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們大撤離!霍爾果斯公司註銷,報紙版面都不夠用……

據證券時報、經濟日報等

霍爾果斯,這個聽名字就很遙遠的地方,曾經是“避稅天堂”。如今,這裡迎來了一眾公司的“逃離”。

據媒體報道,自6月份以來,有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註銷,其中包括徐靜蕾、馮小剛等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

有分析指出,政策紅利的消失、陰陽合同的發酵、行業制度的規範管理等因素的集中爆發,正讓明星資本紛紛撤出這個曾經的“避稅天堂”。


馮小剛們大撤離!霍爾果斯公司註銷,報紙版面都不夠用……


申請註銷的公司太多

報紙版面都不夠用了

曾經,有超過1600多家傳媒公司在霍爾果斯註冊,背後包括了國內至少30位主流明星。

但是,近來隨著政策收緊,范冰冰事件曝出,近兩月來霍爾果斯迎來了一波註銷狂潮。

據不完全統計,自6月份以來,已有百餘家在霍爾果斯註冊的影視公司發佈了申請註銷的公告。僅在8月28日一天,就有25家公司宣佈註銷。因為近兩個月以來申請註銷的公司實在太多,《伊犁日報》的版面都快不夠用了,僅8月28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註銷公告”。

馮小剛們大撤離!霍爾果斯公司註銷,報紙版面都不夠用……

資本退場的背後,或是諸多明星藝人的戰略性撤退。

記者查閱今年下半年的《伊犁日報》發現,早在7月20日,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就刊發註銷公告,稱“公司將採取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請註銷”。

天眼查平臺信息顯示,霍爾果斯美拉文化為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後者由馮小剛及華誼兄弟以3:7的出資比例共同成立。公開信息顯示,霍爾果斯美拉文化的最終受益人為馮小剛、王中軍及馬雲。

記者在天眼查平臺注意到,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在2016年、2017年的年度報告中,均選擇不公示從業人數及資產總額等信息,同時,從社保信息來看,顯示均為“0人”。

此外,在今年8月2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霍爾果斯口岸工商分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事實上,馮小剛也絕不是這場“大撤退”中的個例,結合公告內容及天眼查平臺信息來看,自6月份以來,霍爾果斯春暖花開影業、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霍爾果斯星禾影業、霍爾果斯大樂影視傳媒等公司紛紛宣佈註銷、成立清算組,而其背後分別與徐靜蕾;趙文卓、張丹露;任重;許晴、陳建斌、蔣勤勤等明星脫不開干係。

明星們為什麼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就是避免惹火燒身,及時註銷掉可能有稅務被查風險的空殼公司。

霍爾果斯為何曾

吸引眾多影視公司?

霍爾果斯,是新疆西北端與哈薩克斯坦隔河相望的一座小城,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在哈薩克語中,霍爾果斯意為“財富積累的地方”,在蒙古語中,霍爾果斯意為“駱駝經過的地方”。如果從三四千公里外的北上廣出發,至少要轉兩次不同的交通工具、花上一個白天才能抵達,時差近三小時。

而很多人對於霍爾果斯的認識,其實是來自於看電影時的出品公司字幕——近幾年,依仗免收前五年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霍爾果斯吸引了近萬家企業,其中不少是影視傳媒類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霍爾果斯被確立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隨後針對部分企業出臺了“5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的政策。此後幾年又陸續出現了“增值稅獎勵”政策、“5年免稅5年減半”政策、“以獎代免”方式。

在此背景下,2015年起,霍爾果斯迎來了企業的扎堆湧入。2018年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霍爾果斯市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為22615戶,註冊資本302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7.7%、202.5%。

正是由於這樣的利好,明星公司、主流的電影公司中超過一半也曾在霍爾果斯註冊了公司。比如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數據顯示,僅光線傳媒一家公司,就直接、間接地在霍爾果斯註冊了七家公司。從2011年至今,影視文化類企業在霍爾果斯註冊的公司有1600多家。

