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區:黨建引領紅心聯 紅旗飄揚踐誓言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王利英】“創新引領、轉中求進、擔當作為”是山城區紅旗街街道面對新起點、新任務提出的口號,也是該街道一以貫之的工作導向。

宏偉藍圖和幸福生活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這需要凝聚廣大群眾的力量,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難而上的鬥志去奮鬥,而增強核心意識,加強黨的領導,無疑是形成這一強大合力的重要保證。

山城区:党建引领红心联 红旗飘扬践誓言

紅旗街街道轄區非公企業舉行黨建拓展活動。

紅旗街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共有居民1.6萬餘戶,常住人口4萬餘人。2017年,紅旗街街道在山城區委、區政府和共建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歷時7個月,投資4300萬元建成了山城區“黨建+”黨群和合共同體,秉承“黨建引領、和諧包容、統籌聯動、合作共贏”的工作理念,構建形成集便民服務中心、綜治中心、群團活動中心、志願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綜合型黨群服務體系。通過凝聚14個共建部門,整合了73個基層黨組織,實現了黨建引領各項事業“和凝為一、融合發展”的局面。

“大工委成立以來,通過建立‘三個平臺’,推行‘135+N’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抓實‘先鋒七號’黨員服務活動日製度,創新推行‘管線包片’工作機制,強化了服務舉措,提升了服務質效。”紅旗街街道黨工委書記杜豔平告訴記者,大工委成立以來,該街道先後開展“先鋒七號”黨員服務活動14次,參與黨員幹部3560餘人次,服務轄區群眾達3萬餘人次,充分發揮了黨員幹部的模範引領作用。

黨建引領聚合力平臺服務更給力

10月10日,一走進紅旗街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便看到幾名辦事群眾正在辦理天然氣費、水費繳納業務。

辦事處還代繳水電費嗎?記者有些奇怪,詢問後得知,2017年7月之前,水費和天然氣費繳費點分別設在不同地方。為了最大化方便群眾,街道黨工委整合黨建、民政、社保、計生、供水、熱力公司、天然氣公司等公共服務部門,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方便轄區群眾的生產生活。

成立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只是該辦事處成立的3個服務平臺中的1個。紅旗街街道黨工委書記杜豔平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升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著力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根據省、市、區黨代會精神,市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深化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各類組織聯建共建”的總體目標,紅旗街街道以紅旗街街道大工委為載體,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轄區各項事務中的領導、統籌、協調作用,深化街道、社區與轄區單位、各類組織聯建共建,全力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轄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格局。

“這項改革,打破了黨組織的隸屬關係,整合了服務資源,切實解決街道、社區黨組織‘小馬拉大車’的問題,為轄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杜豔平說。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深化街道、社區與轄區單位、各類組織聯建共建的落腳點也是為人民服務。為了實現這個宗旨,紅旗街街道辦事處創新建立了3個服務平臺。除了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外,辦事處還成立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群團服務平臺。該辦事處通過信息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將辦事流程和服務指南及時向黨員群眾推送;設置了基層黨建、時事聚焦、專題教育、時評要論、大美山城、黨史長河等特色欄目;精選了學習內容,方便轄區黨員通過信息化手段即可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隨時隨地接受黨性教育;開設了“便民地圖”欄目,將轄區內餐飲、住宿、出行、家政等便民資源的聯繫方式、地理位置整合並公佈在平臺上,進一步方便轄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山城区:党建引领红心联 红旗飘扬践誓言

居民到紅中段社區觀看反映紅旗街街道發展歷程的圖片展。

推行“135+N”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匯聚紅色攻堅力

10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紅旗街街道電業局社區的司法援助中心時,董梅玲剛剛送走諮詢的居民。她告訴記者,隨著群眾法律意識的普遍增強,上門諮詢法律問題的居民越來越多,該中心每年接待居民諮詢達600多人次。

社區邀請法律事務所進駐社區為群眾提供專業司法服務,是紅旗街街道推行的“135+N”(“1”即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黨建領導體系,推進黨建領導體制科學化;“3”即建立完善保障落實、目標考核、長效服務“三項機制”,推進黨建工作運行規範化;5”即實行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聯用、活動聯辦、服務聯做的5項聯動,推進聯創共建常態化;“N”即不斷凝聚N項工作合力,發揮N項功能,推動工作覆蓋精準化)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中的一項舉措。

