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5G可不可以完全採用華爲的標準建設?

超133694270


5g時代通信行業已經達成了共識,那就是隻用一個標準,這樣對全球的通訊行業是成本最省的,而且5g標準各個行業都有參與,所以每個公司大都有一定的專利,對每個公司都是複合利益的。


一、為什麼5g時代只有一個標準

22G時代為GSM(基於TDMA)與CDMA兩種標準,3G有非常多的標準,但是CDMA佔據主導,4G標準技術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基於3GPP的LTE的技術;另外一類是基於IEEE802.16m的技術。

5G時代已經成了高通統一標準,華為和高通是當時兩個強有力標準的競爭者,但是因為聯想原因而高通領先。

統一標準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融合為唯一標準,讓整個行業發展更加迅速,同時解決各種通訊系統的不兼容問題。


二、華為為什麼不能統一國內5g標準

1、5g標準是各行業的共識

5G已經是全球的標準,目前的標準制定者是高通,所有的通訊行業上下游都來投票的,比如小米,華為,富士康,聯想都有投票權,最終高通佔優,獲得了5g標準的制定權。

5g標準相比4g標準的一個優勢就是統一通訊標準,最直觀的好處就是一個手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打電話,以後手機就沒有美版,歐版,或者說聯通的手機不能安裝移動卡的問題了。


所有手機可以插入世界任何一個運營商的卡都可以使用。如果華為再做一個標準,那就是有問題的了。

比如在3G時代中國移動的TDS-CDMA標準,而國外是WCDMA標準,所以國內手機到國外就不能用了。

2、再建設華為標準成本巨大

再建設華為標準成本極為巨大,比如基礎5g設備架構,非常巨大的成本,而且需要不斷去新增。

而對於手機廠商也是成本,比如之前手機要出移動版,聯通版,全網通版,電信版等等,非常麻煩而且成本非常高。

所以,出於成本-收入比考慮,外國廠商也很難跟進中國標準,讓中國的5G建設脫離全球生產鏈,也很困難。

你贊成華為用自己的5g標準嗎?


毛琳Michael


絕對不可以!

雖然我相信華為有能力、有實力設計出適合用於中國的5G移動通信網絡,但考慮到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的國家,與世界各地交流日益頻繁,要顧及移動通信網的兼容性,與世界接軌,中國工信部不會再做出那麼“愚蠢”的建設自主標準通信網的事情。

這種事情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的時候已經發生過一次“慘劇”,當時中國移動臨危受命,建設了全球第一張具有中國知識產權的TD-SCDMA網絡,而中國聯通則採用國際通行的WCDMA,中國電信則是半死不活的CDMA網絡,你以為是三足鼎立嗎?

其實不然,TD-SCDMA由大唐通訊主導研發並制定,設計標準就比WCDMA落後不少,其後大家均反映網絡速度遠不及WCDMA,而且非常容易失去信號,被大家所詬病。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當時TD-SCDMA沒有發展起成熟的生態產業鏈,導致手機基帶芯片設計廠商寥寥無幾,大家都不做支持,手機終端數據都非常少,也就說支持TD-SCDMA網絡手機基本上都特別的移動心機定製版本,走出國門基本上就沒有網絡支持,全球漫遊成為奢望。

儘管後續情況改變了不少,但是中國移動打心底裡就是放棄了TD-SCDMA,在4G時代 TD-LTE已經和TD-SCDMA沒有半毛錢關係,同時TD-LTE與FD-LTE在技術上的重合度就非常高,兩者差別已經很小了,願意支持TD-LTE的移動運營商也就越來越多,這個才站穩了腳跟。到了今天如果你是中國移動的用戶,你就會發現即便是在一線城市,如果這個地區沒有4G信號,會直接回落到2G網絡,這是因為中國移動已經將大量TD-SCDMA拆除或升級到TD-LTE上,強推自主TD-SCDMA網絡的苦果只能自己吃下了。

