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碩:與滿語「糾纏」的那些年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滿族作為中國的第三大少數民族,你知道大約有多少滿族人嗎?據相關統計滿族人口1000多萬。和其他少數民族比起來,滿族人數不少。然而,由於歷史等方面的諸多因素,活態的滿語在今天中國的日常生活裡幾近乎消失,只為極少數的清史研究者在研究領域使用,2010年,滿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語種”。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那偌大中國,難道就沒有會說滿語的人嗎?有的,但面臨的情況是:全中國只有兩個滿語“活化石”地區——黑龍江富裕縣的三家子村和黑河市愛輝區的沿江村屯,可是這兩個地方以滿語為母語的大都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他們一旦過世,“滿語活著的標誌”便不復存在。在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很多滿族青年開始自發學習滿語、推廣滿族文化,滿族這一社會群體的身份認同正在通過滿語重新建構。

唐碩,瀋陽師範大學社會學學院社會學專業2015級學生,他就是一名致力滿語保護推廣的大學生。

啥是滿語

“為啥他們的民族欄就可以寫一個那麼好寫的‘漢’字,我就得寫一個筆畫這麼多這麼複雜的‘滿’字?”上小學的唐碩,在填寫各種表格時心裡常常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你‘訥(nè)’咋還沒到家,你給她打個電話!”“嗯?‘訥’是啥意思?”“‘訥’就是‘媽’的意思。咱們滿族人管‘媽’叫‘訥’。”唐碩還是不明白“好好的‘媽’為啥偏要叫‘訥’呢?”直到後來他開始學習滿語,才真正明白這樣的稱呼是遼寧地區滿語方言,雖然完全熟悉滿語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這些常用詞彙還在滿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唐碩懵懂的覺得,自己可能和其他的小夥伴們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課上,老師佈置了一篇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作文。作文要求寫一個少數民族的特點,唐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描寫自己的民族,可是他冥思苦想,卻不知道滿族獨有的特點是什麼?他自己說的是一口地道的東北話普通話、穿著打扮和其他的小夥伴沒有什麼兩樣、平時使用的也是漢字……為此,唐碩決定上網查詢,搜索出來的信息當中,有一篇關於黑龍江省三家子滿族小學為孩子們開設滿語課程的老師石廣君的報道:一個沒有編制的鄉村代課教師,十幾年如一日,為滿族孩子們教授滿語,他想要讓滿族的孩子們都學會滿語,能用滿語會話。這篇報道深深的影響了唐碩,他覺得自己是滿族人,一定要學會滿語。

2010年,機緣巧合之下,唐碩在撫順市圖書館找到了一本1986年出版的《滿語語法》,這本書裡詳細地描寫了滿語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系統,唐碩像發現了至寶一樣,開始學習滿語,沒法複印,他就一頁一頁用筆抄下來,然後回家研究記憶,就是這種反覆地抄寫、反覆地記憶,讓他逐步掌握了滿文的字母書寫和變形規則。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瀋陽滿族聯誼會成立30週年慶祝大會上

擔任滿語主持的唐碩與滿學專家關嘉祿合影)

“第一個”滿語社團

隨著滿語文學習的深入,唐碩也開始在網絡上搜尋志同道合的朋友。2010年他加入了一個民間滿語學習者組成的QQ群,大家經常討論的都是與滿語有關的學術問題,唐碩認識了很多不遺餘力保護傳承滿語文的人。有的人為了推廣滿語的學習,毅然而然地辭去高薪工作,轉戰滿語語言學,然後把學到的滿語知識傳播出去;有的人為了喚醒滿語,不僅義務教學,還自費購買印刷學習滿語的材料,以至於投入過大到了自身窘迫的地步;還有些同齡人在各個學校創辦的滿語社團,他們的經歷讓唐碩深受觸動。

“他們行,我也行。”憑著對滿語的熱愛,唐碩在升入撫順第一中學的那個冬天,就向學校提出創建滿語社團申請,沒想到申請順利獲批了,在學校的支持下,社團組建起來,成為東三省首家中學滿語社團。

但是,唐碩發現校園裡對滿語感興趣的同學有限,學業的壓力也讓很多感興趣的同學沒法堅持滿語學習,唐碩開始不滿足一個滿語社團,他想,需要想辦法把滿語班開到社會上去,讓更多的人瞭解滿族文化,學習滿族語言。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2014.7 人大附中滿文社團到瀋陽

與唐碩(左二)的滿語社團聯誼調研

“老師由我來當!”

