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和旅行的市場得到了很快的發展,而教育和旅行互相融合的研學旅行產品也逐漸升溫,成為了孩子們不可替代的一種學習方式。

隨著80、90後家長更加強調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個性化發展,在教育觀念不斷升級的帶動下,研學旅行市場有了更多的需求。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研學旅行

近年來,國家層面上的政策也有從“逐步推行”到“積極開展”再到“支持開展”的轉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2月包括教育部、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第一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把研學旅行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

2018年6月,為了更好地發展素質教育,積極推動各地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推薦工作的通知》。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一系列推薦,由教育部審核認定以後,近來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項目評議結果揭曉,並展開公示。這也意味著國內研學旅行向著多元化和標準化更邁進了一步。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

從一位家長的角度,國家對素質教育類產品的扶持政策我是一向支持的,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以外更需要一片天地去探索。優秀的研學產品(包括好的目的地、路線、內容和形式)確實能讓孩子受益一生,能彌補傳統教育的短板。但經過一番對市場的瞭解,當下的研學產品仍舊讓我有很多不放心、不如意。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研學產品需要改進

1、研學產品內涵不夠

很多機構推出的研學旅行都重在形式,浮於表面,缺乏有意義、有深度的研學內容。很多情況下只是簡單的介紹和思想教育,而對孩子人生有意義的路線少之又少。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產品較之前“只遊不學”的現象有了很多改進,但學的東西太過膚淺且流於形式了。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式的遊覽方式使得研學旅遊喪失了真正的意義。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研學產品內涵不夠

2、產品過度單一化

據我所瞭解的研學產品在內容、路線、目的地等等方面都存在過度單一化的問題,可以結合各地方的名校也可以與世界名校多去接觸交流,切實體驗研學所帶來的學習型和啟發性。有些機構提供的目的地、主題單一,形式上一成不變,對於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的孩子沒有劃分開來,所以學習的內容缺乏個性化、定製化。

3、缺乏專業性

市場上缺乏專業的組織機構和研學導師,既遊又學的優秀研學產品也太少,兩種形式融合到產品裡都有些生搬硬套,並且是“遊”的時間遠大於“學”,遊學導師的專業素養不高,導致在一些環節設置上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研學旅行的效果。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項目結果揭曉

研學產品過度單一化,缺乏專業性

研學旅行的發展還處在比較初始的階段,最近國家政策的及時出臺,有效地促進了研學旅行快速變革與發展。也是由於這些原因,我們也看到整個研學市場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隨著家長對這方面需求越來越迫切,希望以後的研學產品不僅僅是遊學產品的升級,而應該更專業、更多樣、更富有內涵,也讓市場上醞釀出更多優秀的專業研學機構供家長們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