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武悼天王冉閔,真的能稱得上是民族大英雄嗎?

近年來,網絡上越來越多的人將武悼天王冉閔稱為民族英雄,稱其為拯救了漢民族的“千古一帝”,一篇洋洋灑灑的“殺胡令”拯救了面臨滅亡的漢族,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反抗異族入侵的典範。既然冉閔是民族英雄,那為何在他之後的1600多年的歷史中不被歷朝歷代史學家所承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真正的冉閔和他的“殺胡令”

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武悼天王冉閔,真的能稱得上是民族大英雄嗎?

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他的父親冉良在十二歲的時候被後趙明帝石勒俘虜兵讓自己的兒子石虎收為養子,當是石虎也才十九歲,稱一個大自己七歲的人為義父,也真是一個奇觀了。冉閔幼年時候機敏果斷,很受石虎的喜愛,如同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對待他。冉閔作戰英勇,率兵侵犯東晉的荊州和揚州,殺死了晉將蔡懷。

石虎死後,兒子石尊當上皇帝,忽悠侄子冉閔許諾讓他當太子,不久立自己兒子石衍為太子並想殺死權利和戰功很大的冉閔,幸虧石尊的弟弟石鑑告密,冉閔先下手為強,殺死了石尊,擁戴石鑑當了皇帝。石鑑當上皇帝之後,想到冉閔功高震主,又多次派人暗殺冉閔,冉閔都幸運的躲過了,並囚禁了石鑑。

冉閔很傷心,也很氣憤,一心一意的為了你們老石家著想,你們卻都想殺死我,於是冉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胡人沒一個好東西,都該殺了。於是“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於是境內橫屍相枕,血流成河。冉閔又下令:和我一條心的留在城裡,和我不是一條心的出城。面對氣勢洶洶的冉閔,平時趾高氣揚的胡人害怕被殺,紛紛逃出城去,漢人都躲進了城內。

冉閔面對這種情形,做出了抉擇,也是被廣大網友稱頌的“殺胡令”“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結果一天之內斬首數萬,最終在後趙境內,胡人無論貴賤男女老少皆斬之,最終殺死二十餘萬,不少高鼻樑明眉大眼,長相與胡人相近的漢人也被殺害。

冉閔在頒佈“殺胡令”的時候,石鑑仍保留了帝位,石虎的子孫並沒有殺掉,後來這個石鑑趁著冉閔外出打仗陰謀造反,冉閔才把他以及石姓皇族盡數殺死。冉閔在稱帝之後,把自己的長子封為“大單于”,這個稱號在漢族文化裡是沒有的,由此可見,冉閔的殺胡行為跟民族氣節和拯救漢族是沒有半點關係的,是不過是他被逼無奈下的選擇。

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武悼天王冉閔,真的能稱得上是民族大英雄嗎?

冉魏政權局勢圖

圖中局勢圖可以看出,冉魏政權只是巴掌大的一塊地方,靠什麼去拯救整個漢族,冉閔在公元349年12月頒佈殺胡令,公元350年11月就下令將一千降胡當做自己兒子的手下,說明殺胡令已經失效,他頒佈殺胡令也不是為了拯救瀕臨滅絕的漢族,只是為了自身利益的權宜之計罷了。

說到底,冉閔只不過是一個在亂世中只求活命的地方小軍閥罷了,他可以幫助後趙殺害無數的漢民,後來頒佈的殺胡令,不過是利用民族矛盾來穩固自己的統治罷了,哪裡有什麼民族大義在裡面,現在人們吹捧他,不過是他的殺胡令滿足了一些人的幻想罷了。

真正的民族英雄,應該是“聞雞起舞”,收復淮北的祖狄,應該是淝水之戰,以八萬勝八十萬的謝安、謝玄,應該是三次北伐,收復洛陽的劉裕等人,正是他們的力挽狂瀾,使中華文明能夠幾經磨難,生生不息,他們的貢獻,哪一個不在冉閔之上,這些人才是中華民族的真正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