馮小剛們大撤離!霍爾果斯公司註銷,報紙版面都不夠用……


不過,大量在霍爾果斯註冊的公司基本都是“空殼”,並沒有員工真的去當地辦公。

專家:註銷狂潮來得太早

謹防稅收優惠變成惡性競爭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樊勇表示,從財政收入來講,優惠政策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有吸引力,“政府招商引資不僅僅是為了稅收,所以它寧願損失自己的稅收收入,有其他的(增收渠道),比方說這個產業的品牌效應,包括GDP,包括帶動房地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認為,影視公司能否給當地的社會、經濟、就業帶來變化,關鍵要看它帶來的文化產業能否紮實落地,“影視公司是文化產業,它注重的是無形資產。文化產業經濟效益比較好,若按照一定比例稅收返還給當地,肯定給當地帶來各方面的好處。關鍵是它的行為能不能落地,能不能對當地起到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

“如果產業能紮實落地,帶動當地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即便稅收優惠政策取消導致部分企業撤資,也會有其他企業接盤。但顯然,如今的註銷狂潮來得太早了。”劉瑞說。

馮小剛們大撤離!霍爾果斯公司註銷,報紙版面都不夠用……


為了招商引資,一些地方把稅收優惠作為重要手段,製造“稅收窪地”。然而,地方並沒有稅收政策制定的權限,於是就通過財政補貼、返點等形式實現。樊勇告訴記者,非法定框架下的製造稅收窪地實則是不公平競爭,“這對整個經濟是沒有好處的。對當地來說,可能短期造成一些表面的GDP或者其它的數字有一些增長,但長期事實上沒有好處的。而且這也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對國家政策的統一性造成了破壞,是國家稅收的損失。”

據瞭解,目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較多,主要包括區域性政策,行業性政策、企業規模性政策、所有制性政策四大類。其中,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已出臺約50項,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省區市。

劉瑞指出,稅收優惠政策要發揮應有作用,需制定補充性規定,堵住執行中的漏洞,“我認為將來需要有一些補充性規定,比如註冊後就必須要到位一定數額的資金,而且要對資金到位後的存留年限加以限制,這樣對當地經濟才可能產生實質性影響。另外,企業在當地投資必須要增加就業。若只是空轉,沒有任何投資行為,也就沒有實質性的就業,這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效果甚微。同時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在發展中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規範,逐步走向健康、有序的軌道。”

樊勇認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也應加強自律,不搞惡性競爭,摸清自身優勢發展經濟,“各地政府要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政策來執行,政府的自律主要是政府之間要加大督查的力度。當地政府還是要更多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來吸引企業投資,比如放管服或者改善營商環境,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企業。”

【新聞+】

馮小剛們大撤離!霍爾果斯公司註銷,報紙版面都不夠用……

影視行業稅收監管正逐步收緊

有業內人士表示,霍爾果斯註冊成本低、稅收回報高,是企業蜂擁而至的動力,但與之相伴的,則是註冊審查不嚴及監管不規範,導致空殼公司頗為常見,一址多照、逃稅漏稅等亂象頻發。

昔日的“避稅天堂”,在今年迎來冷卻的原因,或是出於監管的逐步收緊。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年初,霍爾果斯開始加強對註冊企業的地址要求,按照“一址一照”,清理同一地址註冊多家公司的情況。這意味著公司要有實際經營地址,且需根據業務量大小,匹配相應數量的工作人員。

4月份,霍爾果斯國家稅務局下發公告稱,要求霍爾果斯2017年度公司企業利潤佔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以上的企業進行稅務自查,此舉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稅收政策的不斷調整,影視行業正逐步進入稅收嚴查階段,霍爾果斯顯然也不是“法外之地”。甚至此前已有消息稱,近幾個月,在霍爾果斯註冊的公司開具發票的難度頗高,稅收優惠所帶來的吸引力正逐漸減弱。

事實上,不僅是霍爾果斯,包括江蘇無錫、浙江東陽等地,此前均對文化產業有扶持政策,眼下也將迎來進一步的規範調整。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10月10日起,各地稅務機關通知本地區的影視製作公司、經紀公司、演藝公司、明星工作室等企業及影視行業高收入從業人員,對2016年以來的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自查自糾。

通知顯示,全部工作將在2019年7月底前結束,分為自查自糾、督促糾正、重點檢查、總結完善等步驟。凡在2018年12月底前認真自查自糾、主動補繳稅款的,免予行政處罰,不予罰款。同時,在納稅人自查自糾過程中,不開展入戶檢查。

而在重點檢查階段,稅務機關將對個別拒不糾正的影視行業企業及從業人員開展重點檢查,依法嚴肅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