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清軍入關後,李自成沒法再屢戰屢敗後崛起?

很多人都在困惑一個問題:為什麼李自成對明朝軍隊屢戰屢敗,卻可以最終成功;而對清軍屢戰屢敗,卻沒法東山再起?

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之前我已經寫過《解惑:大清短時間擊敗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是如何做到的?》,主要從戰略、戰術、裝備等方面來探討農民軍與清軍的差距。

這次計劃從更高格局來寫:即內陸亞洲格局變動(大明周邊環境變動)與李自成命運問題。

內陸亞洲主要指:東北、內外蒙古、新疆,也就是我們傳統上的北部邊疆區。

為什麼清軍入關後,李自成沒法再屢戰屢敗後崛起?

熟悉明末農民起義的朋友都知道,農民起義產生與擴大來自天災人禍,更確切的是人禍,朝廷加派。而朝廷加派是因為女真崛起,遼東前線需要大量的錢糧兵源。

一言以蔽之:即遼東戰爭需要消耗錢糧,關內只能加派;遼東戰爭帶來的大量逃兵,不可能歸伍,只能落草為寇。如此之下,明末的農民起義轟轟烈烈爆發。

農民起義在陝北爆發,朝廷軍隊基本是趕著他們跑,一波一波被滅,但旋起旋滅(屢戰屢敗)。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點。

先來看幾個時間點:

1629-1630年,(崇禎二年到崇禎三年),皇太極繞過關寧防線,從遵化北部入關,直撲京師。崇禎下詔勤王,各地明軍精銳紛紛東調。陝西總督是楊嗣昌的父親楊鶴,從臨洮、固原、甘肅、寧夏、延綏五鎮抽調17000餘步騎入衛京師,這支部隊在後來收復關內四城,遵永大捷,立下大功。但問題是,陝西空了,而且山西耿如杞的潰兵也進入了陝西,形勢愈加惡劣。所以農民軍才可以在陝西擴大,甚至蔓延到山西。

1632年(崇禎五年),入衛的陝西部隊紛紛回撤,加上曹文詔等悍將的加入,陝西農民軍基本被剿滅殆盡,餘下逃入山西;但這時候山東孔有德叛亂,導致北京的崇禎皇帝焦頭爛額。孔有德叛亂就源於皇太極圍困大淩河,不敢入援,乾脆就地叛亂。這也導致農民起義軍又一次擴張。

1634年(崇禎七年),山東叛亂剛平,孔有德、耿仲明也投降大清了。這一年,皇太極西征林丹汗,又擺了一刀,宣大防禦體系迅速瓦解,朝廷只能集結重兵援救宣大。再次造成內地空虛,農民軍順利渡過黃河,在年底進入鳳陽。其實所謂的澠池渡河,很大原因就是朝廷抽調兵力北上,不是要刻意放跑農民軍。

1636年(崇禎九年),明朝設置總理、總督分區剿滅農民軍,議兵72000,邊軍勁旅紛紛南下,在盧象升指揮下節節勝利。然而,七月份皇太極派阿濟格入關,在京畿一帶劫掠,諸將紛紛北調防衛京師,盧象升率部追擊清軍,在出口作戰還取得勝利,之後被任命為宣大總督。問題是關內的農民起義軍壓力頓減,迅速壯大。

1638年(崇禎十一年),楊嗣昌擔任兵部尚書,這時候形勢非常惡劣,所以提出四正六隅計劃,議兵12萬、餉280萬,陝西方面在洪承疇、孫傳庭指揮下作戰大勝,中原方面,農民軍也被圍困在豫西一帶。但是這年十月阿濟格、多爾袞入關,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紛紛北調防衛京師,洪承疇就是這時候被調到京師附近,出任薊遼總督。而躲在商洛山的李自成十八騎就殺出來,在河南坐大。這次皇太極就有計劃讓入關部隊聯繫農民軍。

為什麼清軍入關後,李自成沒法再屢戰屢敗後崛起?

你會發現,明軍對農民軍作戰剛有點起色,皇太極就給來一下,原有戰略計劃被完全打破。學者所說的“流寇與建州相因亡明”,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大清幾次入關劫掠與邊疆作戰,給了李自成能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清軍真要入主中原,清軍是不會給機會的。

那李自成有機會沒機會東山再起呢?

為什麼清軍入關後,李自成沒法再屢戰屢敗後崛起?

第一:俄國哥薩克擴張快點,沿松花江騷擾到開原附近。剛入關的順治不能不管。

第二: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騰機特等叛奔喀爾喀,反出清廷。提前一年半。

第三:1640年,巴圖爾琿臺吉在蒙古世界會盟後,幫顧實汗打下青海,然後集結蒙古諸部東征漠南,與清軍決戰。提前烏蘭布通

為什麼清軍入關後,李自成沒法再屢戰屢敗後崛起?

俄國人的動作,大清到了十年後才反擊;蘇尼特部落1646年叛變,多鐸率領大軍平定;準噶爾人的東進已經到了四十年後。

但李自成在1645年6月已經死了。要是可以扛到1646,或許也有一點機會。

總之內亞局勢變動晚了點,李自成趕上了第一次內亞格局變動;但沒趕上第二次內亞格局變動

不過三十年後,三藩之亂,都沒趕上準噶爾人葛爾丹東進(外部環境變化),以致讓康熙騰出手來一個一個解決了。可能這就是歷史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