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一本书名,也是全文以各种论据不断论证的唯一论点。至于这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作者并未给出答案,也应该不能给出正确答案,就好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全靠自己。你要急了:这不说了等于没说?倒也未必,换成汉语大白话,我从中至少收获了几点干货:

一、理解少即是多。奢侈品店和路边摊、杂货铺的区别一眼可见,一件件摆放的少数才是精品,一堆堆批发的大抵廉价。少即是多,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做整理一样,唯有把那些不必要的物品一一丢弃后,真正心动的物品才能焕发光彩,你的家居或工作环境才能焕然一新。作者要阐述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也是如此,唯其稀少才显重要,唯其重要才只能是一件而不是全部。这是一个主观观点,接下来会告诉你原因。

二、我们的目的是以小博大。作者用多米诺骨牌这个普遍而直观的现象,告诉我们为什么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你轻轻地推倒手指边的一块小骨牌,一连串的倒下重叠,最后倒下的是体积比它大50%的另一块骨牌。就像那句“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也正如80%的财富由20%的人掌握。现在知道了,真正重要的事,有力拔千金的巨大效力,所以成功的重点,是要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

三、用冰山倒推出现在要做的事。怎么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呢?这里搬出了“冰山”,它由三部分组成:目标、优先事务、生产力。其中,目标、优先事务潜伏水底,只有1/9的生产力顠浮于水面。这,正是“

我们看得到别人的成功,却看不到别人的努力”的秘密所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标就是那丰满的理想,是人生大局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它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优先事务则是骨感的现实,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它是我们达到目的所要采取的行动。剩下的生产力,就是清晰可见的成功外表,它光鲜亮丽,看起来毫不费力。目标和优先事务分别是不同阶段最重要的那件事,两者之间存在倒推的关系。即从目标这一重要的事倒推,依次列出诸如5年计划、3年计划等,最后倒推出此刻最重要的事。

四、目标一定要够大。作者用盒子的大小,表示目标的大小。一个人的盒子越大,即志存高远,则行动越大胆,成就越卓越。反之亦然。有些人可能要问,这不是鼓励好高骛远吗?其实不然,给自己预设天花板无异于坐井观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换个说法,可能更易理解。

五、用发展思维取代固定思维。最重要的目标确定了,怎么实施?实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E型——活力型,一种是P型——目标型。举例如:让你去森林里砍树,E型人接过斧头转身便走进森林,P型人则会先去寻找电锯。前者砍着砍着就遇到了瓶颈,固定思维让天花板提前出现;后者锯完一片又一片,发展思维让天花板无穷远

六、应避免的误区,应躲避的小偷。目标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怎么解决?作者说首先应避免陷入6大误区

误区1:每件事都很重要。事实上,任何事都有轻重缓急,应找出主要矛盾。

误区2: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你同时处理多件事,意味着每一件事都无法做到极致。

误区3:过上有规律的生活。事实是,你无须方方面面都自律,只要选中一条规律将它培养成牢固习惯。一次养成一个习惯,而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66天,并非21天。

误区4:意志力触手可及。意志力其实像手机上的电量指示条,每天早晨满格,时间流逝,电量渐减。所以要有计划地使用有限资源,保证在意志力满格时做最重要的事。

误区5:平衡工作与生活。绝对的平衡并不存在,失衡是常态,制衡是关键。生活中,应随时保持短线调整,避免长时间失衡;事业中,取舍是常态,需要长线调整。

误区6:大即不佳。一般人都认为大的目标难以达成,令人生畏。事实上,你以为的全力以赴不过是尽力而为,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

其次是躲避降低效率的4个小偷

1、不会说“不”。因为不懂得拒绝,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终级目标说“是”。

2、害怕混乱。专注于某件事情一定会导致你做不好其它事情,所以应该习惯混乱,并克服混乱。

3、糟糕的健康习惯。不用多说,身体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一旦损坏,修理成本非常高。

4、逆境。这里指的是要对自己的环境负责,确保周围的人和环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作者说,成就卓越的秘诀就是提出一个大而具体的问题,再给出细微的、紧凑而专注的回答

。前者是足够大的人生梦想,后者是足够小的现在要做的一件事。Keep your eyes on the stars and your feet on the ground,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在此处,再好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