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瑰寶——東陽木雕

我來東陽,是因為東陽木雕。被譽為中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千餘年的木雕歷史,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又稱“白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

國之瑰寶——東陽木雕

木雕之鄉的“手藝人”

來到浙江東陽市,無論是政府的宣傳還是民間的形態,木雕似乎是不可缺失的一門藝術,也是一群手藝人賴以生存的技能。

現在的東陽,有上百人的木雕手藝人。一代又一代的木雕師傅們,我們可以從腰板、牛腿、傢俱等雕刻內容區分他們,也可以從銷售或者服務的地域做分類,比如賣給東陽市的和銷售到華東地區的木雕必然出自不同的木雕師傅。手藝人是他們的謙稱,這其中不乏故宮特邀修補龍椅等國寶級木雕的大師。還有一位是來自臺灣的大師,將東陽木雕引入國際市場,在維持現有市場穩定的前提下,拓寬銷售渠道。他的木雕廠整潔乾淨,完全是現代化工廠的作業流程,和我們習慣的手藝作坊有很大區別。

在東陽,我拜訪了幾十位木雕手藝人,其中兩位著實讓我敬佩。一位是胡先民大師,他自幼患小兒麻痺症,行走不便,童年唯一的娛樂就是看連環畫,繼而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憑藉在東陽得天獨厚的地理人脈優勢,少年期間向多位木雕大師拜師學藝。經過了多年鑽研,2012年他被評為中國木雕藝術大師,甚至有媒體稱他為“世界級的能工巧匠”。

國之瑰寶——東陽木雕

畫龍點睛之人

另一位則是奇人,沒有任何官方認證的身份,沒有參加過比賽或評選,經典之作似乎也和他沒什麼關係。但這些心高氣傲的東陽木雕師,在對他的推崇上倒是一致——畫龍點睛之人。東陽的木雕手藝人在他面前,都會說自己是匠人。即使是盛譽在外的木雕大師們,在創造一件重要作品時,也會畢恭畢敬請他來完成最關鍵的部分。面對我們的讚譽,老人始終微笑著,自然地招呼著客人。藝術家的孤傲或者工匠的木訥都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一絲痕跡,當對木雕技藝的打磨達到精神層面的純粹追求,讓他可以包容世間百態,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手藝,將這種力量呈現在木雕上,賦予木雕以生命。

國之瑰寶——東陽木雕

人把我帶出了迷宮一般的古院落,我向老人鞠躬致敬,老人和藹地微笑著離開了

老人老房 守護不住老時光

在一個細雨綿綿的下午,我走進了東陽的一處老宅子。三轉兩轉,不覺迷了路,迎面走過來一位看樣子約八十歲的老者。我向他請教:“我想去村口的池塘,怎麼才能走出去呢?”老人濃重的方言,加上手勢也沒讓愚鈍的我開竅。老人索性拉住我的手,帶我走出去。大概走了二三百米,就把我帶出了迷宮一般的古院落。我向老人鞠躬致敬,老人和藹地微笑著離開了。

在村口,一位老大爺拿出家中的竹椅,親切地招呼我:“進家坐坐。”我們坐在他家門口攀談起來。老人介紹說:“那兒、那兒、還有這兒,原來都是有祠堂。我們這個村子幾十年前曾經有過很多祠堂,後來都被破壞了。沒再建過新的。”我問他:“這麼好的老房子,有人想過買下祠堂麼?”老人苦笑搖頭。和其他地方一樣,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只留下了老人守著這些老祠堂。老舊的民居,幽深的庭院,安靜的老人,古樸的院落。在這樣的院子裡,恍若時光倒流,把你帶進一種完全安靜的狀態,一切都是那樣的從容不迫。這實際是文化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地有一種自豪感。

東陽還有另一種建築引人注意,所謂的私人博物館,實則是展銷廳。上億元打造的博物館陳列奢華的傢俱,價值連城的木雕作品,讓人咂舌。也可能是自身卑微,居於這樣的博物館裡,讓我渾身不自在。誠然,商業經濟帶給我們極大的方便和益處,但對於事物發展來說,過快的發展速度會在甩掉糟粕的同時犧牲質量。

國之瑰寶——東陽木雕

在古宅內,戲裝的人也是生活

盧宅 望族府邸匯聚木雕精華

雅溪盧氏,五代後唐宰相盧文紀的後代。清明兩朝科第綿延,鄉試中舉二十七人,奪魁二人,殿試進士八人,涉足仕林的有一百五十餘人,其中不乏重臣。在清朝康熙年間,盧玉祥平定閩藩耿精忠有功,康熙帝賜一品官銜,往上加封三代,“恩榮四世”。

在明朝景泰到萬曆(公元1456-1607年)年間,世稱“婺州望族”的盧氏後人大規模整修擴建宅院。用五個多世紀的歲月打造了屋深九進,雕龍刻鳳的盧宅。鼎盛時期,盧宅房屋數以千計,形成以復荊堂、肅雍堂、樹德堂為三條軸線的龐大建築群落,40多處園林、書院、寺觀散落其間,26座牌坊點綴其中。盧宅採用北方建築磅礴大氣的佈局,在建築構件和細節上延續南方的精雕細刻,匯聚了東陽木雕甚至可以說是江南木雕的精華。

步入盧宅前,要先穿過風紀世家、大方伯、旌表貞節三座牌坊,踱過寬闊的甬道,三曲兩拐方到盧宅頭門。在封建社會,立牌坊是嚴格的官方行為。獲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對個人和家族來說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東陽有句順口溜:“東陽牌坊九十九,忠孝節義樣樣有。”據說盧宅是中國所有獨姓聚居的村落中,牌坊最多的。遺憾的是,盧宅的牌坊大多在十年浩劫中被毀於一旦。如今好幾座牌坊都是根據老照片重建的。

肅雍堂的縱軸線有九深之長(即320米),明清期間只有故宮和孔府如此。東側樹德堂前廳是九根橫樑,其中第二根橫樑上刻有雙龍戲珠,雙鳳呈祥的圖案樣式。建築中使用極陽之數“九”,裝飾上涉及龍鳳。東陽盧宅如此超規格的建築,歷經數百年秘而不宣,是因為盧氏家族在東陽的權勢,是得益於森嚴族規的保護,還是朝堂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在欣賞盧宅古樸典雅氣勢非凡的同時,也帶給人無限遐想。(文\子戎 旦其 圖\子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