因此移動通信網並不是一家公司的一言堂,國際上有專門管理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TU”以及標準制定機構“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一意孤行是不可取的,3G時代的TD-SCDMA就是前車之鑑,歸納起來就是“手機廠商不願意支持”、“通信行業不好支持(生態鏈不成熟、不完整)”、“用戶不會用體驗糟糕的產品”、“無法全球漫遊,中國被孤立”。

儘管掌握核心技術是很重要,但要考慮到全球大環境,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家,應當肩負起責任,向全世界共享技術、輸出技術,讓自主技術成為標準的一部分,而不是搞自己的標準,這個才是大國的風範。



超能網


不可以,因為到時候對國內通訊廠商只能夠是弊大於利。

第一,對手機廠商不利。

5G通訊的標準是要用在5G手機上的,不同的標準就意味著不同的通訊基帶,而手機的通訊基帶是集成在手機芯片裡面的,比如說華為海思的麒麟970芯片裡面就集成了自家的通訊基帶,再比如說高通的驍龍845芯片裡面就集成了他自己的通訊基帶。

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國內5G手機都要求採用與世界不同的標準,那麼華為手機倒是好辦了,那些用高通的芯片的手機,比如說小米吧,這些手機要在國內賣怎麼辦呢?要知道高通可不會好心到自己在手機芯片裡面加進去華為的通訊基帶這種費時費力費錢的事情(因為用了華為的通訊基帶就要給華為錢);再比如說蘋果手機,他們就需要在銷往中國的手機芯片裡面集成兩種不同的通訊基帶(或者外掛華為的通訊基帶)——相當於同時交給高通和華為兩份錢,蘋果會幹嗎?


↑蘋果手機曾經外掛了高通的通訊基帶↑

而且用兩種不一樣的通訊標準就意味著要生產兩種不一樣的手機、或者同一種手機裡面同時加上兩種不同的通訊基帶,這無論對於手機的體積控制、耗電控制都是有影響的,同時還會阻礙這些手機的全球化——要知道,中國手機廠商都是註定要走向世界的。

第二,對通訊設備廠商、電信運營商不利。

確實,比如說像華為、中興這種通訊設備提供廠商,在國內銷售的時候到還是好說,會有一些好處,但是如果5G通訊設備銷往國外呢?要知道那裡的5G手機可都是用著高通的5G標準。所以對於這些通訊設備廠商的國際化有著巨大的損害——即便你願意給高通專利費、生產可以兼容他們標準的通訊設備,你維持兩條不一樣的生產線也在生產和管理上是巨大的浪費。

↑國內通訊設備製造商會備受打擊↑

同樣的,電信運營商也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比如說每個國家移動、聯通、電信這些電信運營商都會有一個接洽的國外運營商,而能夠接洽的前提就是兩家的信號標準是一樣的,現在搞的國內外不一樣只會讓這些合作化為泡影,最後的結果苦的還是消費者。

第三,前車之鑑的WAPI。

曾經中國為了針對WIFI強推自己的無線局域網標準WAPI就明令在國內銷售的手機不允許只支持WIFI,但是相應的產業鏈又跟不上,所以出現了很多國內發佈的手機壓根就沒有辦法連接WIFI的尷尬場面。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致認為,WAPI這個東西就是折騰人的,罵聲一片(相信不少人應該還是有印象的,當時很多的國行手機都需要刷系統打開手機的WIFI功能)

↑WAPI事件搞得沸沸揚揚↑

所以說,在相關的產業鏈徹底成熟到讓世界都得跟自己走之前,還是老老實實地跟著世界走——而為什麼大家要在會議上共同協商一個大家都統一執行的標準,也是方便大家先掰手腕決定誰的產業鏈可以支撐整個標準,然後認賭服輸,大家都一樣——省的出更WAPI一樣的么蛾子事情。

世界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逞一時之勇搞自己的標準已經是不可能了。

不過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現在華為等一系列廠商已經在5G時代憑藉著之前的努力成功撬動了一點兒電信標準的一點兒牆角,以後只會是越來越強,所以根本不需要著急一時的得失。

總之,逞一時之勇拒世界於門外最終坑的還是自己,我們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硬實力,後面的通訊標準才會真正地落到我們的口袋中——而這才是唯一正確、可行的道路。


