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如果給人生畫一個曲線圖,李一諾的那根線飛揚得惹眼——前麥肯錫全球合夥人,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創新學校一土學校的聯合創始人,學校成立一年多了,吸引了不少媒體的報道……以及,她還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從商業到慈善,再跨界到教育,這就罷了,她居然還能兼顧家庭。憑什麼她能同時做這麼多?這是她最常被問到的。

蛻變是一個過程,她也是從“繭”開始的。

此前,她是順風順水的學霸模式,從山東保送進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又一路成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她是優等生,直到開啟真正的選擇:察覺自己對科研之外的真實世界的巨大好奇,博士畢業後入職了麥肯錫。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少數裔、毫無商科背景,比起跟她一起入職的MBA畢業生們,28歲的她,突然從一個聰明能幹的學霸成了啥都不行的邊緣人。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開會躲在一角,發言畏畏縮縮,別人講的聽不懂,每日擔心自己會被炒掉,自信全線垮塌。這樣的低谷一直持續到半年後,她做的一個數據模型獲得當時麥肯錫的一位全球副董事的當面誇獎。

來自他人的認可,成了她建立自信的開始,也是她在麥肯錫的重要轉折點。她開始領略做諮詢與做科研的相似之處: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看到核心問題在哪兒。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繭”一點一點的破開,她也在2011年成為麥肯錫的全球合夥人。她告別了6年前那個藏得嚴嚴實實的自己。

但成功的人似乎永遠不會選擇呆在安全地帶。2015年,李一諾從麥肯錫跳到了蓋茨基金會,薪資降低2/3。在同行看來,這無異於一場“職業自殺”。但李一諾知道,自己追求的不是錢,也並不甘心只解決商業上的問題。她渴望參與解決更大的社會問題。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第一次見比爾·蓋茨,與他長達兩個小時的對談中,蓋茨說的一句話格外打動李一諾——他開始關注生意以外的事情之後,發現在解決全球維度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存在的空白是巨大的。

三年來,可以說她的成績斐然:基金會北京辦事處的核心預算漲了四倍,開始了支持中國扶貧,支持中國藥監局改革,中國農業經驗支持非洲發展等新的大項目,還有更多西雅圖的項目團隊將中國納入自己的核心戰略,希望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來實現全球項目目標。更有意思的是,Get Smart on China系列出現了跟風版,比如,印度辦事處搞了一個Insight India。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可以說,李一諾的人生如同開掛般直上雲霄,而“感恩”二字,也和那些財富名望一樣,一直伴隨著李一諾。

而最感激的,還是她的母親李蓮娜。母親是她的role model(榜樣),從價值觀到思維方式,母親對她影響最大。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母親是個女強人,40歲不到就在3000多人的化工廠做總工程師,副廠長,也是那裡第一個女總工程師。有理想,有擔當,這是母親對她最大的影響。

李一諾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化工廠出事故大爆炸。聽我媽同事說,所有人都往外跑,唯有我媽朝著爆炸現場往裡跑。我後來問我媽,你不怕死麼?我媽說,那時候就一個想法, 我是搞技術的,出了這麼大事故,我不去看誰去看?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母親38歲時和父親離了婚,但她從未看到媽媽真正低落過,而是記得,媽媽最愛掛在嘴邊的話是,都已經這樣了,想辦法唄。母親這種對待失敗的態度,也是李一諾後來心理強大的一塊基石。

「名人家風錄」女強人李一諾,職場戰鬥中的超人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