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四川自貢燊海井

自貢之所以享有“千年鹽都”的美譽,是因為它的井鹽開採歷史已有近兩千年,自東漢章帝時期這個地區開鑿出第一口鹽井,到這裡因鹽設鎮,因鹽設縣,因鹽設市,幾乎所有的建設歷程都跟鹽有關。集井鹽開採、加工和市場拓展於一體的自貢商人,卻用他們他們創造的工業文明,推動了一個城市的誕生。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自貢燊海井

燊海井是一座鹽井的名字,坐落在自貢市大安區

舊時鹽是朝廷嚴格控制的,那時施行綱鹽體制,所謂綱鹽體制,舊時鹽商經營的權利世代相傳,朝廷可以通過它實現對鹽流通過程和對鹽政商人的改造,使鹽商完全處於王朝管理體系,成為政府的鹽政工具。與江淮揚州靠海鹽富甲天下的鹽商相比,靠自己開採井鹽並進行加工和市場銷售的自貢鹽商卻像一個自產自銷的個體戶,在朝廷圈定的範圍內艱難地開拓市場,這種明顯的差異,顯示出揚州和自貢兩個城市在資源和政策方面截然不同的待遇。因政策向兩淮鹽業的傾斜,揚州鹽商富甲天下而自貢雖具有兩千年的鹽業歷史,並且從清代中葉以來一直是中國井鹽的生產中心,但是在當時的科技條件和政策限定下,井鹽經營者從鑿井取滷製鹽到鹽的外銷,可能獲取豐厚利潤也潛伏著血本無歸的危機,投資風險遠高於揚州鹽商。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黑井

當時的揚州,是憑藉官方頒發的“引岸”,也就是專營執照把海鹽源源不斷地銷往壟斷的區域,賺取著豐厚的利潤,自貢鹽商卻從一開始就受到資源和鹽業專營體制的雙重約束。客觀的講,自貢鹽商無論是實力還是名氣都遠遜於揚州鹽商,但是對自貢和揚州這兩個城市而言,他們的分量是相當的,因為鹽運發達,揚州鹽商在揚州創造了以消費帶動的空前的商業文明,而自貢鹽商創造出了獨特的工場手工業文明,更重要的是,他們直接推動了一個城市的誕生。“正是因為鹽業的興盛,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眾多城市遭遇淪陷噩運的危難時刻,自貢卻於1939年9月在分屬富順縣和榮縣的兩個鹽場基礎上直接建市,當時這個面積僅有160平方公里,人口不過22萬的小城市,業鹽人卻佔其中70%,這可以說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特例”。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inside of old salt mine and stairs

鹽井: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製鹽術

鹽井在歷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鹽田是“茶馬古道”上惟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鹽井的製鹽歷史傳說至少已有1500多年,至今仍完整保留著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製鹽術。雖然使用的是相同的滷水源,採用相同的加工技藝,可瀾滄江兩岸製成的鹽卻分別呈紅、白兩色,所含成分也不相同,也為鹽井塗抹上神秘的一筆。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黑井

黑井:因鹽而興 又因鹽而衰

因鹽而興,又因鹽而衰,千年鹽都黑井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古鎮。黑井位於雲南省祿豐縣,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它依山伴江,是個久封於龍川江河谷中已經差不多一個世紀的小鎮。

斗轉星移,滄桑變遷。“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獨家:獨家:海南儋州:洋浦古鹽田 見證日曬製鹽千年滄桑

海南洋浦千年古鹽田

距離海南儋州那大鎮大約60公里的地方是洋浦,那裡擁有著名的千年古鹽田。據說,1200多年前,一群鹽工從福建莆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來到了洋浦半島。他們發現此地高溫烈日,便改變“煮海為鹽”的傳統做法,開創了日曬製鹽的辦法。至今,仍有上千個石鹽槽遍佈在海灘,村裡尚有30多戶鹽工,每當夏秋之際,他們便在這片鹽田上演習古老的製鹽方法——耙泥翻曬,過濾滷水,再放進石槽中,經過一個下午暴曬,就可以收鹽了。

“千年鹽都”自貢,一座因鹽發展建設起來的城市!

重慶巫溪:正在消亡的古鹽都--寧廠古鎮

寧廠:最古老鹽都已衰敗

神農架西南邊緣的重慶巫溪縣,有一個寧廠古鎮,它曾經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鹽都。歷史上,縱橫川陝、川鄂數條古鹽道的鹽全部來自這裡。古鎮上,依然得見的,是已經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鹽泉。鹽泉曾經被視作珍寶,同時供養過3萬餘人;如今則被完全廢棄,連庇護它的房子都已經破敗不堪。鹽水依然在嘩嘩流淌,似乎在訴說著昔日的喧鬧與繁華。古鎮的衰敗是因為海鹽的大量內銷。直到民國初年,當地還有40餘隻木船、上百匹騾馬往來運輸。到上世紀80年代初,古鎮的井鹽徹底失去了競爭力,河運衰敗了,寧廠古鎮也走向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