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水稻保護價從1.3元變爲2.6元,會有什麼後果?

軒子2540


如果今年水稻保護價從1.3元變為2.6元,會有什麼後果?



對於這個問題,先來了解一下今年水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的情況:

(1)2018年早秈稻的收購保護價為1.2元每斤,比去年下降0.1元每斤;

(2)2018年中晚秈稻的收購保護價為1.26元每斤,比去年下降0.1元;

(3)2018年粳稻的收購保護價為1.3元每斤,比去年下降0.2元。

這是去年12月份發改委與一些經濟專家對2018年的水稻收購保護價制定的方案,其考慮到國內的水稻價格和種植成本,以及國際的水稻的價格制定的2018年水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這樣的政策導致了我國今年的水稻價格特別低,尤其是早秈稻的價格,才達到了一元錢左右每斤。



對於題主說的水稻價格1.3元每斤的情況屬於粳稻的價格對於超級稻的價格,目前達到了一點五元左右每斤,普通的中晚秈稻價格在1.25元左右每斤。如果收到價格上漲到2.6元每斤的情況下,其實對於水稻種植戶來說,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畢竟現在絕大多數農民的土地在一畝三分地左右,即便是都是利潤,也不會有多大的收入。因為現在在物價飛漲的時代,也不能夠維持住家庭的正常開支,畢竟家裡有老人要贍養孩子,需要教育,還需要生活的開支。

就像在東北武昌地區的水稻價格也就是在2.6元每斤,對於當地的農民也沒有出現了多大的改觀,但是增加了收入,對於後果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負面效應。

當然如果水稻的價格漲到了2.6元每斤的話,會有很多農民回家種地,不會再出現水田撂荒的現象,前提條件應該是農產品價格不要再上漲了,如果水稻的價格上漲到2.6元每斤的話,按目前的市場規律計算農產品的價格會上漲的300%左右,所以農民還是不賺錢的,也沒有什麼後果,無非是給農資企業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總之,糧食的價格不是由農民說了算,也沒有話語權,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是市場說了算,從現實的狀況來講是由商販和國家說了算。畢竟糧食的價格上漲的幅度過高,任何一個國家必須進行宏觀調控,開倉放糧降低糧食價格,主要原因是牽扯到上層人群的生活開支增加,涉及到國計民生,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所以目前的水稻如果上漲到2.6元左右每斤的話,也不會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後果,當然對農民的家庭生活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後果。


宗元


如果今年水稻保護價從1.3元變為2.6元,會有什麼後果?

大家知道,今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消息稱,2018年下調水稻收購價,三等粳稻由2017年的每斤1.5元下調至1.3元。這裡說明的是普通粳稻保護價從1.3元變為2.6元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國際市場水稻價格要低於目前的保護價,並且水稻銷售也會逐步要走市場化銷售的方向。即便這樣,咱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如果水稻真的變成2.6元/斤,會是什麼後果。

一、農民種植水稻純收入會增長6.47倍。如果每斤普通水稻真的變成2.6元,1公頃水稻按照16000斤計算,毛收入為4.16萬元,去掉種植投入1.7萬元(租地每公頃1萬元,經營每公頃7000元),純利潤2.46萬元,按照每斤1.3元計算,純利潤0.38元,利潤增長了6.47倍。



二、水田轉包面積會達到2萬元以上1公頃(15畝)。按照價格變為2.6元一斤計算,利潤高達6倍以上,土地租金一定會大幅度增長,保守估計的2萬元以上,至於高出多少還真難說,或許3萬1公頃?也真不好說啊。越想心裡越美,種水稻2.6元一斤,城裡一些人肯定會坐不住了,一定會有一些城市資金到農村種植水稻,和農民爭奪土地耕種。

三、水田生產資料漲價、水田人工漲價將成為必然,什麼水田專用肥,什麼水稻種子、塑料棚膜、水田藥劑都會漲價,水田育苗、插秧、等人工也得漲價,導致生產成本大大提高。

四、小麥價格會出現上漲。普通水稻如果變成2.6元1斤,普通大米價格也會成倍增長,有些家庭從經濟因素考慮,一定會考慮調整主糧結構,大米的食用量會出現一定下滑,相反小麥的價格將會出現上漲。



當然,題主只是一種假設水稻漲價的情況,我們的分析也只是淺層次的,應該還會有很多連鎖反應。不知大家有什麼見解,希望歡迎留言交流!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如果今年的水稻保護價從1.3元變為2.6元,會有什麼後果?

這種情況在近10年內我感覺不會發生,我針對的事常規的圓粒粳稻和長粒的秈稻,優質米除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會有什麼後果呢?

