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二戰走向:德軍有240萬兵力,爲何還會敗給蘇聯?

改變二戰走向:德軍有240萬兵力,為何還會敗給蘇聯?

說起世界大戰,想必每個人想到的都是世界第一次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這個動盪的世界也是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的勝利而慢慢的回覆平靜和平,引起這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想必很多人也知道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很多歐洲國家抓住了這個機會發展自己國家的實力,等國家有錢了人民生活基本上富裕了,他們就開始計劃著擴張自己的淨土,殖民地,於是國家與國家的之間的戰爭就開始了,說起來世界第二次大戰,主戰場就是當時的兩個大國德國和蘇聯!

改變二戰走向:德軍有240萬兵力,為何還會敗給蘇聯?

而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是由德國先發起的,但是最後的戰士國卻師當時的啊世界第一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蘇聯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完全勝利之後,世界第二次大戰就宣告結束了!那麼作為發動者的德國,就是如何從強國轉變為落實國呢!想要有更多更深入瞭解的同學,請往下面看!

改變二戰走向:德軍有240萬兵力,為何還會敗給蘇聯?

在這次輸的戰爭中兩個國家命運的轉折點是當時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在這場戰爭之後,德國有進攻變為防守而蘇聯則為防禦變為主攻,在蘇德戰役初期可以說德國軍隊的士氣是非常高漲的,當時德軍有閃擊戰的形式迅速打入蘇聯,走到攻擊的蘇聯人民迅速站起來反抗,大家都知道在當時蘇聯作為第一社會主義大國無論是軍事還是土地,人民上都佔有絕對的優勢,這也是德軍攻佔蘇聯的原因吧!那麼大林格勒戰役在這次世界大戰中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改變二戰走向:德軍有240萬兵力,為何還會敗給蘇聯?

這場戰爭取1942年7月份,是由德國發起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德國共投入了150萬軍隊,來進攻大林格勒,他們想通過大林格勒最終進攻莫斯科,來一步步的逐漸蘇聯,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在這次戰爭中蘇聯人民的抗爭精神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在這次戰役中蘇聯也一共投入了五個集團的軍隊與其對抗,而且更重要的是蘇聯的人民和軍隊相當的團結,這場戰爭從當年的9月13號一直持續到次年2月,知道德軍元帥保盧斯投降才正式結束,就是這是戰爭造就蘇聯著名的天王星作戰計劃!而且從此次戰爭以後蘇聯軍,正式獲得了此次戰爭的主動權!

改變二戰走向:德軍有240萬兵力,為何還會敗給蘇聯?

我真正常德國群裡大姐的一次戰爭還是那場著名的坦克大決戰——摩爾斯克會戰,這次戰爭爆發於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不久,其1943年7月,當時德國軍隊為了改變,當時被動的局面決定發起這次戰役,據當時的資料統計在這次戰役中德國和蘇聯共發動坦克1200餘輛,德軍更是出動了90萬人的軍隊,但是最終也沒有改變被動的局面,在這場戰役中,是以失敗收場,蘇聯在這次戰役中共監護德軍50萬人,而經過了這次戰役德軍的軍事地理大為衰減,而蘇聯則是憑藉這兩次戰役獲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完全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