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是什麼意思?18年會是暖冬嗎?

賣柚子的小夥子


農村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是一句關於節氣方面的農諺俗語,是過去人們判斷天氣變化的重要參考依據。由於是過去人們長期經驗總結的常識,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是廣東等地的老話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說:如果到了霜降節氣時沒有下雨的話,那麼天氣就會一直暖和到立冬時候了!

這句農諺其實是具有一定地域性,其實主要是指的廣東等南方地區。畢竟我國疆域廣闊,對於霜降節氣前後的天氣變化,各地表現是不一樣的!

要知道,霜降節氣時,雖然天氣降溫逐漸變冷,開始有降霜了,但對於緯度太低的南方地區來說,這時平均氣溫也在16℃以上,離當地出現有霜的時候還差3個節氣的時間,一般到了隆冬時才會看到降霜!

所以說,一般霜降時,廣東地區只會感受到秋天的涼風而已,並不會很冷的感覺,因此就可以一直延續到立冬了!

霜降天氣對於各個地區的影響

明天10月23日就是霜降節氣了,一般對於各地的影響,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前人總結的經驗常識,下面就羅列了幾個:

對於河南等華北地區:霜降見霜,立冬見冰。

對於湖北、湖南等地區:霜降下雨連陰天,霜降不下一冬幹。

對於湖南地區:霜降沒下霜,大雪滿山崗。

對於江西地區:霜降無雨露水大。霜降晴,風雪少;霜降雨,風雪多。

對於廣西地區:霜降無霜一冬幹。霜降有雨,開春雨水多;霜降無雨,冬春旱。

對於雲南地區:霜降晴天,冬天不冷!

以上是一些地方關於霜降節氣的農諺老話,由於只是過去人們對於天氣變化的長期經驗總結,但隨著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往往也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了!


龍百曉生


即便現在農業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是農民仍是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的原則,所以農民對於天氣的變化是十分關注的。可是以前的社會並沒有現在的天氣預報,所以人們就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一些心得,而“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得俗語,咱們來看看是什麼意思!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霜降前後幾天沒有雨的話,那麼到立冬之前這些日子還都是比較暖和的。不過農村很多有關天氣的俗語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地域性和時代性,而“霜降無雨,暖到立冬”這句話也不例外,只適用於廣東一些地區。而且由於現在的生態環境被人們改變太多,所以天氣狀況也沒有了特定的規律,“霜降無雨,暖到立冬”這句話也就是去了意義!

而且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溫度雖然有所下降,但仍是秋季一個節氣,所以在沒到真正的立冬之前,其溫度本身也不是很低,雖然有些冷,但是還未到“凍”的地步。

不過雖然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這句話受限性比較大,但是人們對於霜降卻是非常看重,所以民間有很多於霜降相關的俗語“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多夜霜足,來年豐收”、“霜後暖,雪後寒”等等!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是什麼意思?18年會是暖冬嗎?

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比較簡單明瞭的,說的是霜降節氣,如果當天沒有下雨,那就會到立冬這個時間段一直天氣會比較的暖和。那是不是說今年的冬季就是暖冬呢?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農村裡流傳的很多的俗語都是有地域性的,並不是全國各地都適用的。而這句俗語主要適用的區域是在廣東地區,所以其代表的也僅僅是廣東區域的一些天晴情況。

其次,這句話的後半句很明確了,是“暖到立冬”,並不是說暖整個冬季。立冬是霜降以後的一個節氣,而立冬表示的是冬季自此開始。立冬暖和,並不意味著冬季就暖和。

最後,農村裡所流傳的很多的天氣相關的俗語,都是古人多年的觀察,在經過大量數據對比以後的總結,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並不是說就一定是準確的。何況現在的氣候和過去的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過去的農諺在今天有些也不太準確了!在過去,沒有天氣預報,農民也只是依靠這些農諺來預測天氣,為安排農事活動提供參考,但絕不是照搬硬套

至於今年是不是立冬,農夫認為單單憑藉這條俗語是看不出來的。天氣是變化莫測的,具體我們要過了冬季以後就清楚了!不過氣象臺好像也說了,今年是暖冬的概率更大,希望農民朋友不要過於擔心。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是什麼意思?18年會是暖冬嗎?

