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187)北方的白菜

《底層》(187)北方的白菜

現在社會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奇聞異事在網絡中迅速流傳。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上說在北京的菜市場,秋天的季節,看到有老年人在買白菜,一次居然買了一百斤白菜,把這件事情當做很吃驚的趣事,這篇文章的作者肯定是南方人,就算去過北方,可也是走馬觀花地旅遊者,對北方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習性不太瞭解。

作為一個北方人,特別是從小到大都在東北地區生活的人,秋季一次性買一百斤白菜,即使是現在,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更不用說在幾年十幾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時期。一百斤白菜,按每棵中等重量來計算,大棵的白菜每棵都十斤以上,中等的每棵也有五斤以上,一百斤白菜也就將近二十棵;這在特別喜好食用酸菜的東北人來說,二十棵白菜,用來漬酸菜都是不寬裕,更別說儲存作為鮮白菜來食用。

當然超市和商店也有賣漬好的成棵或成袋的酸菜,但都沒有自己家裡動手醃製的酸菜吃起來讓人放心。現在在東北的城市居民,除了中年或老年人秋季還儲存和醃製酸菜外,年輕人很少有儲存和醃製酸菜的習慣,因為隨著交通的便利,冬季東北蔬菜的品種也很豐富,年輕人在飲食上更注重新鮮健康,酸菜畢竟是醃製食物,雖然也很美味,但並不屬於健康食物。但是在東北地區的農村,即使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一到秋季還是要醃製上一缸酸菜,在漫長的冬季裡慢慢來食用。

作者從小就生活在東北,那個時候的冬季,比現在要寒冷得多,最主要是“白毛風”肆虐。同時交通也不發達,在冬季的菜市場上,賣新鮮蔬菜的攤販極少,就有兩三個,而且那些所謂的新鮮蔬菜也都蔫頭耷拉腦,即使這樣的蔬菜,價格也是貴得出奇,因為那個時期工資都比較低,一般的工薪階層是沒有勇氣,最主要是沒有那麼多的金錢來購買。這些蔫頭耷拉腦的“新鮮”蔬菜都是賣給那個年代的有錢人來食用。作為工薪階層的大多數是沒錢消費,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咬牙跺腳地狠下心來,買上一種或幾種這樣的蔬菜來嚐鮮。

那個年代,這樣的情況在東北地區很普遍,第一因為冬季東北地區惡劣的天氣,導致露天蔬菜不能種植,同時因為當時技術原因,塑料大棚種植出來的蔬菜成本極高。第二就是交通,交通不發達,特別到了冬季之後,大雪封山封路的情況經常發生,作為蔬菜運輸的公路,一場大雪之後,都要經過很多天人工和機械設備的努力,才能打通公路;但東北地區冬季的大雪又比較勤快,經常是一場接一場地來臨,因而冬季的公路經常處於封閉狀態。

基於以上的原因,在十幾二十幾年前的東北地區的冬季,吃新鮮的蔬菜成為了奢侈。記得小的時候,每年的十月一日國慶節一過,那個時期所有的單位的後勤人員都會組織車輛去大白菜的產地,去為本單位的員工採購白菜,採購的白菜品種基本都是以漬酸菜為主的長白菜,除了為本單位的職工去採購白菜外,還要採購大紅蘿蔔、大蔥、土豆、大頭菜等冬季耐儲存的蔬菜,那個時候的樓房都是單位的福利住房,每個樓房旁邊都有用來放置雜物的一排門房,每家的門房內都有一個用來冬季儲存這些蔬菜的菜窖,這些蔬菜儲存在菜窖裡能保存一冬一春,能堅持到來年本地的大地蔬菜上市。

那個時期大一些的單位都有運輸車輛,這些運輸汽車以解放141、東風140和沃爾沃為主。秋季為本單位職工採購來得越冬蔬菜,有時以單位福利的形式平均分發給職工,不用職工出一分錢。即使不是以福利的形式發放,根據每位職工需要的越冬蔬菜的數量,也只是象徵性地收取每位職工很少的費用。

每位職工家庭人口的不同,需要越冬大白菜的數量也就不同,從幾百斤到兩三千斤不等。

記得從很小的時候一直到上初中,每年秋季,老爸都會從自己的單位訂購一千五百斤的大白菜,單位的車把運輸回來的白菜根據訂購的數量,卸到每位職工家的單元門前後,每家都會把這些大白菜簡單收拾一下,主要是去掉外層不好的菜葉子。收拾完畢就把這些白菜一棵棵擺放在樓房前的水泥地面的空場地上,經過幾天太陽的暴曬,有一部分白菜放進菜窖儲存,另一部分白菜開始醃製酸菜,酸菜的醃製在前面已經介紹過。我家小時候到初中每年冬季都要醃製兩大缸酸菜,醃製好的酸菜就放在樓道的平臺處,因為醃製好的酸菜怕熱,如果放在房間內會很容易腐爛。所以每家每戶醃製好的酸菜都放在樓道內,每個單元每個樓道的樓梯平臺,都有兩三口酸菜缸成為那個時代特有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