唐碩打算在寒暑期間利用學校的教室開班招生,但是教師和經費成了難題。

唐碩聽說瀋陽有個滿族中學,為社會提供免費的公益的滿語教學,唐碩隻身跑到瀋陽,希望能邀請瀋陽的老師們到撫順去上課,又到處聯繫撫順當地的滿族民間社團組織,希望能在開設滿語班一事上獲得他們的資金支持,最終卻無功而返。

四處碰壁後,唐碩一咬牙,狠下心,“大不了我來上課!”2013年的寒假,唐碩第一次走上了講臺,在學校提供的教室裡,對著二十餘個本校的各年級學生,開啟了“滿語教師”的生涯。“渾身出汗,心跳加速,聲音發抖”這是多年以後唐碩回憶起這段經歷時的描述,而顯然,經過了多番錘鍊,現在的他已經不再對講臺有任何恐懼。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2013年,唐碩第一次上臺進行滿語教學)

開辦社會滿語班的想法始終沒有斷過。唐碩在網上看到,有人在天津和高檔咖啡館合作,在那裡搞一種沙龍式的滿語教學。唐碩靈機一動——咖啡館沒有,飯店總有的是。他找到了一家經營滿族傳統餐飲的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滿族八大碗酒樓”,對酒樓的經理說明了來意,希望酒樓能在空閒時期提供一間包房供滿語教學。未曾想到酒樓的經理鄭向斌先生一口答應了,並且給予諸多幫助

就這樣,2013年9月,撫順公益滿語培訓班就在那座酒樓裡開始授課了,這樣的課程先後開辦了兩期。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2013.9 在撫順市滿族八大碗酒樓

給第一期撫順滿語班上課 站立者為唐碩)

滿語達人

2014年,撫順滿族佟氏文化研究所籌備成立,急需滿語人才,滿族姓氏與宗譜研究專家佟明寬老先生的助手佟豔傑女士曾經是唐碩開辦的公益滿語培訓班的學員,她向研究所籌委會舉薦了唐碩。2014年7月,由於滿語能力突出,還是高中生的唐碩被聘為中國北方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滿族佟氏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在多方支持下,唐碩開始對撫順的滿族自治縣進行有關滿族自治縣的滿語語言景觀和發展復興前景的調研。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2014.7 唐碩在滿族佟氏研究所成立大會上

用滿語發言中)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 2015.2 帶領高中社團在清原調研 左一為唐碩)

2015年,唐碩考入我校社會學專業,在剛進入大學沒多久的唐碩被委以重任,軍訓之後直接“火線上崗”,接任了面臨傳承危機的巴克什滿語協會的社長。

期間,唐碩不僅擔任滿語課的主講人,還是學生科研領域的佼佼者。2016年8月,唐碩被選派代表瀋陽市參加遼寧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主辦的第二屆遼寧省滿語文基礎知識競賽,他和他的隊伍在比賽中獲得佳績。2017年,他申報的遼寧省省級大學生創業創新訓練項目,融合了所學知識,以《以遼寧省為例探究影響世居少數民族對本民族語言認同度的社會因素》獲批省級立項並順利結題;2016-2017年間他總共起草了7篇論文,其中正式發表1篇;同時他還參加了滿漢合璧《三國演義》的古籍整理和校對工作,這部大部頭的文獻即將出版。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2016.9 巴克什滿語協會社團合影)

志存當高遠

同其他社團一樣,在每年的迎新生、百團大戰期間,巴克什滿語協會都會迎來一個人員高峰時期,但由於滿語文自身的特點,很少有人能堅持學完。很多時候剛開始開課有30人,到最後一堂課大概僅僅只有5人了。面對這種情況,唐碩表示滿語的保護和傳承的路還很遠,他會一直堅持下去。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2018.7 新賓第五期啟運學堂滿語集訓營

開班師生合影)

在被問及為什麼會十幾年如一日,一直堅持學習並傳播滿語時,唐碩打了這樣一個比方:

“咱們都是中國人,如果有一天你到了國外,舉目無親,周圍有很多華僑,但那些華僑都是很多年很多代之前就到國外了,早已忘記了怎麼說漢語,但是卻非常仰慕中國文化。而這個時候只有你會說中國話。你一定會想,怎麼樣做點什麼,也教教這些華僑會說漢語。這個道理就像我在做的事一樣。可能聽起來有點假大空,但確實是有一種抱負在這裡面。”

如今已經大四的唐碩,正在準備滿文文獻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考試,他希望進一步深入學習滿語和滿族文化,積累文化底蘊,為傳承弘揚滿民族傳統文化繼續做出自己的貢獻。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策劃 / 肖雅玲 謝靈玥 黃雯琪

▽往期精選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唐硕:与满语“纠缠”的那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