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如此喧譁?場域張力與新聞失范是主因


為何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如此喧譁?場域張力與新聞失範是主因

這是體育新聞《KUN神之咆哮!曼城1.4億鋒群他老大 PK吧 范佩西!》的其中一組跟帖評論。

我們發現,對該新聞持肯定態度的網友“枉凝眉WeiYu”在跟帖評論中發表了讚揚曼城俱樂部的跟帖評論,隨即遭到了多位網友的反駁與支持,而隨著持續爭論,上述網友所發表的觀點以及語言開始欠缺理性,跟帖評論空間漸趨喧譁。

這一案例是網絡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中的普遍現象,跟帖評論空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觀點對立、爭論以及攻訐,已成為喧譁的空間。

近年來,網絡體育新聞的跟帖評論已經成為喧譁的空間,充斥著不理性的觀點。從法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布爾迪厄的“場域”“慣習”和“資本”等理論上探究,網絡體育新聞文本失範造成了跟帖評論情勢的喧譁。新聞文本是“讀者”在新聞場域中博弈的信息資本,但是失範的網絡體育新聞文本只能是“偽信息資本”,關於真偽的較量,極易引發跟帖評論空間喧譁,阻礙讀者媒介素養的提高。

一、場域、慣習和資本

布爾迪厄是近50年來在西方學術界中被人們引用最多的當代法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也是繼福柯之後的又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法國社會學大師。他的社會學理論包容豐富、錯綜複雜,而場域理論又是他的基本理論,在其社會學思想體系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

就“場域”概念,布爾迪厄認為,“從分析的角度來看,一個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係的一網絡,或一個構型。”“我們可以把場域設想為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場域的效果得以發揮,並且,由於這種效果的存在,對任何與這個空間有所關聯的對象,都不能僅憑所研究對象的內在性質予以解釋。場域的界限位於場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

布爾迪厄的“場域”概念不等同於一般的領域,而是一個有內涵力量的、有生氣的、有潛力的客觀存在的社會空間,場域是由社會成員按照特定的邏輯要求共同建設的,是社會成員參與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場域是布爾迪厄分析的一個基本單位,“在高度分化的社會里,社會世界是由具有相對自主性的社會小世界構成的,這些社會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邏輯和必然性的客觀關係的空間,而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邏輯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約成支配其他場域運作的那些邏輯和必然性。”同時,他認為,場域是不是一個靜止的空間,而是充滿爭鬥和博弈的空間,場域和場域邊界的確定都充滿著不同力量關係的對抗。

為何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如此喧譁?場域張力與新聞失範是主因

布爾迪厄是場域理論的提出者。

場域內存在著博弈和爭鬥,而決定博弈的邏輯就是資本的邏輯,資本既是場域內爭奪的關鍵,又是博弈的手段。布爾迪厄將資本化為三種類型: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後來又補充進了象徵資本。在某個特定場域中,佔支配地位的社會成員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資本的作用從而使得場域對他們有利,而被支配者則主要通過反抗使得場域重構,提升自身社會地位。這些不同類型的資本的等級次序隨著場域的變化而不同,只有在與一個場域的關係中,一種資本才得以存在並且發揮作用,這種資本賦予了某種支配場域的權力。

布爾迪厄將慣習定義為一種可持續的、可轉化的稟性系統。慣習是一種形成於歷史經驗之中的指導現實行動的實踐感,是人們實踐的邏輯和動力原則。在場域裡的社會成員依照慣習進行感知、感覺和思考,慣習來自於社會制度,又寄居在身體之中,它是一種社會化的主觀性,一種與場域相聯繫的主觀性。場域形塑著慣習,慣習成了某個場域的必然屬性體現在身體上的產物。或者說,不同場域的社會成員具有不同的慣習,而生活在相同或相似場域的社會成員則具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慣習。