SilentTurbine


不可以。任正非說過中國不能獨立搞一個標準,獨立於世界之外,那樣太浪費資源了。我們出國也不方便。

我們不能因為暫時的困難就放棄融入世界。中國是全球化受益者,我們不止加入世界大家庭,還要積極推動全球化,全球標準統一。要相信,中國是個要求進步的民族。

今天我國的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專利授予量全球弟二,中國是專利申請增速最快的國家。



越是全球化中國越受益,吃虧是暫時的。其實也沒吃虧,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除了中美,其它國家都群眾演員。沒有登臺的份。



華為十八萬員工,一半是研發人員。 每年百分之十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是銷售收入不是利潤。這樣的投入規模別說在中國,放眼世界也是非常高的比例。

如果可以,請點一個贊,謝謝你對我付出的肯定


百舌說


通俗點說,就是村裡修路啦,高通說:咱們修高速,4車道。快!華為說:咱們修國道,8車道,又快又寬敞!小米說:我們覺著吧,都修,修好之後大車走國道,小車走高速,這樣最好!經過一番鬥爭和狗聯想的背叛,村裡投票通過了:第五代村路,不管大車小車,都走高通建的高速,高速的安全車距多少什麼的,華為你有時間定一下。高通說:“謝謝大家的支持,以後走我們路的車,不管大車小車,統統需要繳納車錢的3.1%作為養路費,特別恭喜聯想,將是第一位使用本村高速的司機。再次謝謝大家


佛塵


絕對不行,這樣做違反3GPP協儀

3GPP是指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而不是3G網絡哦。這個組織專門制定各項通訊標準,要求各國都要遵守,如果中國在eMBB場景中全部使用華為的Polar Code。那麼很可能外國的手機拿到中國來上不了網,中國的去外國也是如此。因為截止到目前的會議,通訊長短碼是高通的LDPC,控制短碼是華為。所以,如果全部採用華為技術,很可能導致這種情況。

早在3G時代,就有這種現象,移動的TD-SCDMA就是中國自己搞出來的,當時又沒有全網通。所以移動的手機到國外就只能用2G打電話。電信的CDMA2000因為是美國標準,支持的國家就多一些,聯通的WCDMA因為是世界標準而更普及。

到了4G標準變成了兩個,但是通訊頻段卻有40多個。標準是FDD(頻分)TDD(時分),從Band1-Band32是FDD,33-41是TDD。我國使用的主要頻段是 B1 B3 B5 B8 B7 B34 B39 B40 B41。而美國主要使用B2 B4,同樣導致了部分國產手機到國外無法使用4G的情況。而華為mate系列,p系列。小米mix系列。iPhone系列。一加系列。均支持全球頻段。這樣就可以暢行無憂了。


而到了5G,更是要建成大一統的全球網絡,統一頻率,統一標準,統一建設。覆蓋各行各業,各個國家。這樣可以極大降低我們的通訊成本。同時也會為4G儘快升級換代打好基礎!


一隻神奇的Bear


不可取,不可以,也沒必要~原因如下:

(1)與世界脫節

5G已經是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和4G時代區分TDD-LTE和FDD-LTE不一樣,若執意完全運用華為的標準,國內通信網絡的核心網、基站和手機的設計和國外不一致,會造成我國通信網絡和國外脫節。簡單點說,我們國內買的手機到了國外直接打不通,因為國外的通信網絡並不能正常破譯我們手機的信號,也無法發信息到我們的手機。


這個體驗我們不是沒試過——在3G時代中國移動運用的是國內企業大唐通訊提出的TDS-CDMA標準,而國外採用的是WCDMA標準,導致國內外3G手機不能通用。

(2)脫離全球生產鏈

若中國採用自身標準,會導致國外廠家需要重新研製中國的新設備,佈設專門的生產線,成本非常高。出於成本-收入比考慮,全面跟進的國外廠家不多,讓中國的5G建設脫離全球生產鏈,致通信基站內多種設備製造困難,甚至製造不出來,5G通信會在3-5年內難以佈網。


