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綠色循環廢變寶

進入新時代,如何平衡環保與發展之間的關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效益持續增長,是眾多建材企業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課題。在這方面,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申給出了他的答案:以創新引領企業新舊動能轉換,以環保作為企業立足之本。自2016年任職以來,鄭申一方面科學管理、大力創新,帶領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另一方面,他倡導循環經濟、綠色經營,為保護全市的碧水藍天做出了突出貢獻。

市場競爭靠品牌,品牌背後是科技。在鄭申的帶領下,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把新舊動能轉換擺在首要位置,通過提升科技研發能力,提高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形象,著力打造“泰山”知名品牌。培養和組織精兵強將,依託公司總部省級重點技術中心,吸收消化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大力強化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鞏固“泰山”牌紙面石膏板在同行業中的領先優勢。鄭申在企業內大力推行“創新工程”,圍繞“保質、減水、減重、減風”創新研究,勇於趕超石膏板世界先進水平。

依託自主研發的DRH輕質高強石膏板系統技術,降低了石膏板的單重,從以前的7.2kg/平米下降到6.0kg/平米,降幅16.6%,蒸發量從2.6k下降到2.2kg,降幅15.4%,煤耗也從以前的0.6kg/平米下降到0.5kg/平米以下。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產品品質,各項產品指標已趕超國際知名品牌,真正實現了石膏板“輕質高強”。三年來科技投入增幅分別為10.25%、12.21%、26.85%,新產品銷售收入環比增幅為13.45%、8.6%、28.6%,已擁有專利12件。

“我們企業的理念就是和諧創新,報效社會。”鄭申說,“這其中,企業與環境相和諧至關重要。現在國家倡導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我們必須將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了減少企業對環境的影響,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從建廠之初,就以建設“綠色生態廠區”為標準,投入大量資金栽植綠化帶,建設全封閉防風儲料場,安裝靜電、袋式除塵器等設備,保證整個廠區排放嚴格達標。“我們現在基本實現零排放,這是我最引以為豪的。”鄭申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還投入資金引進了新的脫硫、脫硝設施,進一步控制排放,把環境保護的工作做到前面。”

除了建設高標準綠色廠區外,鄭申還積極推動企業從生產環節上做好環境保護文章。泰山石膏主要原材料之一是磷石膏,它主要來源於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渣。這些磷石膏在存放過程中會佔用大量土地,汙染水源並伴有粉塵汙染。鄭申擔任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後,通過改進生產工藝,調整原料配比,提高了企業對磷石膏的消化能力。目前,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年消化恆邦化工廢渣磷石膏25萬噸,節約堆存佔地90畝。在鄭申的帶領下,企業提高了效益,同時也為環境保護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為踐行經營理念,發展循環經濟,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貫徹“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原則”,實現了工業石膏生產在紙面石膏板生產中的應用,節約了寶貴的礦產資源,減少了開採、運輸過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電廠和磷肥廠產生的廢料處理找到了一條新路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顯著。

鄭申說,如果沒有社會各界的關懷,職工、群眾的支持,就沒有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的今天。鄭申在公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回報職工和社會。他強調工作要開心,致力於打造企業的家庭氣氛。考慮到職工很多來自外地,他親自與教育部門溝通,讓外地職工子女在乳山就地上學,解決了職工子女異地上學的問題;新建了單職工宿舍,使每個單職工有了自己獨立的房間,並配備了衛生間、浴室、網絡等;每年春節走進困難職工家中,噓寒問暖,為他們解決生活難題。鄭申用行動踐行了泰山石膏“職工與企業和諧統一”的企業文化,他說:“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企業的命運與員工緊緊聯繫在一起。”

在關心職工的同時,鄭申還積極行動,回報社會。泰山石膏(威海)有限公司的160多名職工裡,有一多半來自周邊村莊,每到農閒時節,還能額外吸納二三十名勞動力前來臨時就業。鄭申在企業用工方面,儘可能地向企業周邊傾斜,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優厚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