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我的家鄉,安徽太湖,每一座山、每一方水、每一個古老村社、每一座寺廟、每一條古街、每一棵樹,甚至山野中的鳥獸、河流湖泊中的龜鱉魚類,乃至那年代久遠的石頭,都在告訴你無盡的天人故事與傳說。由於篇幅關係,僅擇其要者,與大家分享。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太湖前傳

在萬古洪荒之世,天地人渾然一體,人類處於天人時代。距今5000年前後,人天大分裂。人天分裂,首先是天人維度的天人合一意識的分裂,顯現在三維空間,就是大洪水、大地震以及山海變遷。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5000年前的華夏大地,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樑把蒼天高高撐起,從此有了天地之分。由於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便取名為大別山。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大別山現今座落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西接桐柏山,東連皖山,東西綿延約380公里,南北寬約175公里,海拔500~1500米。西段作西北—東南走向,東段作東北—西南走向,整個山脈恰如一“V”字型巨龍,將中華大地分為南北兩部分,同時是中國南北水系分水嶺: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山海經》記載,大別山乃盤古天人的化身。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太湖,位於大別山“V”形巨龍腹部,古諺雲:龍山湖水一大湖。遠古天人時代,太湖稱為“大湖”,區域內湖泊遍佈,水天茫茫。大別山時而山洪暴發,洪水氾濫。500年前,曾發生一次特大洪水,洪水退後,竟然在廣袤的水天相接、一望無垠的“大湖”之內隆起一塊神奇的綠洲,形狀呈船型,恰似一艘巨大無比的“諾亞方舟”,太湖縣祖祖輩輩的先民們就在這艘“諾亞方舟”上休養生息。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太湖傳說

民諺雲:

雷打雞公石,火燒七姓祠;

水推荊陽縣,堆起太湖洲;

五百年前後,一州還一洲。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這就是民間傳說的太湖歷史,下面我分述之。

●雷打雞公石:太湖縣,城西鄉,境內白石山上,有一個大石頭,長的很象只雞,天長日久,吸天地之靈氣,成了精,要啄人吃,過往行人,不少黎民百姓被它吃掉。天上雷公赫母用雷尖赫火打它燒它,均被這隻成精的雞吃了。為了捉住這隻神雞,觀音老母丟下一把米,即現在城西鄉內的白石嶺,山上的許多碎白石頭,即觀音丟下的白米,那隻雞精低頭去吃米的時候,天上烏雲驟起,電閃雷鳴,雷公老爺一雷將吃人的雞劈死,雞頭滾落老遠,今白石嶺山下田畈中有一顆大石,即是當年雷公劈下的雞頭。從此,百姓安寧,人口繁育,香煙不絕。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火燒七姓祠:相傳太湖縣內原有一七姓祠,七個姓氏共建,裡有一個七姓菩薩。這祠堂被用做學堂,七個姓氏的孩子在裡面唸書,祠堂門口有一對石獅子。一天夜裡,獅子託一夢與學堂先生說:你在這教孩子唸書很好,只是什麼時候,如果我的眼睛變紅,你們就不能在這呆了,要立即轉走。先生記住此話。不知哪一天,學生中,一個頑皮的孩子將先生批改作業用的紅毛筆和紅墨水偷來,將門口石獅子的一對眼珠塗紅了,先生一看到,不好,只好帶學生搬出。果如此,祠堂被無名大火焚燬,先生與孩子得救了,太湖的文化得以傳承。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水推荊陽縣,堆起太湖洲:500年前,就是現在花亭湖水庫上游中,原有一個荊陽縣城,在一次大洪水中被沖走,泥沙在下游堆起一個沙洲,即現在太湖縣域。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五百年前後,一洲還一洲:這話老百姓理解為,上次大洪水後,五百年前後,將會再發大洪水,將縣城變為沙洲。上次大水之後堆起的太湖洲,之前只是個大湖,這從現在縣城附近仍然留存的地名如杜家幾、劉三埠、下三埠、卓家埠、橋頭埠等能夠證明。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風水三塔

“水推荊陽縣,堆起太湖洲”後,人們看到太湖縣域是一個船形,於是就結合天文地理,捉龍點穴,在一個叫做“下楊火山”的地方,即現在的江塘鄉太平村龍寨建了一個“船錨塔”,在“上楊火山”即現在的城西鄉芭蕉村境內,建了一個拴船的“船樁塔而在船上,即現在的老城建了一個“船桅塔”。“三船塔”以成全太湖風水寶地,以避免民諺所說的“五百年前後,一洲還一洲”之患,讓船緊駐不動。可惜,三塔現今全毀,只留下一段傳說。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棋盤石

太湖縣既然是天人為了拯救眾生而建造的“諾亞方舟”,所以,在這方舟之上,自然少不了天人、神仙出沒的身影。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江塘鄉境內的棋盤石,就是天人下棋的地方:當年天上南鬥星與北斗星在棋盤石對弈三角棋,一樵夫路過,將挑柴用的撐篙(大別山地區一種兩頭帶有鋒利鐵尖的擔柴的工具)往地上一插,看二仙下棋,二仙下一盤棋吃一個桃子,樵夫也跟著仙人吃了幾個。三盤棋過後,樵夫想到該回家了,於是去取撐篙,驚奇地發現撐篙已腐爛三分之二。樵夫回頭再找兩位下棋的仙人,兩位仙人早已不見蹤影。待這樵夫回到家裡,樵夫發現村子裡老一代人都已經去世,與他同輩人都頭髮全白了,村子裡人告訴他,他已經失蹤了三十年,他們都以為他砍柴遇到不測早不在人世了。

安徽太湖縣,大別山老區,全國貧困縣,天人視野下的諾亞方舟

尋根問祖,天人尋蹤

中國是遠古天人顯化的國土,炎黃子孫是天人的後裔,我們都是天人的子孫。960萬平方公里每一寸土地上都隱藏著遠古天人的奧秘。人類社會正面臨數百年未遇的大變局,我們正處於一個特殊的臨界點——人類天人意識的全面覺醒!或許,就在以往你從未注意過的殘垣斷壁、山川田野間,你會發現天人祖先的神奇蹤影。或許,在夢裡,你會與天人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