1、人工費用的大幅增加。我記著2010年水稻價格在1.2元左右時我們農墾僱傭的短工價格在1.2萬左右,2017年水稻價格在1.4元左右時短工價格2萬了。您感覺水稻價格到2.6元,短工費用會達到多少,長工的費用呢?水稻移栽的費用呢?


我可以肯定的說,長工的價格貴達到8-10萬/年,基本上一畝地的長工價格會在150-180元左右;短工的價格至少翻倍,平均每畝在200元左右;挑苗、補苗的價格會在當前價格的1.5倍左右。這不是危言聳聽,人工費用是增長最快、幅度最大的成本之一。

2、農資產品的飈紅。農資產品的價格也會一路水漲船高。可能會有人說原材料成本不增加應該不會漲價吧。我可以告訴您,原材料價格只是影響農資產品價格的一個因素而已。您看兩桶油的價格真的是隨著國際油價和國內消費水平而變動嗎?


3、地租的增加。地租成本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但是確實成本中的最大頭。水稻保護價翻倍,地租的價格我不敢說翻倍,也會大幅的提升。有可能當前的1.5倍。

所以,即使水稻的價格高了,農民的收益不會成比例增加。我記著農墾的一個朋友說過“以前水稻1塊錢一斤的時候一畝地掙300,現在1塊3一斤了還是掙300。以前貸款200一畝就夠了。現在貸款得600-800還得抬錢。”什麼意思?農民賺錢是最難的。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如果今年水稻保護價從1.3元變為2.6元,會有什麼後果?

通過你的問題,看得出來,你是東北的朋友。

畢竟在2018年,只有東北的粳稻才有收儲價格達到1.3元每斤這樣的可能,雖然這個價格較2017年下降了不少,在去年,這個價格還是1.5元每斤,但是它依舊是我國稻穀收儲價格的最高值。

要知道,今年,南方各大產區的稻穀收儲價格最低僅為1.2元每斤。

但是,並不是鍾情三農打擊大家,你這樣的假設毫無意義,因為它根本不會發生,也不可能發生!

如果真的要說水稻收儲價格標準上漲一倍會有說明後果的話,那麼,將會造成以下這些影響:

首先,農民的種植收入增加一倍!

畢竟,對於很多以種地為業的農民來說,種糧賣糧是他們唯一的收入渠道,一旦稻穀收儲價格也好,市場價格也罷,能夠增加一倍的話,那就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增加一倍。

以前,一畝地收1000斤稻子,也就是1300元。

現在,一畝地還是收1000斤稻子,但是收入就有了翻倍達到了2600元。

同時,社會物價將會飛漲!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首”,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其價格也就顯得至關重要,糧食價格不能輕易的大幅波動,否則造成的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在稻穀價格只有1.3元每斤的時候,一斤大米可能只有3塊錢,一碗米飯可能只需要2塊錢......

而等到稻穀價格達到了2.6元每斤的時候,一斤大米,一碗米飯的價格可能就不是翻倍那麼簡單了。

中國稻穀價格今後會越來越低!

2018年,我國的水稻收儲價格全線下調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國的稻穀供需結構

展望未來我國的稻穀市場價格,還會在今年的基礎之上再度走低,甚至連施行多年的稻穀收儲政策也會像玉米及大豆的收儲政策一樣,進行大幅度的改革,走“市場化收購”+“種植者補貼”的形式!

中國的稻穀保護價格也不會一下子從1.3元每斤暴漲一倍至2.6元每斤,畢竟,糧食這個產品不像其他,其價格需要受到嚴格的監管,不能夠有較大幅度的波動。

通俗點說,中國的糧食價格想要有大幅度的下跌——很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想讓中國糧食價格大幅度的暴跌,這更不可能,除非整個社會出現亂套。

我國的稻穀價格今後只會是逐漸和市場接軌,同時,因為價差造成的農民損失,國家將會給出一定的補償。

希望稻農們做好相關的心理準備。


鍾情三農


一般農戶種一二畝地多了二三千元錢也是無關痛癢,倒是那些種田大戶好象天上掉下個餡餅,白白多了幾十萬上百萬的收入,因為管理和投入與往年是一樣的。

還有一個結果,明年農村荒地肯定少了。


老孫1585769


水稻能到2.6元一斤,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除了部分商品大米能夠達到或者超過這個價位,普通水稻價格基本在1.1元左右,這是國家給的託底價。

但是,你問如果從1.3元漲價到2.6元會怎樣?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沒有實踐過,只能依靠假設和比分政策的推理。