明天就是霜降了,“霜降無雨,暖到立冬”,老話的意思就是明天要是不下雨,這天氣至少會暖和到立冬,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立冬無雨一場空”,意思就是立冬那天要是還不下雨,那必定是個暖冬,暖冬明年的收成就有影響了,糧食收成一場空,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嘛。

為什麼有“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的說法呢?24節氣的時間節點是非常接近天氣變化規律的,到了霜降,溫度越來越低,北方來的冷空氣佔據了主導地位,逐漸南下與原來盤踞的暖空氣相遇,就形成了雨,這就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而如果到了霜降,依然沒有雨,那說明冷空氣的強度不高,這說明今年很有可能就是暖冬了。

這裡有個誤區,老話說的霜降無雨,這裡的霜降並不是指的就是霜降這一天,而多半指的是霜降前後,但不會相差太遠。

類似有關24節氣的老話和俗語特別多,特別是關於天氣的一些預測,都是百姓千百年來對天氣變化根據24節氣為節點總結出來的規律,非常的有道理,糧食是根本,天氣註定了收成,所以類似的俗語被廣為的流傳,到了今天,農村依然還有很多老人依舊相信這些老話和俗語。

但值得注意,類似的老話和俗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可見,以24節氣為節點對天氣預測的俗語和老話可以借鑑,但不可盲目相信。

就老話的意思來預測一下,農人位於廣西農村地區,霜降前這幾天小雨不斷,根據天氣預報,小雨得持續到週末,也就是過了霜降,因此,今年應該是寒冬,明年是個豐收年。


農人解說


農村俗語:霜降無雨,暖到了立冬。農村俗語的產生一般是根據當地的一些種植生產情況、社會風俗習慣等,所以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俗語,同一種情況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特點。

今天我們瞭解的這句俗語,對於霜降有雨無雨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是來自廣東的農民百姓總結出來的,但是卻同樣不適用於整個廣東,也只是部分地區。



這句話的意思顯而易見了,也就是說如果霜降的時候沒有下雨,那麼天氣就會比較暖和直到立冬。霜降是秋季和冬季的過渡期,所以很多都認為霜降時候的一些氣候特徵可以反應冬天的寒冷程度,從科學上講,這是沒有普遍的道理,不過有部分農村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剛好出了這樣的特徵,然後就被當地人用俗語記錄了下來。

霜降屬於秋天的氣候特徵,而一般地區都是經過了立冬之後才開始慢慢變冷,所以這是很多人認為立冬無雨天氣可以暖到立冬的原因之一,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已。

在這裡要提一下的就是,霜降的時候天氣就開始轉冷了,大家要注意保健身體,有一句俗語講到,其他時候怎麼補都比不上霜降的時候補好身體。霜降的時候可以吃板栗,可以增強免疫力和抵禦風寒;吃雪梨可以潤肺;黑芝麻可以補肝;還可以多吃銀耳、蜂蜜、小米等等,這些有利於人們在霜降時候滋補自己身體的東西。


農家巷


現在的人確實有本事,藉助儀器來預測天氣變化,併發明瞭天氣預報。而老祖宗也有大智慧,憑藉經驗來預知風雨陰晴,並總結出了氣象俗語。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農民正是用這些氣象俗語來預測天氣、安排農事。哪怕到了現在,很多農村老人還很是信奉,時不時地念叨一些。“霜降無雨,暖到立冬”,正是其中比較有代表的一句。

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霜降這天不下雨的話,那麼到立冬之前的這些日子還是比較暖和的,也就是說還得暖和半個月。這句俗語還是比較精準的,當然了也有其侷限性,畢竟這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俗語,自然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那麼18年會是暖冬嗎?

這個問題需要具體來分析。首先,不能只用一句俗語,就可來斷定冬天是冷還是暖,前面提到過了俗語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其次,就算這句俗語百分之百精準,也不能就此斷定18年會是暖冬。從字面意思就可得知,如果是霜降這天沒下雨,也只能是暖到立冬,而真正的冬季是從立冬之後開始的,所以18年會不會是暖冬,從這這句俗語是看不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