二、網絡體育新聞文本對跟帖評論情勢的影響

場域是指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係的一個網絡,其中的位置是由資本分配結構和彼此間的關係所決定。布爾迪厄進而提出了新聞場這個概念,他認為這是與文學場或藝術場一樣,是純文化的特殊邏輯的存在場所。作為網民接收訊息和參與互動的重要場所,網絡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已然成為一個廣大網友參與社會活動、表達觀點和展現個人能力品質的場域。並且,網絡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也具備“場域”理念中博弈、爭鬥的特徵,對同一新聞文本持不同解讀態度的網友往往展開激烈的觀點交鋒。

1.網絡體育新聞文本與跟帖評論情勢之間的關係

布爾迪厄認為,每個場域都有自己的性情傾向系統——慣習,並且慣習是內化於場域的,也就是說,慣習是場域的慣習,脫離場域的慣習是不存在的。

為何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如此喧譁?場域張力與新聞失範是主因

每個場域都有自己的資本與慣習。

在網絡新聞這一場域中,讀者所進行的實踐主要是閱讀新聞文本和發表意見。網絡體育新聞是通過互聯網途徑對最近發生的體育事實進行的報道,由於全球各種體育賽事日益增多,人們不可能對於它們有關的整個外部環境和眾多的事物都保持經驗性接觸,媒體報道是“讀者”瞭解賽事的重要渠道,網絡因時效多、內容多,更成為“讀者”獲取信息首選渠道。

對各種網絡體育新聞,讀者一般會進行同向解讀或優先式解讀、妥協式解讀、反向解讀或對抗式解讀,即“贊同”“基本認可但質疑”“完全不認可”。當下,讀者日益形成閱後跟帖評論的習慣,各自表達不同觀點。而持“贊同”或“基本認可”觀點的讀者會將新聞文本提供的信息當作“信息資本”,與持“完全不認可”觀點的讀者進行觀點博弈。

具體過程為——

對於那些不認可新聞報道的網友來說,他們要通過表達“反對觀點”使得新聞話語和評論場域重構。而對新聞文本持“認同”習慣並發表同向性評論觀點的讀者,通常是新聞中某體育組織的支持者,視自己為該體育組織新聞場域的位置佔據者和話語權的主導者,將反對意見視為對場域主導權的爭奪,因此會利用“信息資本”組織觀點和語言進行回擊。

如前文所述,“baphomet99[北京]”、“ly因你存在[四川達州]”等網友對《KUN神之咆哮!曼城1.4億鋒群他老大 PK吧 范佩西!》質疑關於曼城新聞的真實性,包括“枉凝眉WeiYu[廣西河池]”“手機用戶2809687293[福建莆田]”在內的兩位曼城球迷立即組織語言反駁相左觀點。

為何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如此喧譁?場域張力與新聞失範是主因

“眾聲喧譁”

跟帖評論空間中如此“論戰”貼是新聞場域中張力的展現,隨著爭論的升級,處於對攻狀態中的爭辯雙方所持的觀點和所運用的語言漸趨非理性。由於跟帖評論的網友地址是清晰可查的,如“枉凝眉WeiYu[廣西河池]”是來自廣西河池,所以論戰中又極易發生地域攻訐,跟帖評論進一步升級,更加喧譁吵鬧。

2.失範的體育新聞文本:跟帖評論空間競爭中的“偽信息資本”

跟帖評論空間的喧譁情勢與網絡體育新聞文本真實性有根本關聯。目前,網絡體育新聞生產者水平良莠不齊,為博取點擊率而正大量借鑑使用娛樂性寫作手法,而又缺乏報紙等傳統媒體較為完善的把關機制,容易產生不實新聞。

第一,新聞標題存在誇大傾向,“標題黨”現象嚴重。在網絡體育新聞領域,“非事件性新聞”超過“事件性新聞”佔據著主體地位。前者是指對體育賽事等實際事件進行報道的時效新聞,後者是對體育人物、體育組織等非事件進行報道的具有趣味性和通俗性的軟新聞。

