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聯合併已下達禁談令!

上一輪運營商重組文件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委是工信部,而據一位來自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人士傳出信息:對於單位所有人,因涉及政策制定,目前關係到兩大運營商合併以及5G的消息均不能對外談論。按照以前幾次合併的經驗,消息進入封鎖期間,這意味著合併以及5G的發牌時間已經快了!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 中國3G| @中國好4G |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一、中國電信業大致經過三輪大規模重組

1993年底,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2000年,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成立。

除此三家,2000年前後的電信運營商有4家公司,分別是中國衛通、中國網通、中國吉通、中國鐵通,經過第一輪重組,當時形成了7家公司鼎力的產業格局。

第二輪重組發生在2002年前後,中國電信南北分拆,7家公司中的小網通、吉通合併成為中國網通,變成了由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衛通、中國網通、中國鐵通形成的6家公司鼎力的格局。

最近的一輪重組發生在2004至2008年間。200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成立,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合併為新的中國聯通,同時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動。由此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三足鼎立格局。

2009年,工信部向三家企業分別發放了3G牌照,在2013年底發放了4G牌照TD-LTE,三大運營商公司進入4G時代。

閱讀要點,最近一次重組的時間點是2008年。三次重組時間週期大致10年一輪迴。

二 、通信行業已經並不能按照既定時間發牌了

三大運營商發佈的5G計劃來看,將在2019至2020年間實現商用或試商用。但近期一系列大事正在電信業密集發生,或將再提前。

除了5G頻譜劃分的初步方案已經明確;資本市場上,建立基站租用給三大運營商為主要模式的中國鐵塔不久前在香港IPO;業內出現了以中國電信總經理調任到中國郵政、中國聯通總經理調任到中國通用技術為主的一系列高層更迭等信息外,還有一信息值得關注,那就是聯通集團減資。

A股上市公司中國醫藥(600056)、中信國安(000839)雙雙披露了擬減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通集團)股權的公告。

聯通集團並非上市公司,這裡的減資有點類似於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在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中,聯通的確是個“異類”,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集團與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均為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唯獨聯通集團的股東中,除了國務院國資委,還有11家小股東,11家小股東合計持股1.56%。

聯通集團20餘年的歷史中,實際上已經歷了多次減資。最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這次減資前,國家股佔聯通集團80.02%股份,14家法人股東合計佔19.98%。這次減資中,有12家股東進行了減資;減資後,國家股的股比提高到84.13%,14家法人股東的總股比由19.98%下降到15.87%。雖然,當前只有兩家A股公司公告減資事項,但預計11家少數股東均將全部減資退出,聯通集團變更為國資委100%持股。

站在當前的時間點看聯通集團的減資舉動,只會讓人感嘆歷史驚人的相似。與2007年的減資一樣,聯通集團的本次減資的時間點也極度敏感:

一是,2007年處在3G牌照發放前夕,如今減資又站在了5G牌照發放前的岔路口。

二是,2007年正是上一輪電信業重組前的關鍵期,聯通集團本次減資之際,電信、聯通合併的傳聞已發酵了數日,就連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也親自出面回應此傳聞。

三、系列信息預判發放給運營商的5G牌照將提前到今年底或明年初。

在當前中美貿易戰及國內經濟承壓的背景下,我國會加快5G商用速度。

看看國內,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5億部,同比下降17.0%。進入2017年之後,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持續下行且無回暖跡象。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很顯然,目前行業的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更高的速率無法帶來更大的利潤。從目前的趨勢看,5G的投資很難變成利潤——2G是語音經營,3G和4G是流量經營;流量經營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5G賺錢模式需重新考慮。

2008年的黃金時期不再。電信行業從以往高薪高福利、風光無限的“金飯碗”,變成如今擺攤賣卡、KPI重壓、加班熬夜、收入低待遇差的“泥飯碗”,不過五六年光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現在已經陷入了一個“高成本,低收入”的怪圈,因為,傳統運營商像修路的人,路修得越寬,互聯網能在上面做得事情越多,運營商修路的成本投入在增加,但反而人們都去用微信和QQ了。

在看國外,全球運營商大裁員:今年英國電信裁員1.3萬人,德國電信裁員1萬人,意大利電信裁員4500人,澳大利亞電信裁員8000人,美國“移動”Verizon裁減4.4萬員工和轉移2500名員工,該人數約佔員工總數的30%以上。5G商用需要大量成本投資,而人口紅利消失、用戶增長緩慢、互聯網衝擊猛烈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全球共同形勢,開源已經無計可施只能節流了!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5G將重新定義所有的產業結構,還具有國家間競爭的一面,因此中國加速上馬5G沒有退路。

要知道,5G將推動射頻基站和智能終端增長,尤其是更復雜的5G基站。基站指的是與手機等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當下中國基站設施總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據三大運營商2018年上半年H股財報,上半年共新建了28萬套4G網絡基站,據估算,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平均每天有1530套4G基站建設中。

相比上一代通信技術,5G基站建設成本更高,資本支出要高於 4G基站投入的1.2-1.5倍。這種更為複雜的基站意味著需要更多被動元器件。

而需要從外商進口的包括基站天線、RRU核心器件、PLL和高速ADC/DAC芯片、濾波器芯片、基站側模擬芯片以及光網絡設備中40G/100G等中高端光交換和光復用芯片。

其中,基站側模擬芯片主要以從美商進口為主,BBU核心器件為高速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ASIC(專用集成電路),主要供應商有賽靈思、Intel。其他大部分依賴美國的是光網絡設備中40G/100G等中高端光交換和光復用芯片,主要以博通(Broadcom)為主。

當前,貿易戰的背景下,進口風險提升,國家層面要求加速佈局5G,5G的部分關鍵技術國內沒有掌握。若整合是電信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那麼貿易戰則倒逼行業加速重組,從國家層面考慮,或許會整合電信和聯通以求壯大整體投資實力。貿易戰加劇進口風險,或許需要整合企業來加大研發力度。

在此背景下,如果聯通和電信不合並就發放5G牌照,結果就是兩家運營商被拖累,加速了通信運營行業的衰落,不但不會讓中國的5G領先世界,反而會因為惡性競爭讓運營商們力不從心,揹負沉重的包袱,而導致後續發展乏力。5G沒有成熟的先例,是要不斷的研發投入,要承受各種不確定性風險,是要靠錢砸出來的,在資費剛性下降已經跌破底褲的情況下,運營商還能拿什麼來奉獻給你?

目前發牌時間再次提前或許只等待一個條件:2.6GHz和4.9GHz產業鏈滯後的得到緩解。

最近,禁言令已經下達,這段時間關於5G發牌和合並的消息已經沒有了,按照經驗,在發佈消息前都會封鎖消息,現在沒有消息就意味著離發佈消息不遠了!

以 草 根 記 錄 通 信 時 代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作者@中國好4G :資深分析師|特約撰稿人|新媒體專欄作者|手機評測專家

環球通信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微信公號:china_3g(資深粉友可加私人微信:zghao4g)

回覆 “目錄”查文章編號,回覆相應數字看對應文章

新浪百萬名博@中國好4G,堅持做有態度的原創訂閱號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电联合并已下达禁谈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