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談分散式風電遇到的挑戰

隨著能源民主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分散式風電項目的發展呈上升趨勢。作為一種發展模式,它在國際舞臺上擁有非常成熟的經驗。同時,它也是一種在"十三五"期間積極鼓勵中東地區發展的風電發展模式。目前,河南、河北、山西、遼寧、內蒙古、湖南、貴州、江蘇等地已開始部署分佈式風電項目。

然而,有限的是,中國尚未形成相對完整的分散式風電技術標準體系和管理規範,其中風電分佈式風電概念的定義尚不清楚。各省分散的風電規劃和用電研究仍然滯後。理解上存在差異,整體分散的風電發展緩慢。與此同時,各地區分散風電的推廣還沒有與縣域經濟的發展有效結合。分散式風電的總體發展指南仍處於起步階段。

1.分佈式風電市場潛力巨大

眾所周知,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樹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式、共享"的發展理念和建設綠色低碳的發展目標、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統。很明顯,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將達到15%。換句話說,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正在被能源供應的保障和能源增長的替代所取代。這種趨勢無法改變。

分散式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興形式,是分佈式發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市場化交易的有效載體。雖然總容量相對較小,但可以利用現有的內置電網進行運輸,該電網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從而實現分散的風能資源和本地消耗的有效利用。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分散式風電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從一個角度來看,中東各省市,特別是中南部地區,正在積極探索分散式風電項目發展的諸多創新經驗,以實現分散式風電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以揚州為例,它正在積極走向綠色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已成為中國第一批新能源示範城市。今年,揚州市正式啟動了揚州"十三五"風電發展計劃》的《。到2025年,揚州風電累計併網容量將達到2.149GW。江蘇省能源局局長杭海說:"揚州市已成為全省第一個發佈區域風電規劃的城區。有必要重點建立分散式風電開發示範室,同時加快建設清潔低碳的、安全高效省。能源系統。"

目前,集中式陸上風電有限,海上分散式風電容量正在趨於飽和。分佈式風電具有三大優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細談分散式風電遇到的挑戰

江蘇省能源局局長杭海

首先,國家政策的實施是深入的。 2010年,國家能源局下發《分散式風電建設指導》,並正式啟動國家示範項目申報製作。 2018年,國家頒佈了《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要求。》、《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和管理措施》,分散式風電建設標準、規劃管理、電路接入、運行監管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是省級的積極突破。江蘇省加快了示範項目,優化了項目管理流程。目前,江蘇省已批准26MW用於分佈式風力發電,11MW用於併網。

第三是加快市場參與者的使用。目前,全省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中國船舶重工海上風電等生產企業和江蘇科迪等發展企業,為科學有序推進分散式風電建設探索了有益之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此外,視覺能源副總裁田慶軍認為,分散式風電受配電系統影響,發展不受風電放棄的影響,這也是其目前的主要優勢。實現。

細談分散式風電遇到的挑戰

遠景能源副總裁田慶軍

他分析說,目前的分散式風電消耗模式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的全線上網和自給自足的電源。賣牆模式處於試點階段,可能在未來全面推出。這也是電力市場改革的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大量的分佈式電力生產商將在數字網絡上實時交易,並提供實時配電網絡,使能源生產和消費靈活高效,這必將推動全面升級的時代。能源生產和消費。中國船舶重工海洋風電副總經理張曉陽也認為,分散式風電的發展潛力巨大,並表示已準備好搶佔市場。結合多年的風電開發和服務經驗,可為分佈式風電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程序。

細談分散式風電遇到的挑戰

中船重工海裝風電副總經理張曉陽

除了各種市場的有利條件外,從市場容量的角度來看,華南地區分散式風電的發展潛力巨大。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德國陸地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達到50.8吉瓦,其中分佈式風電佔90%以上。從安裝的分佈式風電密度來看,德國國家單位面積的風電裝機容量為每平方公里155千瓦,其中4個州每平方公里超過200千瓦。縱觀中國,在中東南部省份,如湖南、,湖北、,浙江和安徽的風電裝機容量小於每平方公里20千瓦,是與德國差距的10倍,因此中國南方的潛力南部地區很遠。遠非被挖掘。

2.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體制機制

早在2011年,國家能源局就分散式風電開發的發展和建設指導發佈了《通知》,並明確了管理單元、的管理內容和審批流程。分散式風電發展的主要思想是促進中國分散式風電的發展。 2013年,國家能源局發佈了關於發佈分佈式發電若干意見的通知《。其中,分佈式風電也是重點發展之一。

遺憾的是,在早期,一系列支持分散式風電開發的國家產業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與分佈式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在過去的六七年裡,分散的風力發電並沒有降雨,結果並不顯著。"秦海燕總結了形象,但他覺得這是正常現象。中國的風電發展已經超過30年,而且已經採取的每一步都非常困難。一開始,中國都是進口粉絲。那時,有人說建造600KW、700KW風扇非常困難。當有可能建造一個兆瓦級的風扇時,這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7MW、8MW風力發電機立即問世,我們的許多技術都處於世界前列。目前對分散式風電發展的限制是現有的制度機制不適合新事物的發展。此外,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它可能是從技術的不成熟技術的走向成熟的開始,到經濟,就必然面臨的形勢,整個社會制度、體制機制、配套設施還不完善。

細談分散式風電遇到的挑戰

"在審批制度方面,有必要獲得'四個證和一本'開始工作,和電網具有安裝了很多不必要的設施,還要建設電池更換站,也為SVG,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浪費成本。"會議的行業參與者告訴記者。

"批准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這個行業。當我完成第一個項目時,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才獲得批准文件。該項目從2009年開始批准,直到2010年底。它建於2011年。我認為關鍵點是審批流程得到簡化。這確實是一個全面的聯繫。它不是由能源局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單解決的。"解緣新能總經理於江說。

隨著項目的發展實際相結合,田清軍說,"目前,分散式風電發展的突出問題仍然是在政策,審批程序繁瑣,電網接入側規則不明確,以及接入能力非常有限,而且項目開發過程不是很順利,風力發電機的產品技術尚未建立行業標準,商業利潤模式仍在討論中,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此外,關於規劃文件的實施問題,解元新能總經理於江說:"我現在已經看到了很多規劃。最大的問題是我不能陷入困境。不落入地面的原因有很多。在規劃過程中。在中間,有必要與有關部門甚至城市進行上下互動,並對計劃進行修改。在這種情況下,贏得對支持、的所有方面的理解。否則,從能源出口計劃,最後林業部門不要求、土地部門不要求、環境部門要求它。這只是能源港口本身的計劃。企業更難以採取這個計劃來完成這個項目。"

總之,秦海燕認為,這些問題取決於行業和主管部門突破這些體制機制的障礙。他們必須在系統供應方面努力工作,並建立健全的機制,建立一個涵蓋地方政府和公眾的利益共同體。分散的風電發展有利於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與民生的和諧共榮,希望行業企業完善、,總結更多的共同經驗,共同推動集中風電分散風電的固有模式。探索分散式風力發電的最佳實踐路徑,使風力渦輪機與城市環境緊密結合,使其成為一個新的城市友好協調點。

因此,分散式風電的發展必然要經歷一個克服困難和障礙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