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恒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原標題: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河北廊坊市固安“恆基現代城”項目一房多賣調查)

調查發現,距離北京市中心50公里的廊坊市固安縣,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恆基現代城”樓盤涉及“一房多賣”,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銷售的有200多戶,涉及金額上億元。在七部門《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切實履行房地產市場監管主體責任,把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聯合商報 深度報道組 河北報道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接到河北廊坊市固安縣多位購房者反映,他們在河北廊坊市固安縣第三小學北側一個叫“恆基現代城”的樓盤遭遇“一房多賣”,部分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銷售。很多購房者交了購房款至今一直拿不到本該屬於自己的住房,發現問題後,他們多次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此事,當地政府卻置之不理,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同時,購房者反映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地方政府無視國家住建部等七部門重拳出擊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的法規,政府某些職能部門與某些利益集團暗中勾結,不惜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為代價換取企業的私利和所謂地方經濟發展。

根據群眾的反映,《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於10月9日、10月17日和10月18日三次趕赴河北廊坊市固安縣實地採訪。調查發現,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恆基現代城”樓盤涉及“一房多賣”,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銷售的有200多戶,涉及金額上億元。開發商的違規行為令人髮指,政府部門的監管失職也令人痛心。

200餘購房者遭遇“一房多賣”

原本是回遷安置房項目,開發商不但違規以商品房公然出售,而且還“一房多賣”,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銷售致使200多戶購房者交了錢卻沒有房,欲哭無淚,這種怪事就發生在河北廊坊市固安縣。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在北京做生意的葉先生為了方便孩子讀書,儘快在固安縣上學,2013年看中了固安縣第三小學北側“恆基現代城”的樓盤。當時該樓盤剛開始挖地基,葉先生沒多想就在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售樓部和開發商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中恆基業)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上顯示:每平方米4150元,建築面積105平方米,房款總價435750元,葉先生交了30%的首付款。當時中恆基業售樓部工作人員承諾2014年年底交房。等到該交房時,中恆基業起初告知他再等等,後來乾脆不接電話,去公司連門都不讓進,也沒人給個說法。

“這幾年間,像我這樣沒拿到房子的購房人有很多,我們曾多次去政府部門反映,也都石沉大海。”葉先生說,直到上月他才知道自己上當了。由於開發商“一房多賣”,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銷售。他所購買的房子已經給回遷戶了。經過多方瞭解才知道,這個小區是固安縣柏村的回遷安置房。“在這個小區,和我有同樣遭遇的至少有200多戶。”

和葉先生一樣,錢女士也是上當的購房者,她說:“我家是農村的,為了能讓孩子享受好的教育,能到縣城讀書,向親戚好友借錢才湊夠購房款。只盼房子能早點下來,孩子有好點的學上,沒想到一等就是4年,現在我購買的房子已經被開發商賣給別人了。”

錢女士遞給《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手一直在發抖。購房合同上顯示:中恆基業以出讓的方式取得位於固安縣第三小學北側、柏村住宅小區,編號固國用(2009)第010019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號】【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批准文件號】為固儲掛成出(2008城改)5號。該塊土地面積為86253.93平方米,用途為住宅。商品房銷售依據欄內,批准機關為固安縣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預售許可證號一欄內卻是空的。受買人所購商品房1幢2單元18層1804號房,總房款為667856元,簽訂日期:2015年3月17日。交款的收據上顯示:今收到任某(錢女士親屬)交來恆基現代城1#2-1804室房款。收據上蓋有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財務專用章。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任女士說,原以為買的是商品房,結果變成了回遷安置房;延期4年不交房,最後自己全款購買的房子,現在變成別人的了。想想這些,任女士感覺自己就是被開發商明目張膽地欺騙了。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恆基現代城”售房事件中的受害者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交了預售款的,預售款為30%、40%、50%不等,付了錢結果房子卻給了回遷回遷安置戶;另一類是交齊了房款,雖然和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但過了交房期限好幾年,依然無房交付。

開發商不講誠信和無證銷售

“恆基現代城”項目不僅直接坑騙購房者,還出現了以房屋抵押工程款,讓人上當的咄咄怪事。做綠化工程的張建軍就有這樣的遭遇。

張建軍的園林公司通過招標承攬了廊坊恆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永清縣均和莊園的園林示範區綠化工程,2014年年底完工,並驗收合格。按合同規定,此時恆萬公司應在兩個月內付工程總額的85%工程款。可驗收合格後,張建軍一直沒拿到工程款。2015年8月份,恆萬公司把集團名下中恆基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恆基現代城的兩套房子作為工程款抵給了張建軍,並簽訂了《抵房協議書》《抵債協議》。其中一套房屋是恆基現代城1幢2單元22層2201號房,面積119.26平方米;另一套是恆基現代城1幢2單元19層1901號房,面積119.26平方米。收據上顯示:“今收到張建軍交來恆基現代城1-2-1901室房款,人民幣715560元整。”還有一張收據同樣顯示715560元整,房號是1-2-2201號房款,日期:2015年8月23日。按合同應該在2016年12月31日前交房。張建軍怎麼也沒想到,到了交房日期,中恆基業卻告知說沒有房子了。後經多方聯繫才知道,恆基現代城大部分是回遷安置房,並非全部是商品房,並用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銷售。

為何發生如此明目張膽的坑騙行為?除了某些人“奸商”的本性作祟,另一直接原因是“恆基現代城”項目在沒有取得房屋預售許可證時,就將房屋銷售一空且存在嚴重的“一房多賣”現象。《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就此來到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瞭解情況,卻被保安拒之門外。

