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和韵“余北”——我的故乡

(一)和韵余北

党建引领乡村美丽、乡村振兴——“和韵余北”,正在向“村美民富”的明确目标砥砺前行!余北是龙港平等社区东南片区的一个村,平仙公路(平等至仙居)贯穿其中,接壤灵海大道。全村四百多户,人口近两千,经济产业以“余家粉干”闻名遐迩,畅销国内外。作为苍南县县级党建示范点,余北村在余作佑书记的带领下,现已建有党建公园、滨水文化长廊,再经民宅立面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余北村居民中心内,设有党群连心室即余北村驻村干部——周宗谦工作室、党员活动室等,相信只要党群连心、党员连心,就能携手打造一个平安、文明、生态、文化、和谐、韵致的新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二)余氏宗祠

余家墓姓氏多为余姓,另有陈、金等姓氏。余家墓是温州地区余姓人口聚居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根据当地村史资料得知,余家墓余姓始迁祖为余珠公,于明嘉靖年间(至今460年左右),由闽安溪县搬迁至此。余氏宗祠,座落于桥头古榕树之东首200米处,可考者于清光绪八年(1882)重建,1958年修建,并于1988年再次重建。

余姓起源说法颇多,但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即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由余,周携王姬余臣之孙。出生于春秋时天水一带。由余的祖先原居当时的晋地,因避乱迁入西戎。传至由余,在西戎为官,世居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成为为新安大族。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嬴任好贤德大度,遂留在秦国为臣。由余在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征伐西戎之计。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计,率军先攻占北地郡和陇西地区,割裂了西戎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之后逐个击破,灭西戎十四国,拓地千里,使秦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赐封其为秦国上卿(即宰相)。由余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余氏,一部分称由氏。由、余二氏同宗同源,史称余氏正宗,读音作yú(ㄩˊ)。

走进:龙港“余北”

(三)七字河

余北四面环水,在余北长大的我,伴随着我欢乐童年的当属门前的那条中心河,也叫七字河。微风拂过,波光粼粼。虽不能说是清澈见底,但可以饮用,那时候我们喝的是“河水”,因为那时还没有“自来水”,扁担水桶挑水也是清晨里一道乡村生活风景线。暑假到了,小伙伴们自然相约到河里游泳,还自发的进行“游泳比赛”,看看谁先游到河对面,余家墓中心河不算宽,大概二三十米,不过游几个来回,也是挺吃力的。

做足“河的文章”

在这条河,我们摸过石头洞里或是河埠头石头下的河螺,河底泥土里的河蚌,钓过小鲫鱼,抓过小黄鳝,当然也不时的误抓了小蛇,那时候河面的荷花很多,我们游泳时候还经常潜水在荷花下面。在河岸边,“打水漂比赛”正是我们经常玩耍的游戏。拾起河边的小碎瓦片,弯腰甩手削向水面,水面随之被劈出一个个涟漪。而在过年的时候,会有人时常把点燃的大鞭炮扔向河中,河面忽地被炸开了一个大漩涡。

河上的桥

虽然河上的桥构造相当简单,但桥的用处不仅仅在于连接村里河两岸人们的通行,而在夏天午后,会游泳的孩子们就喜欢站在桥的中间勇敢地跳下去潜水,河面顿时水花四溅。而在夏天的晚上,中老年人在繁忙一天的劳作后,喜欢蹲在或是平坐在桥面中央乘凉,闲聊,虽有蚊子叮咬,但丝毫没有打扰人们谈天说地的兴致。

河埠头

中心河的河埠头一般是单伸单入式或单伸双入式,就是沿岸的一边或两边做成一级一级的石阶伸入水面,向河中央水面的一侧面则呈直角切入水中。每当清晨,河埠头便是成了妇女们的天下,洗涤声,调侃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她们一边搓洗着衣服,一边拉着家常,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每每到了端午节时,就常有别村龙舟划过,经过竞渡几个回合之后,后头就跟着一条小船来停靠在河埠头,而本村人就把准备好的棉被毛毯,好点的当时有洗衣机电视机之类的东西送于各自的亲戚。

走进:龙港“余北”

(四)彭处桥

虽然“彭处桥”因年代久远而取名缘由无法考究,但与余北村书记余作佑交谈中得知,余北村很早以前曾有彭姓人家在此居住过,因而从中之关联可推测一二。彭处桥是一座石梁桥,桥墩3根方形条石排柱式并列构成,桥洞5孔,桥面由5节连接,每节纵向铺上三条青石板。余北村目前共有6座桥梁,而彭处桥是仅存的一座石板桥,其余5座则早已重修为水泥桥了。

走进:龙港“余北”

(五)余家墓小学

余家墓小学,1936年(民国25年)由余慕落创办,校址在余北村。时设3个班级,学生92人,教职工4人。不久后改为宜东小学,说起“宜东小学”,也许很多人不曾听说,但它是我的母校,是龙港平等社区“余家墓小学”的前身。因为余家墓地处当时苍南宜山区的东部,因而取名“宜东小学”,它坐落在平等余北村。