就目前來說,我國東北地區和少數南方區域,有不少水稻是做成了大米,供家庭食用,其餘都是用作飼料。同時還要考慮到國際糧價及政策等問題。

如果單純是家庭食用這部分,價格上漲影響不是很嚴重,畢竟大米佔整個家庭日品開支的比例並不高,對CPI的影響不會很大。

但飼料這部分,可能會有個比較大的傳導。有人說,飼料價格本身就不高,提價影響不大。實際上不然,提價影響的是供需平衡,對CPI影響加大,可能會出現消費能力下降的風險。

再次,我們把糧食價格提高很多之後,進口糧食價格會更有優勢,我們因為是WTO加盟國,還不能限制外來糧食的關稅,這樣外來糧的對沖會很嚴重。

雖然我們希望國家能夠提高糧食收購價,但這種盲目提高的粗暴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

我們認為,能夠降低糧食生產成本以及流通效率的政策,要比補貼和提高糧食價格更有用。


農業機械


這個話題真是腦洞大開啊,直接讓水稻最低收購價翻倍,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只能是黃粱美夢。首先需要明確一點,2018年水稻最低收購價不會變,早秈稻1.2元/斤、中晚秈稻1.26元/斤、粳稻1.3元/斤,與2017年相比每百斤分別下調了10元、10元和20元。從目前的情況看,還有個更殘酷的現實,水稻最低收購價不僅不可能翻倍,而且還有下調的風險。

如果水稻最低收購價從1.3元/斤翻倍到2.6元/斤,還真會有不小的影響,微塵微視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生活成本會大增,不少人會為溫飽而犯愁

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一直以來價格非常平穩,水稻價格基本上圍繞著最低收購價而波動,所以每年最低收購價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如果最低收購價翻倍,意味著物價會大幅度上漲,CPI指數會飆升,家庭生活條件不太好的,會為溫飽問題而擔憂,現在雖然糧食價格偏低,但至少很多人的溫飽問題可以解決。原來一袋米吃一個月,如果翻倍了,意味著同樣的錢只能買到半袋米,另外半個月的日子咋過?

農民返鄉種田的會增多

在外面掙錢越來越不容易,主要是房價高租金貴,如果最低收購價翻倍了,農民在外面掙錢更難,生活成本太高,只能返鄉回家種田地,回去至少還有飯吃。返鄉潮大幅度增加,會對相關企業造成較大影響,很顯然也是上面不願看到的,這麼多年奮鬥的目標就是讓更多的農民成為市民,如果反過來操作,豈不是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水稻最低收購價大幅度提高,農民很難直接收益

現在很多人都在抱怨水稻價格偏低,種植成本增加,導致種植效益減少,很多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高。但如果真的把水稻價格大幅度提高,農民會真的賺很多嗎?恐怕還是很困難,水稻最低收購價漲了,租金、農藥、化肥、種子、人工等費用會跟著漲,有的漲幅比這個還會更大,弄不好到頭來收益還不如現在,因為成本增加,意味著風險加大,要是天氣因素導致產量品質受影響,那到時更煎熬。

走差異化高端化才是當前的出路

如果種植水稻把希望寄託在最低收購價上,那麼種植效益是很難有改變的,最低收購價是保護農民收益的最後一道防線,而這道防線不代表是市場價。我們在超市裡買米時就會發現,有的米一塊多一斤,有的三四塊錢一斤,而有的將近十元一斤,憑什麼有的米賣那麼貴,銷路還不錯,走的就是差異化高端化,實現了品牌溢價,這也正是上面希望達到的效果,讓市場定價,優糧優價。



綜上所述,水稻最低收購價翻倍實現不了,個別地方的市場價還是有可能,農民想提高種植收益,還是不要把希望寄託在最低收購價上,還是想想其他的方式更為妥當。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水稻最低收購價翻倍後有什麼影響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傳遞快樂,分享知識!感謝關注本頭條號“微塵微視界”,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微塵微視界


其實,和“如果”有關的問題,很多都是一說就完事兒的問題。比如題主所說的“如果今年水稻保護價從1.3元變為2.6元”,真正瞭解稻穀政策和市場變化的都知道:

一、水稻保護價,準確的來說是稻穀最低收購價,保護價已經是過去式了。

二、1.3元/斤的稻穀託市價,指的是2018年產的粳稻品種的國標三等品收購底價,等級差價是0.02元/斤。

三、針對稻穀實行託市收購的品種,都是普通稻穀品種,優質稻穀品種以市場定價,優質優價,比如五常的稻花香、吉林的超級稻等品種,不會進入托市收購範圍的,因為市場價格比較高,且遠高於普通的圓粒粳稻。

四、實行粳稻託市收購的省份,除了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之外,還有江蘇、安徽兩省。從收購量上來看,主要是黑龍江和江蘇兩個省份最多,尤其是黑龍江。

