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是孔家後人中爵位最高的,爲何孔家人卻拒絕他拜謁孔廟

明朝降將,並在清初被封為五個漢人王(平西王吳三桂、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懷順王耿仲明、義王孫可望)之一的孔有德,拜謁孔廟而被拒之門外之事,記載在屈大均的《皇明四朝成仁錄》裡:“崇禎間有三叛臣,其首惡為孔有德。以先降得為稗王,國變後道經曲阜,欲入謁先聖廟林,孔氏宗人闔門弗納,且叱其冒稱聖裔。嗚呼!是真能知先人《春秋》之旨者哉!”

說的是在清朝替代明朝後,有一次,孔有德經過曲阜,想進廟拜見孔子,但是孔氏宗人關了門不准他進去,說他不是孔家後裔,沒有資格進去拜見孔子。

孔有德是孔家後人中爵位最高的,為何孔家人卻拒絕他拜謁孔廟

(曲阜孔廟)

那麼,作為姓孔的孔有德,究竟是不是孔家後裔呢?

清末記載南明史的錢秉鐙寫的《所知錄》中,有一段話,說到孔有德帶領清軍平南的時候,俘獲了南明的重臣張同敞,勸張同敞投降。孔有德說:“吾先聖之裔,勢會所迫,以至今日;閣部何太執耶?”張同敞厲聲答道:“爾無辱先聖,不過毛文龍部下走卒耳!乃自以為聖裔耶?”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至少孔有德自己是認為自己是孔子後裔的。

另外,史料上也有記載孔有德是孔氏後裔。比如《明季稗史初編》上就說:“孔有德,至聖裔也;原籍山東,徙居遼陽。”

很顯然,孔有德是孔氏後裔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為什麼不管是孔氏後裔,還是別的人,都不承認他呢?

我們來看看他的經歷就明白了。

孔有德是孔家後人中爵位最高的,為何孔家人卻拒絕他拜謁孔廟

(孔有德劇照)

孔有德原先是毛文龍的部下。後來,遼東督師袁崇煥殺掉毛文龍後,孔有德、耿仲明這些人不服,投奔了登、萊二州巡撫孫元化。

後來,清軍進攻大淩河城,祖大壽告急,孫元化派孔有德率軍前往相救。但是孔有德到達吳橋時,由於山東兵與遼東兵不和,吳橋的山東兵不讓孔有德他們進城,孔有德軍隊缺衣少食。後來,孔有德手下的士兵偷吃了當時富戶的一隻雞,當地人不服,孔有德便把那士兵穿耳遊行,結果引起士兵嚴重不滿而譁變。局勢無法控制,於是孔有德在部下勸說下,乾脆造反,回軍登州,在耿仲明裡應外合之下,攻下登州。

從此,孔有德就在擁兵作亂直到反明降清的路上向前狂奔。

明朝最先對孔有德是以招撫為主,希望他能夠回頭是岸。誰知道這個孔有德,利用明朝的招降,多次擒殺招降明臣,而且攻佔的地盤越來越多。這樣一來,明朝就不敢招降了,只好以攻打為主。

孔有德招架不住明軍的攻打,最後,帶著數萬人,為數不少的紅衣大炮以及戰船,投奔了皇太極。

孔有德是孔家後人中爵位最高的,為何孔家人卻拒絕他拜謁孔廟

(投奔皇太極)

​孔有德這種投降行為,不僅讓明朝在遼東完全失控,而且在紅衣大炮及戰船上給了清軍極大的支持,加快了清軍南下滅亡明朝的步伐。

後來,孔有德又作為清軍攻打明朝的馬前卒,先是帶著軍隊攻打朝鮮,迫使朝鮮投降清朝。讓明朝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盟友。接著,清軍入關後,孔有德又追剿李自成及各地反清勢力。最後,又率軍攻打南明,殺死了南明靖江王朱亨歅。佔領了廣西。不過,孔有德被張獻忠餘部李定國追打包圍,走投無路的孔有德,拔劍殺死自己妻兒,最後向北遙拜,縱火的同時自殺。

孔有德,本姓“孔”,卻玷汙了孔門;名“有德”,但是降清殺同胞,並無道德。所以,當初孔家不讓他進廟門祭拜。孔氏家譜也不把他收錄進去,是有道理的。

(參考資料:《皇明四朝成仁錄》《所知錄》《明季稗史初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