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磊:貨幣現象的本質是人口現象

陈光磊:货币现象的本质是人口现象

近日,清華五道口博士、前宏源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陳光磊做客新華網聯合今日頭條舉辦的“‘明規則、識風險’證券投資大講堂”線上活動。

陳光磊認為,從大的範圍來看,最近債市調整的實質是整個國內資產價格的調整所致。作為長期觀點,人口相對於經濟和央行的貨幣政策是獨立的。具體來看,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深,通貨膨脹持續走低。由於撫養比不斷上升,而老年人的收入固定,甚至沒有收入,導致老年人風險延誤一直處於下行階段。因此,貨幣現象的本質是人口現象,一旦人口老齡化,社會對通脹的容忍度下降,就會引發很多矛盾。另一方面,隨著撫養比上升,工作年齡人口開始下行。

陳光磊強調,工作年齡人口作為主要儲蓄的來源,一旦儲蓄減少,整個社會的資金減少,利率上行,整個社會資產就會承受一定的壓力,但一些輕資產會受益。

陳光磊根據其2011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債市在經歷大牛市後,通脹不斷下行,下行到一定階段,利率上行反過來制約資產價格。因此,資產價格與利率緊密相關。

陳光磊詳細闡述道,資產大致可以分為債市、股票、匯率、房地產幾個大類,股票方面,上漲主要集中於藍籌股、穩定預期股,並不是全局性的上漲。債市在經歷牛市之後,十年期國債利率達到4%,一旦出現經濟下行或者利率上行,反映在匯率上面,會有一個調整的壓力。

陳光磊表示,不同國家貨幣發行制度不同,隨著經濟體量增大,貨幣發行制度有可能會不斷進行調整,同時增強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