那麼,接下來可以探討一下,如果普通粳稻品種託市價格從1.3元翻一番到2.6元/斤,會產生哪些影響:

一、根據當前的市場價格,普通粳稻收購價,如東北的新稻穀農民賣的價格都不到1.3元/斤,很多在1.1元/斤水平,如果價格漲至2.6元/斤,農民的收益會增加,種糧收入比去年要多很多。到了2019年,將會有更多的農民改種粳稻,會有更多的井灌稻、旱改水等情況出現。

二、普通老百姓吃到的普通粳米,無論是東北米,還是江蘇米等等,購買的價格也會隨之大幅上漲。在收入穩定的情況下,以大米為口糧的地區,家庭基本支出會大幅增加。當然,相應的優質粳稻價格也會隨之上漲,五常大米、舒蘭大米等等東北的一些好大米,普通老百姓就更買不起了。

三、由於市場價格遠低於2.6元/斤,粳稻託市收購肯定會啟動,那麼將會有大量的粳稻被收購到國庫進入臨時儲備,造成國家的糧食庫存水平進一步增加,財政支出會增大,存糧壓力也會增大,後期去庫存的壓力將更大。

綜上所述,糧小咖也是無聊了才回答的這個問題。但本著負責任的態度,還是提醒一句: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格,未來可能會繼續下調,託市收購政策在找到好的調控手段取代之後,會隨之取消。建議農民朋友在種植結構調整上,要根據市場需要來選擇自己種植的品種,不要再有依賴保護價政策的心理了。畢竟,從今年國家9個部門聯合下發的秋糧收購通知上來看,國家對於糧食的收購調控導向將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市場需要什麼,前端生產什麼!放在哪個行業,都是適用的。


糧小咖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如果水稻保護價從1.3元每斤來到了2.6元每斤會有什麼結果?科學興農認為如果上述假設成立的話,我距離發家致富不遠了,這是一個明顯的商機啊!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您就往下看,咱們來一起看看,大家也做好準備如果真的這一天到來了,也好把握這個商機。

從目前國際市場行情看,泰國大米出口報價在400美元每噸,大概相當於1.2元每斤的樣子,當然巴基斯坦、日本大米價位也基本如此,如果單說水稻的話價位更低,這裡估計不去計較水稻和稻穀了,統一按照1.2元每斤。

大家試想一下,我國水稻最低保護價為2.6元每斤的話,是不是看到商機了呢?進口水稻同國內水稻之間的價位差有1.4元每斤,這樣的一個價位差足以讓我們賺個盆滿缽滿吧。一旦這樣的機會出現的話,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大批量進口水稻即可,然後轉手出售給國家糧庫。從中賺取每斤1.4元的價差即可。馬克思曾說百分之百的利潤就足以讓商人鋌而走險,而這筆生意的利潤在超過百分之百的同時還沒有風險,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上述假設真的成真的話,那麼頓時我國的糧食市場將會紊亂,結果是什麼呢?糧食加工企業大幅度的進口國際大米,反而我國農民手中的糧食無從銷售!為什麼?因為國內糧價太高,只要不痴不呆,腦袋還算正常,他就不可能從農民手中購買糧食。

對於那些依賴農田種植的農民來說恐怕就有些慘了,對於糧庫來說優先採購的恐怕也是那些大批量的大客戶,而對於每家幾千斤的小農來說,這麼高的糧價恐怕也難以輪到採購他們的糧食,而當糧庫採購滿了之後,市場的高糧價還能維持呢?想要維持的話也只能糧庫繼續採購,然而依照我國的財力,您覺得能夠購買到世界的糧食進行囤積嗎?

顯然以上假設沒有任何存在的可行性,很多人指望高糧價,看了上面的分析,您還會覺得我國的高糧價戰略能夠成功嗎?對於農民的利益當然需要保障,但是保障農民的利益方式卻不是採用高糧價,而高糧價如果真的來襲的話,那麼我想大家去把握商機的時候也就到了。


科學興農


今年水稻保護價變為2.6元,有可能嗎?

如果水稻保護價變為2.6元,這可是一件功德無量澤被蒼生的好事啊!佇門望兒的老人將會在青壯年回村後得到更好的陪伴和贍養,懵懂少年也因此有親人教導而不致於誤入歧途。這夢想中的價格和現實中的價值如果真的不謀而合,農村將會煥發勃勃生機,農業生產將大發展,農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讓人羨慕的職業。這2.6要是實行三年之後,美麗鄉村將水到渠成,農民奔康致富的步伐將邁開大步,國強民富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嗟乎,題主一人之心,乃千萬人之心也。喜惡擾其中,利益形於外。要想破局,談何容易。錯綜複雜,廊腰慢迴。價格漲跌,徒增煩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