我8岁那年启蒙,开学是在9月1日,而启蒙酒一般都在开学前几天办的。记得办启蒙酒那天,外公外婆挑着好几担要分的东西来我家,在中午酒宴开席之前,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去隔壁邻居挨家挨户分东西,什么状元糕啦,红鸡蛋之类的。酒宴开始,大舅舅坐在上桌头位,而我就坐在了舅舅旁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向我爸妈敬酒,祝愿我今后能够金榜提名,高中状元。

开学前一天,是买书的日子,学费很便宜,只有7块钱,发新书啦,妈妈就帮我用早已准备好了的报纸包书皮,以珍惜爱护学习课本,就两本书---语文和数学。开学啦,妈妈就把几根葱夹在了我的语文书中间,以祈愿我能够学习聪明。我就背起外婆给我买的军绿色书包,开心地跟着大哥哥姐姐们上学去了。

穿过售卖“五一”“大前门”“上游”香烟、糕点用纸蓬细红绳包扎的小卖部,在学校前门台的石牌坊上,我看到了“宜东小学”四个大字,其实也就一排破旧的低矮平房,中间有个“戏台”,是我们男生们课间玩“斗脚”游戏首选之地。四周设有十个教室的前面有个下雨天满是泥泞的操场,是女生们课间跳皮筋的地方。而在雨天上课下课我们就是沿着旁边隔间垫着石块的小路回到各自的班级。但它就是我的启蒙之地,是我学习知识的摇篮,是我从一笔一画练习横、竖、撇、捺、折的母校。

“aoeiuv”“人口手上中下”“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姐姐的胆子真大,敢从天上跳下,蓝天上花儿朵朵,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也曾获得“积极分子”,获评过“三好学生”,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毛巾,香皂,热水瓶,杯子,瓷碗,印象最深的是这个瓷碗,我家用这个瓷碗大概用了将近20年,挺牢固的。

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六)“底头岸”情怀

我的老家正是处于余北村“底头岸”片区,儿时生活,幸福童年在此渡过。晒谷场上,农忙时节我帮助过父母干活;晚上邻居有彩色电视机的也搬出来播放“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特别喜欢“一休哥”“恐龙特急克塞号”;很是期待有人家办喜事,放映露天电影“少林寺”“南拳王”“上甘岭”;也经常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若是要玩“公安抓特务”游戏,大家就会跑去屋后捣过鸟窝小树林或是西北首知了蝉鸣的竹林处。

邻居家篱笆园的蔬菜瓜果,我也曾经偷吃过。丝瓜藤边捕捉荧火虫,乐此不疲。现已被填平,怀念邻居门前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那个家家户户养猪养鸡纺布纺纱自食其力的年代,勉强温饱的日子,门前桑椹成熟时可一解嘴馋。酱油猪油拌饭,麦乳精泡饭成了最爱。盼望有人家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可以有糖金杏吃,从新娘子那分得花生甘蔗桔子,至今回味无穷。

走进:龙港“余北”

(七)古榕树

家乡的古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树龄已有一两百年。炎夏遮荫,树下长方形石板凳,俨然是农人们田间作业归来休憩的“宝座”“凉床”。夜幕降临,有说“水浒”“三国演义”的,有谈春种秋收的,也有道哪家孩子出息了当官发财的。总之反正村子里大小事儿,这是就是一个传播最快的“宣传阵地”。

对于我这些小孩子而言,这棵古榕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大树干上供奉着的一神龛,香火氤氲,虔诚的村民一直敬重神威的存在。祈求平安应是人之诉求,而信仰文化也得以代代传承。

走进:龙港“余北”

(八)四圣庙

余家墓四圣庙,位于余北村即中心桥东北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主祀“林泗爷”的庙宇。

林泗爷,谱名林昉,民间又称“林四爷”、“林泗大帝”、“协天大帝”,是我市民间颇有名气的商业保护神。林泗爷生于南宋淳祐年间,距今约有八百年的历史,原平阳二十一都浦源(今龙港新城社区新桥)人。

《林泗爷吃猪头的传说》。据舥艚新桥林泗后裔林洪很记录:某日,林泗爷晓得有三个渔民挑着三牲祭礼,要去舥艚三圣庙还愿。林泗爷便在大路边自家的园地里一边干活,一边等候。不一会,这三个渔民挑着一担牲礼过来了。林泗爷等他们走近,便上去问道:“老大,你们三人挑什么东西?到哪儿去?”其中一人答道:“我们挑三牲祭品,到舥艚三圣庙还愿,再祈求神灵保佑我们今年捕鱼大丰收。”林泗爷说:“嗨,不要去求他们了,这个庙的神灵已经不在那儿了,求他们也无用。如果你们把三牲祭品给我吃了,我保证你们出海鱼虾满舱。”