在這種黨建工作模式下,紅旗街街道打破了黨組織的隸屬關係,整合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及小微商鋪黨建資源,積極探索跨領域、跨地域、跨行業、跨部門、跨類別、跨層級的特色型、功能型的非建制性聯合黨支部的設置模式,統籌建立紅旗街街道大工委和各社區大黨委。

該街道根據黨員的身份特徵、工作性質等不同特點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對社區黨員和離退休黨員實行直管,對在職黨員實行協管,並建立在職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的聯繫反饋機制,依據黨員“先鋒指數”評價體系,定期反饋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表現,作為在職黨員在單位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在黨建工作、群團建設、文化建設、城市建設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區域黨建聯動發展。該街道還針對機關、社區、“兩新”組織的各自特點與需求,積極開展“黨群合力,共建和諧”“在職黨員進社區”黨員率先行動,助推企業發展”等活動,充分發揮黨群部門優勢,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紅旗街街道通過建立大工委,凝聚了機關事業單位、群團部門合力的同時,還堅持區域協作,將黨建工作作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吸納飛鶴集團、仁和醫院、自來水公司、熱力公司、燃氣公司等轄區企業進入“黨建+”黨群和合共同體組織體系,著力拓寬服務覆蓋面,將區域黨建與轄區經濟發展有機融合。

紅中段社區廣大群眾是“135+N”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的受益者。紅中段社區主任吳敏告訴記者,在沒有改革之前,紅中段社區是在某工地一個十幾平方米的鐵皮房內辦公,辦公用房緊張,根本不能為黨員群眾提供活動陣地。今年6月,他們搬進了新的辦公樓。一進該社區辦公樓,便是寬敞明亮的便民服務中心,再往裡走,還有日間照料中心、黨員活動中心、司法援助中心等。

如今的紅旗街街道,正如紅中段社區牆上張貼的一幅幅記錄著紅旗街街道發展的照片所體現的那樣,在嚴肅、溫馨、愉悅的氛圍中,努力奮鬥著、前進著。

黨建陣地“活”起來 活動品牌“亮”起來

10月10日一大早,紅旗街街道辦公樓二樓樓梯口就聚集一批群眾。記者發現在樓梯拐角處設置了一個“健康小屋”,牆上貼著“怎樣預防高血壓”“血壓分級標準”“測量血壓注意事項”等,小屋中間的一張桌子上放著一臺電子血壓計,他們都是排隊測量血壓的。

記者在紅旗街街道辦事處二樓轉了一圈,除了一小部分房間作為辦公區域,其他的房間全部為服務群眾的場所:“兩代表一委員”之家、職工之家、青年之家、婦女之家、清風茶苑、法律援助、志願服務站、“四點半”學校、棋藝室、圖書閱覽室……

“我們有機整合駐區單位資源,打造集‘兩代表一委員之家’等14個共建部門為一體的區級綜合性群團服務體系,形成服務合力,拓寬工作覆蓋面,擴大服務網絡,將群團工作發展和服務群眾功能向立體化、縱深化、全面化發展。”紅旗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李芳群說,陣地有了,如何用好用活,是紅旗街街道打造黨建陣地之時便思考的問題。

每週一一上班,紅旗街街道辦事處便會在一樓便民服務中心處公告牌上公佈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區總工會、區婦聯、團區委等接待群眾的時間,需要諮詢的群眾,可以按照約定時間上樓諮詢。

於是,早上群眾出門買菜時順路來到辦事處測量下血壓,有什麼疑問也順路到辦事處找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諮詢;下午,送孩子上學後,群眾可在等待接孩子的時間,到辦事處閱覽室或棋藝室消磨時間。

“這兩年特別是去年7月份以來,辦事處的變化太大了,多了很多項服務,特別是一些人性化服務內容很受大家歡迎,譬如配備了電子血壓計、安裝了開水設備等。”對紅旗街街道辦事處近兩年發生的變化,在棋藝室下棋的張大爺說。

