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衝刺必背——必須掌握的 40 句馬列原話

考研政治衝刺必背——必須掌握的 40 句馬列原話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白馬嘯西風》


(一)關於哲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論述

1.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

2.列寧:唯心主義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3.恩格斯: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

4.恩格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

5.列寧:唯物主義的基本前提是承認外部世界,承認物質在我們的意識之外並且不依賴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著。

(二)關於運動和靜止、時間和空間的論述

6.恩格斯:從辯證的觀點看來,運動表現於它的反面,即表現在靜止中,運動應當從它的反面即從靜止找到它的量度。

7.恩格斯:物質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的平衡狀態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

8.列寧:人類的時空觀念的可變性沒有推翻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

(三)關於勞動(實踐)的論述

9.馬克思: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

(四)關於意識的論述

10.恩格斯: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而精神卻只是物質的最高產物。

11.列寧:假定一切物質都具有在本質上跟感覺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這是合乎邏輯的。

12.馬克思: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還存在,它就仍是這種產物。

13.馬克思: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14.列寧:感覺是客觀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觀映象。

15.馬克思:人在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

16.列寧: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

17.馬克思: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

(五)關於唯物辯證法的論述

18.馬克思: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9.毛澤東:矛盾的對立面又統一,又鬥爭,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20.馬克思:兩個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鬥爭以及融合成一個新範疇,就是辯證運動的實質。

21.馬克思: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麼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

22.恩格斯:在必然的聯繫失效的地方,科學便完結了。

23.馬克思: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都成為多餘的了。

24.列寧:辯證法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六)關於認識和實踐的論述

25.列寧: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為實踐不僅有普遍性的優點,而且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

26.馬克思: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

27.恩格斯:實驗(在有新的阻礙和不熟悉的情況下),是我們和動物所共有的。

28.

恩格斯: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29.恩格斯: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

30.毛澤東: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

(七)關於唯物史觀的論述

31.恩格斯:雖然物質生活條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這並不排斥思想領域也反過來對這些物質條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

32.馬克思:我把經濟社會形態的發展理解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33.馬克思: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34.馬克思: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

35.列寧: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

36.恩格斯: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歷史的有力的槓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

37.馬克思: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

38.恩格斯: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

39.馬克思: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

40.馬克思: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