10月10日,中恆基業通過固安縣委宣傳部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發了一份《關於恆基現代城項目相關情況說明》。該說明顯示,廊坊市中恆基業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恆基現代城小區是河北省城市建設“三年大變樣”時期批准的舊城改造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由於開發企業一度出現資金緊張,開發建設進度拖延,目前企業形勢好轉,開發建設正在順利推進。關於小區部分購房人反映的不能交房問題及回遷回遷安置問題,公司如此說明:一是恆基現代城項目共涉及柏村小區381戶房屋改造,累計拆遷379戶,現在已完成回遷330戶;二是關於小區部分購房人反映不能交房問題,公司正在通過優化設計方案增加房源來解決,目前該方案正在調整中預計年底前可調整完畢。並多次與購房人進行溝通,現在一直保持著聯繫,讓購房人耐心等待。購房人也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這個說明,避重就輕,並未回答人們關切的“恆基現代城”項目無證銷售、一房多賣何時交房等實質問題。購房者反映:該開發商多次欺騙我們稱儘快給我們房子,都好幾年了也沒給我們解決好。

據瞭解,固安縣“恆基現代城”樓盤的問題,2016年初就有人向當地房管部門多次反映。對此,廊坊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回覆是:1、我局已於2013年對恆基現代城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的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2、延期交房賠償問題屬於合同糾紛,買賣雙方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如存在爭議可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建議走司法程序。

2017年12月1日,固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一封信訪件的回覆中,介紹了該問題樓盤的建設情況,但對信訪人反映的遲遲拿不到房子,以及“一房多賣”等情況沒有說明。因此,信訪人的簽名顯示為:拒籤。

局長拒絕記者採訪職能部門推諉敷衍

10月9日,《中國聯合商報》記者來到固安縣房管局,就“恆基現代城”項目無證銷售和“一房多賣”問題,詢問縣房管局是如何監管的。接待《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的是該局辦公室主任,《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將採訪提綱留給她,她表示將向領導彙報,並記下了《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手中合同的房號。隨後帶《中國聯合商報》記者來到了執法大隊,該大隊工作人員稱領導外出還沒回來。工作人員又說,“恆基現代城”項目的問題目前由住建局負總責,房管局是協調成員之一。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隨後,《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在固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見到了該局的劉勇局長。《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問及其轄區裡的恆基現代城項目,許多購房者交了房款,開發商為何遲遲不交房,劉勇局長沉默許久沒有開口。《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追問,據瞭解目前由住建局牽頭協調負責此事,劉局長說牽頭不了。他拒絕回答《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的任何問題,說他只管回遷,具體什麼情況不清楚,稱只能提供回遷的情況。劉局長還說,他沒時間回答這些問題,讓辦公室將回遷房的情況寫個材料以書面的形式反饋給記者。

10月17日,《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再次來到固安縣住建局,劉海鵬副局長讓《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留下了採訪提綱,稱和領導彙報後儘快回覆。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任何答覆。

10月18日,《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到固安縣規劃局採訪。該局辦公室人員說當天局裡沒人,都去忙文明城市創建去了,而局領導都在縣裡開會。隨後,《中國聯合商報》記者通過縣委宣傳部的聯繫,與規劃局規劃股股長見了面。記者向他說明了來意,表示能否看看恆基現代城的規劃相關手續資料,這位股長說負責檔案的人請假了。《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又請他介紹一下恆基現代城的規劃情況,該股長稱無法回答,別的什麼都不清楚。

從2015年至今,四年時間過去了,200多位遭遇“一房多賣”的受害者一直都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所遭遇的情況,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據瞭解,當時位於固安縣繁華地段恆基現代城售樓部公開違規銷售房屋時,相關職能部門並沒有認真監管。據當地群眾反映,該項目涉嫌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有保護傘的問題。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在固安縣有關職能部門採訪,主管領導都一直避而不見或不予回覆。記者通過當地宣傳部給主管城建的副縣長李建春留下了採訪提綱。截至記者發稿時,也未收到回覆。

無視七部委整治通知 廊坊“恆基現代城”何去何從

地方政府要切實履行房地產市場監管主體責任

目前,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亂象,為嚴厲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住建部會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部門,已於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儘管河北廊坊市固安縣不在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30城市之列,但距離北京市中心僅5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在房地產項目銷售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其欺騙手段往往令人防不勝防。河北廊坊市固安縣的“恆基現代城”樓盤項目一房多賣。開發商不講誠信,違背社會責任,將部分回遷安置房冒充商品房,大規模轉讓套利,嚴重侵犯消費者利益;購房者有苦難言,投訴無門,只能吃啞巴虧。對這樣的開發商必須嚴肅查處。同時,負有監管職責的廊坊市固安縣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對此事是如何監管的?是否存在充當利益集團保護傘的問題?作為地方政府涉嫌失職、瀆職等不作為行為,不僅使公民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也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在七部門《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 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切實履行房地產市場監管主體責任,把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工作的重中之重,細化工作任務,明確整治措施,落實監管職責,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要廣泛發動群眾監督,暢通群眾舉報投訴渠道,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的典型案例要掛牌督辦,及時公佈查處結果。要加強政策解讀,正面引導輿論,定期集中曝光違法違規典型案例。要強化督查問責機制,對專項行動實施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懲處。對涉嫌隱瞞包庇、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的部門和人員,堅決問責。

對於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恆基現代城”樓盤項目,何去何從,《中國聯合商報》社深度報道組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