黨建陣地活起來了,在一次次服務中黨員品牌也被擦亮。其中,“先鋒七號”黨員服務活動日製度已經從紅旗街街道向全區推廣。

“為使黨員服務活動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更好地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紅旗街街道大工委將每月7日定為‘先鋒七號’黨員服務活動日,集中為轄區居民開展大型服務活動,推動黨員志願者服務工作常態化、規範化、社會化。”杜豔平告訴記者,根據黨員的專長、愛好,他們將志願者分為政策諮詢隊、就業服務隊、環境衛生管理隊、治安巡邏隊、義診保健服務隊、矛盾糾紛調解隊、家電維修隊等志願服務隊伍。各志願服務隊伍由黨員志願服務中心具體指導與協調。該中心根據居民群眾生活、居住特點,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優勢資源和志願者特長等實際情況,協調志願者隊伍開展服務活動。

“先鋒七號”黨員服務活動記錄本上,清楚地記錄著每個黨支部的黨員志願者每月7日做了哪些志願服務活動。活動內容很豐富,有走街串巷宣傳“掃黑除惡”的,有為清潔工送去消夏食品的,有幫助清潔工打掃衛生的,有進入養老機構看望老人的……

據統計,紅旗街街道先後開展“先鋒七號”黨員服務活動14次,參加的黨員幹部達2860餘人次,服務轄區群眾達3萬餘人次,充分發揮了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

幹部服務群眾全覆蓋 矛盾糾紛化解到一線

付香玲是紅旗街街道朝霞南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除了做好分內工作外,她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戶走訪群眾。

在她的社情民意記錄簿上,清楚地記錄著哪一天走訪了哪一戶居民、該戶居民的家庭情況如何、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對社區工作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等。

“管線包片”工作機制是紅旗街街道去年以來推行的服務群眾的另一項措施。該機制要求社區幹部結合自身工作職責,每季度對分包片區居民走訪一遍。通過走訪,收集居民訴求,更新居民基本信息,解決居民困難,化解居民矛盾。

“‘管線包片’機制使群眾與黨和政府的溝通渠道更加暢通,群眾訴求和困難能夠及時得到解決,信訪總量明顯減少,幹群關係明顯好轉,群眾對社區工作參與度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杜豔平說。

據瞭解,紅旗街街道根據社區幹部工作職責、轄區範圍、樓院分佈,將300戶至500戶居民劃分為一個片區,每個社區劃分若干片區,每名社區幹部分包聯繫、服務一個片區,要求各社區幹部每季度走訪一次,走訪的居民家庭數量達到本社區戶數的100%。社區幹部每月要和居民面對面交流,並詳細記錄下來,除了登記各住戶的基本信息和情況外,還要記錄意見和建議,瞭解群眾的需求和訴求以及困難和問題,並將這些信息定期向社區黨組織上報,重要信息要求隨時上報。

“對於社區幹部上報的民意信息,社區黨組織要及時予以研判分析,迅速落實措施,超前應對處理。”李芳群告訴記者,社區要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每月梳理彙總,將解決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分門別類建立臺賬。對於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小麻煩,能當場解決的就當場幫助解決,難度不大的協調解決;落實首訪負責制,按照管理權限,明確主辦責任人;對於“老、大、難”問題,依託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黨建聯席會等協調機制,集中分析原因,研究處理措施,實行“銷號”管理,落實督辦人和辦結時限,逐步解決問題;對於因政策等因素無法短期內解決的問題,耐心做好解釋工作。

該辦事處還將以低收入家庭為主體的生活弱勢群體,以孤、老、病、殘對象為主體的社會弱勢群體,以無固定職業、失業人員為主體的邊緣弱勢群體作為重點幫扶對象,組織街道、社區兩級幹部,以“一對一”“多對一”等形式,幫扶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從科級幹部到一般黨員幹部全員參與,面對面瞭解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對群眾要求最迫切的民生問題,集中力量給予解決。

黨旗招展千帆競,凝心聚力萬象新!在如熾黨旗的引領下,過去幾年,紅旗街街道廣大幹部群眾以幹事創業的熱情、動真碰硬的豪情、奮發有為的激情,積極譜寫更加壯麗的跨越發展新篇章。

征程急,新時代催人奮進!站在新起點,面對新任務新挑戰,紅旗街街道廣大幹部群眾深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砥礪奮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才能創造出美好生活!(圖片由紅旗街街道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