實際情況中,讀者習慣於在獲取“事件新聞”後基於心理滿足的需要,再開始“非事件新聞”的閱讀。由於已知賽果,所以讀者對“事件新聞”中信息基本失去閱讀吸引,主要需求則是瀏覽自己尚未知曉的賽事周邊新聞,即“非事件性新聞”。體育新聞網站基於此大量生產提供這樣的周邊新聞,以吸引讀者點擊閱讀。

從呈現方式上看,網絡新聞與報紙“標題+正文”一一對應的傳播模式不同,而是在網絡頁面上以“題目列表”方式滾動呈現——標題會出現兩次:第一次在新聞標題列表網頁,第二次在新聞正文網頁。在諸多新聞標題鏈接構成的首頁中,由於以超文本鏈接出現的標題與正文不在同一空間,成為新聞正文的“漂浮”的代指、讀者揣摩瞭解新聞主題的唯一窗口。基於此,諸多體育新聞網站往往誇大新聞標題,吸引新聞讀者,讀者有剛性閱讀需求的“非事件性新聞”成為“標題黨”重災區。題文不符、誇大其辭、弄虛作假造成了新聞失實,產生了誘發跟帖論戰的風險隱患。本文列舉的《KUN神之咆哮!曼城1.4億鋒群他老大 PK吧 范佩西!》就是故意誇大事實以求吸引眼球的典型網絡新聞。

第二,新聞敘事邏輯主觀性,導致新聞與事實存誤差。根據規定,體育、娛樂等領域卻可自行採編、報道,但卻在消息中大量摻入主觀性評論,擾亂新聞真實。

荷蘭著名新聞敘事學研究者凡·迪克認為,評論是新聞話語中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許多新聞撰稿人都贊成新聞事實與觀點不得混淆的職業道德,但評論範疇經常在新聞中出現,儘管有時是以簡潔的形式。”但在網絡體育新聞中,評論主觀性往往過於強烈,而又欠缺事實認證。

以《切爾西10年第一尊神! 穆帥三傑中就他穩居世界前三》為例,消息中帶有如此評論,“只有切赫,就算是在06年遭遇過頭部重傷差點喪命的情況下,依舊牢牢佔據著藍軍主力門將的位置。可以說,經過了10個賽季的摸爬滾打,切赫依舊保持著世界前三水準。”這是記者本人的觀點,而“切赫依舊保持世界前三水準”這樣的論點則是見仁見智,缺少事實支撐,新聞將其當作標題加以報道,屬於明顯的新聞失範,是新聞真實性的巨大利空因素。因瞭如此欠缺嚴肅態度的文本,跟帖評論空間圍繞是否“保持世界前三水準”展開了激烈論戰,隨著論戰升級,語言逐漸失控,一片喧譁。

三、失範的網絡體育新聞之不利影響

為何體育新聞跟帖評論空間如此喧譁?場域張力與新聞失範是主因

網絡體育新聞文本的失範是造成跟帖評論空間喧譁的關鍵因素。

儘管持“贊同”新聞觀點的讀者將其視作場域博弈的“信息資本”,然而失範的新聞文本卻不是“真信息資本”,只是導致跟帖評論喧譁的“定時炸彈”,對讀者媒介素養提升“百害無一利”。

第一,不利於讀者媒介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在理想狀態下,讀者的媒介信息處理能力包括獨立思考能力、核實報道能力、批判質疑能力、深度解讀能力。例如,某體育組織的支持者通常會對與這一體育組織有關的體育新聞持同向解讀,將體育新聞所傳播的信息視作是真實的,而不會去對新聞文本進行批判質疑、核實其真實性,這顯然無助於媒介素養的提升。

第二,易導致論戰言語激烈,人身攻擊及地域攻擊。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讀者懾於此而不再發表評論觀點,對他們的網絡空間互動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響。

網絡體育新聞文本失範傾向是導致跟帖評論空間喧譁的重要因素,對新聞生產者來說,無論是還是網站,他們在新聞生產時要堅持客觀、公正的新聞專業主義,轉變新聞生產方式,杜絕新聞失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消解跟帖評論空間的喧譁吵鬧,還網絡新聞一片有序、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