南輕”“居重馭輕”的原則。

特別是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僅常駐京畿重地的明軍就有3大營和50多個衛所,常備兵力保持在50萬至60萬人。此外為增強京師防衛力量,明廷還下令河南、山東等地官軍每年春秋兩季輪番赴京擔負執勤、操練等任務,稱作“班軍”,這部分兵力也有16萬之眾。換言之,明成祖能夠隨時掌握、直接調動的兵力就超過70萬人!

須知,永樂年間按493個衛所、每衛5600人定額估算(當時明軍缺編問題尚不嚴重),全國總兵力約275萬人,也就是說部署在北京及周邊數百里以內的官軍已佔到前者四分之一強。這還沒包括駐守九邊重鎮的近70萬邊防大軍、分駐北方各省(非邊防軍)的衛所,全算上的話明朝在北方的總兵力至少有160萬人,佔全國總兵力的60%左右

除了兵力雄厚,明代的北軍在大多數時間裡的武器裝備也遠優於南軍,尤其是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優良馬匹基本上都配給了北軍特別是京師駐軍。

有明一代,南軍主要駐紮、集中在東南沿海及西南邊陲,比如雲南最多時部署了20個衛所、兵力(足額狀態下)超過10萬之眾。而四川(當時的四川還囊括了雲貴一部,面積很大)因身處內地、安全壓力較小,卻只設置了區區5至6處衛所,防區面積大而兵力不足,也是導致後來明末四川一帶頻遭戰火塗炭的一個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衛所制度在明代中後期開始衰落,但北軍實力較強的優勢並未改變。比如嘉靖年間駐防京師的明軍雖缺額嚴重,仍保持了38萬人的規模(缺額40%),邊防軍鎮則普遍缺編三分之一左右,但同一時期沿海、江淮各衛所“縮水”現象就更可怕了——德州、徐州“守城不過疲卒二三百人”,漳州、泉州缺編率超過60%,整個福建駐軍編制4.82萬人,但實際點檢也不到一半

而且,除了俞大猷、戚繼光編練的新軍,多數南方明軍要麼是難以離開防區,要麼就是戰鬥力太差,南軍“戰五渣”的痼疾直到明末也沒得到解決,甚至在崇禎帝景山自縊後,南明小朝廷“前赴後繼”之際,後者仍要依賴各路左良玉這號北方軍閥,甚至委身投靠北方農民軍殘部以求自保


網言軍事


明朝的衛所軍制在中後期已經敗壞,北方南方差不多,北方一些招募的邊軍長期對抗遊牧民族,戰鬥力還強。南方抗倭成長起來起來的戚家軍,還有少數民族的狼兵、土兵也悉數調往北方,但是一則人數有限,二則南北軍相互猜疑,三則明廷指揮不利,最後也基本全軍覆沒。剩下的南方軍隊也基本 戰鬥力差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