當年,國家頒發了TDS-CDMA的牌照給中國移動。雖然創造和使用中國自有通信標準的初心是好的,但讓中國移動陷入孤立後處境非常艱難,也讓中國通信網在3G時代落後了一整代。

(3)性能下降

我們的技術不能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還是得采用國外較好的技術才能促進我們5G的發展。本次聯想投票高通的風波里,若純粹從技術角度分析,在數據信道長碼部分,華為主推的Polar編碼方案與高通主推的LDPC編碼方案相比確實沒有技術優勢。



其實,我們在5G標準的制定中有較大勝率,已經走在國際第一梯隊,而且在將來的5G建設中財大氣粗的中國企業絕對是先拔頭籌,首先開啟物聯網時代,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進步,各位大可稍安勿躁,靜觀事態的發展。


數說社會


在最近的5G標準會議中,華為以微弱差距輸了。很多網友覺得可惜,認為華為以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在國內採用華為的5G標準建設。可以是可以,但是在國內實施華為5G標準的話也會阻攔我們國家發展的腳步。

首先我們瞭解5G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5G就是下載速度更快,按照目前的標準其下載速度會是4G的上百倍;5G與物聯網相結合,一定的區域內支持無數臺設備的互聯,實現更智能的生活。

我們使用華為5G標準有哪些弊端呢?

5G標準是由一群技術領先的大佬一起設計和投票決定的標準,不同的企業貢獻了不同的設計標準,然後其它的廠商都可以生產,但是要求付出專利費。在國內完全運用華為的標準的話,雖然為很多廠商省下不少的專利費,但是和全球的5G標準不同的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局面:中國人出國用什麼呢?外國人來中國投資用什麼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信設備都要內置兩種標準,成本的增加對與我們來說會不會是更大的負擔?而且這樣設定的標準還不利於我國出境投資和引進外資。

最後個人認為之所以需要全球統一通信標準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讓全世界的人民和企業能更好地享受通信帶來的便利。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是需要各國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參與,而5G標準也是需要更多的人、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並不是單靠華為就能完成的。


電商新連線


如果華為只是在國內建設5G網絡,那麼完全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標準,並不用去理會國際標準。但是,如果華為的5G網絡和國際的標準不同,那就只能限制在本國使用,走不出國門。



但是,在現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如果華為不能打開海外市場,對於華為這個已經投入巨大研發費用的企業來說是一筆極大的損失。所以華為是不會傻到這個地步的。雖然早在16年的5G標準表決會上聯想投票高通導致華為被踢出局,但是好在華為力挽狂瀾,最終拿下了部分5G網絡的Polar碼。對於已經成功一半的華為而言,無論如何也要把這條路走到底。


而事已至此,我們再怎麼去謾罵聯想都於事無補了,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聯想是什麼樣的企業,大家都已心知肚明,我們要做的,就是支持華為,希望華為早日研發出5G網絡,這就足夠了!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聯想站隊高通一事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我覺得事實是可行的,為什麼呢?5G的技術涉及專利之爭。華為在數據短碼上有區別於高通的專利。中國的企業完全可以採用華為的專利技術,做後續的配套開發。高通有技術,但還沒有實力和市場搞5G建設。我們中國呢有技術,有實力,還有市場。我們完全可以拋開高通,採用華為的技術搞5G建設。不用擔心我們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到時候不能走出國門,完全沒這個必要。為什麼?第一5G基礎建設現在只有中國在搞,5G的產品只能在中國使用,你短時間內反正也沒辦法出口到國外。我們國內的市場也足夠大到支撐5G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們可以自成一套體系。第二國外5G的基礎設施估計還得靠華為中興去幫忙建設。如果他們西方國家自己搞一套高通的方案,就會和我們國內不一致,其產品就沒辦法在中國市場使用。關鍵那個時候中國的市場已經開始發力了,產品技術都開始成熟起來,是賺大錢的時候,國外的市場可能還剛在起步階段。你自己用國外那套就沒法在中國賺錢。市場就會逼他們使用我們的標準。根本不需要投票表決。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的友好國家免費使用這個技術,讓我們的產品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如果技術不屬於我們,我們就會在很多事情上受制於人。這個事我覺得政府應該牽頭要組織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