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文|知衡

“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這樣評價深圳成績。袁庚初到蛇口,將“第一個吃螃蟹”的理念深入踐行,1982年一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子立在蛇口管委會,石破天驚,成為人們爭議焦點,一些“拜金主義”“資本主義”的批評夾雜而來。1984年,鄧小平首次來到深圳,為經濟特區的發展和全國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並留下“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論斷,終於為蛇口模式正名,數月之後,這句口號被寫在彩車上,行駛在建國35週年天安門遊行隊伍中間。

深圳特區初創時,除了特殊政策,國家只有3000萬元貸款,還不夠搞2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深圳走上了“以地換錢”的路。1980年1月1日,深圳簽下第一塊土地出租協議,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土地迅速帶來了財富,深圳用這第一桶金削土填溝,連通各方。從1980年到1985年,使用外資12.8億元,累計完成基建投資76.3億元,初步形成了9個工業區,香港商人紛紛湧入,一時間改革之力撼山搖,開放之勢如破竹。繼蛇口工業區之後,羅湖區也打響了戰役,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和建設全面鋪開。1984年3月15日的新華社報道中,引用了“深圳速度”這一說法,肯定了深圳在經濟和城市建設取得的迅速而又巨大的成就。1985年上半年,羅湖城區已建起60棟18層以上的高樓廣廈,當年底竣工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更是以“3天1層樓”刷新了中國建築史上的新紀錄,被作為典型宣傳。1992年春天,在國貿大廈頂樓,88歲的鄧小平望著窗外迅速崛起的深圳新城,發表了南巡講話。“深圳奇蹟”的說法不脛而走,“深圳速度”也成為當下諸多行業的追趕對象。

“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20世紀80年代末,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經濟格局:1987年深圳出口總額在全國城市中排第三、1988年躍居第二;自1993年起,深圳進出口貿易總額連年居全國第一位。經過多年發展,《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深圳經濟總量在全球500座城市中列第36位。2016年,作為計劃單列市的深圳為中央政府提供了2851億元的財政盈餘,在提供財政盈餘的六省一市中,接近於浙江省、江蘇省的一半,是福建省的4倍多,與廣東省成為對全國財政和中央財政貢獻最大的地區。1979年,深圳GDP僅1.97億元,人均GDP606元;到了2017年,深圳GDP2.24萬億元,人均GDP18.31萬元,GDP年均增速達23%。從一個偏僻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深圳的改變,時間看得見。

1992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黨的十八大後,201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商事制度改革。改革實施的前兩年,深圳商事主體總量由不足100萬戶,迅速達到215萬戶,增量超過改革開放前30年總量。此後,這一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國推開,創新創業的市場活力空前迸發。2018年2月,深圳又出臺營商環境改革“20條”。對標新加坡和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為參照,其中126個政策點均是通過強有力的改革來營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深圳速度”成為一個時代快速發展的符號,持續領跑著全國改革開放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