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是日詩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在每年的10月8日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在詩意的白露之後,蒙上了一層寒涼的威懾。寒露節後,集天地之精氣的露珠,冷寒而將欲凝結,放出微微的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來。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露漸重,雁南飛

寒露三候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一候鴻雁來賓 丨 最後一批鴻雁也大舉南遷,但因已有先至者為主,所以這時後至者只能為賓。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丨 古人以為,因為天寒,往日縱橫叱吒的“雀”,都變成“蛤”躲到水裡去了。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三候菊有黃華 丨《禮記》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記載。這時候,菊花已經普遍開放。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秋風起,秋意涼。

落葉紛紛下,滿地塵飛揚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寒露悄然而至,這是一年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天氣開始從炎熱向涼爽過渡。寒露之後,雨季的喧囂歸於寧靜,烈日的火熱歸於蕭瑟,露寒而冷,繁華不再。

諺語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進入寒露後,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增大,此時最易引發感冒,就不能再“秋凍”了,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要適時添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還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使身體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環境之中。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吃花糕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吃芝麻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芝麻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藥用以黑芝麻為好。白芝麻通常稱為“二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餘的。諺語說:“嚼把黑芝麻,活到百歲無白髮。”意思是說黑色芝麻養黑髮。

觀紅葉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緯度範圍比較大,各地的紅葉在遼闊的大地上呈現的時間是不同的。正所謂演戲的開幕時間是不同的,只有按時才能看上精彩的演出。

登 高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鬥蟋蟀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據記載,鬥蟋蟀兒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蟋蟀兒,致使一隻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秋釣邊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在我國南方,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飲菊花灑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養生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飲食養生方面,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等食品。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秋遊也一種好的活動形式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寒露|天漸涼,露漸重,人添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