三个渔民不相信,就挑起担子管自己走。林泗爷见他们要走,上前抓起箩筐里的猪头就咬,并说我只吃一只猪耳朵就够,其余的你们挑回去大家分着吃。三个渔民见状很生气,但又无奈。之后,他们想想这猪耳朵都被他吃了,总不能把少了一只耳朵的猪头挑去祭神吧,只好挑着三牲祭品回家。

半夜时分,三个渔民也跟其他渔民一样,出海捕鱼去了。说来也怪,别人捕不到鱼,他们却满载而归。回家以后,他们三人说开了,才想起昨天那个吃猪头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打开昨天挑回的箩筐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被咬去一只耳朵的猪头,现在又变得完好无损了。于是他们晓得林泗爷一定不是凡人。从此以后,给林泗爷送猪头吃的人就越来越多。林泗爷成了活神仙。林泗爷仙逝之后,不少人到他灵前许愿。一些做生意的发了大财后,就用全猪来祭祀他,并逐渐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风俗。

走进:龙港“余北”

(九)太阴宫

余家墓太阴宫,位于四圣庙西侧,所供奉的太阴圣母即为陈靖姑。陈靖姑俗名陈十四娘,相传她为唐代人,原名“陈靖姑”,生于福建省古田县的临水乡,故又称“临水夫人”。其他尊称亦甚多,如大奶夫人、 陈夫人、陈太后、顺懿夫人、顺天圣母、天仙圣母、南台助国夫人、注生娘娘等。福建民间常以奶娘、娘奶代称,浙南民间则称“陈十四娘娘”为多。

和民间奉的其他神一样,陈靖姑也具有传奇色彩,据传:观音与天庭斗法所生两根白发下界化为雌雄南蛇为害人间,而后手指上渗出三滴血化为红雨下界化为陈家陈十四。陈家世习茅山法,百姓恳请陈教义出山收伏蛇妖,陈因患病难以成行,遣二子法通、法青降蛇,法通被蛇公吞食,法青幸免逃归。南极仙翁荐陈十四至闾山学法,三年后学成归来,陈靖姑手持闾山镇山牛角,经过多次斗战,终于除灭了蛇妖。期间由于偷吹闾山镇山牛角令地动山摇,降雨解灾又斩杀雷神,多次触犯“天条”,廿四岁阳寿便终。

太阴圣母因为善于“医病、除妖、扶危、解厄、救产、保胎、送子、决疑”,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圣迹远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许多地方,各地均立庙奉祀。

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十)悠悠"粉干"情

"余家"粉干作为余家墓(现分成余南和余北两村)的祖传行业,相传始产于明代,历史悠久,在浙南闽北一带久负盛名。祖辈制作粉干时所使用的砻、踏碓、绞车、浆磨、笼格、竹练、浆篮、洗桶、项撑等,这些传统工具即便在余家墓如今也是难觅踪影。

儿时记忆的粉干制作,已是半手工半机器化时代。首先要浸泡大米,经磨粉机磨成米浆,把米浆倒入长型粗布袋后,经千斤顶压榨机几个小时的压干,被压成均匀的粉状后,再用磨机把米粉搅拌成圆柱形或是长方块形,装入炊笼,放到锅上蒸熟。

接下来是用特制的模具粉镜,把煮熟的米粉压出细长的粉干。之后,再用炊笼把出来的粉丝呈盘状放好,再放回锅上。经过个把小时等粉干再次出锅,就已经熟了,这时就需要在毛竹帘上进心手工制作粉丝,而后露天晾晒了。

简单概括就是:碾米、淘米、浸泡、水磨、压粉、出丝、晒干。直至目前粉干厂机器生产粉丝,程序基本不变,在变的是先进设备已经今非昔比。产量也从原先日产几十斤到现在可达几千斤,于是遍布了大小商超以及点心店,而酒店排档的炒粉干,也是很多人喜欢的美味特色小吃。

小时候,余家墓可谓是挨家挨户进行粉干加工,村民家家户户都摆起木架制作、晾晒粉干,村里甚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只要天气好,在秋收后的田野里,在小河边到处都能看到村民晾晒粉干的身影。而一般是母亲在家手工制作粉干,而父亲在外跑销路,一天下来,利润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

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家就开始制作粉干了。我跟别家孩子一样,一到放学回家,就帮助大人制作粉干。制作粉干可不是件省心的事,我们每天凌晨一两点钟就起床开始干活,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一天活干下来,经常累得腰酸背痛腿发软。每天早起就是把各种准备工作先做好,让中午最强烈的阳光和自然风把粉干晒干,在太阳落山之前把粉干收好。

岁月悠悠,遥想经常在睡梦中被父母叫醒的童年,忙里偷闲,总在冬日凌晨炉灶前的稻草堆里取暖,抑或躺在夏日竹床上观看满天星斗。放学归来,立马放下书包,抓起箩盖上一束束咫尺之长的粉丝,用两根筷子不停地在竹帘上比划舞动,饿时就地切一把粉丝团,加上一根腌萝卜,算是填饱肚腩。不可复制的生活点滴,再也回不去的成长,今后不管人生何处,对于粉干这份特殊之情,我会铭记于心。

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走进:龙港“余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