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东阳木雕

我来东阳,是因为东阳木雕。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国之瑰宝——东阳木雕

木雕之乡的“手艺人”

来到浙江东阳市,无论是政府的宣传还是民间的形态,木雕似乎是不可缺失的一门艺术,也是一群手艺人赖以生存的技能。

现在的东阳,有上百人的木雕手艺人。一代又一代的木雕师傅们,我们可以从腰板、牛腿、家具等雕刻内容区分他们,也可以从销售或者服务的地域做分类,比如卖给东阳市的和销售到华东地区的木雕必然出自不同的木雕师傅。手艺人是他们的谦称,这其中不乏故宫特邀修补龙椅等国宝级木雕的大师。还有一位是来自台湾的大师,将东阳木雕引入国际市场,在维持现有市场稳定的前提下,拓宽销售渠道。他的木雕厂整洁干净,完全是现代化工厂的作业流程,和我们习惯的手艺作坊有很大区别。

在东阳,我拜访了几十位木雕手艺人,其中两位着实让我敬佩。一位是胡先民大师,他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童年唯一的娱乐就是看连环画,继而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凭借在东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人脉优势,少年期间向多位木雕大师拜师学艺。经过了多年钻研,2012年他被评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甚至有媒体称他为“世界级的能工巧匠”。

国之瑰宝——东阳木雕

画龙点睛之人

另一位则是奇人,没有任何官方认证的身份,没有参加过比赛或评选,经典之作似乎也和他没什么关系。但这些心高气傲的东阳木雕师,在对他的推崇上倒是一致——画龙点睛之人。东阳的木雕手艺人在他面前,都会说自己是匠人。即使是盛誉在外的木雕大师们,在创造一件重要作品时,也会毕恭毕敬请他来完成最关键的部分。面对我们的赞誉,老人始终微笑着,自然地招呼着客人。艺术家的孤傲或者工匠的木讷都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一丝痕迹,当对木雕技艺的打磨达到精神层面的纯粹追求,让他可以包容世间百态,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手艺,将这种力量呈现在木雕上,赋予木雕以生命。

国之瑰宝——东阳木雕

人把我带出了迷宫一般的古院落,我向老人鞠躬致敬,老人和蔼地微笑着离开了

老人老房 守护不住老时光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我走进了东阳的一处老宅子。三转两转,不觉迷了路,迎面走过来一位看样子约八十岁的老者。我向他请教:“我想去村口的池塘,怎么才能走出去呢?”老人浓重的方言,加上手势也没让愚钝的我开窍。老人索性拉住我的手,带我走出去。大概走了二三百米,就把我带出了迷宫一般的古院落。我向老人鞠躬致敬,老人和蔼地微笑着离开了。

在村口,一位老大爷拿出家中的竹椅,亲切地招呼我:“进家坐坐。”我们坐在他家门口攀谈起来。老人介绍说:“那儿、那儿、还有这儿,原来都是有祠堂。我们这个村子几十年前曾经有过很多祠堂,后来都被破坏了。没再建过新的。”我问他:“这么好的老房子,有人想过买下祠堂么?”老人苦笑摇头。和其他地方一样,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只留下了老人守着这些老祠堂。老旧的民居,幽深的庭院,安静的老人,古朴的院落。在这样的院子里,恍若时光倒流,把你带进一种完全安静的状态,一切都是那样的从容不迫。这实际是文化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有一种自豪感。

东阳还有另一种建筑引人注意,所谓的私人博物馆,实则是展销厅。上亿元打造的博物馆陈列奢华的家具,价值连城的木雕作品,让人咂舌。也可能是自身卑微,居于这样的博物馆里,让我浑身不自在。诚然,商业经济带给我们极大的方便和益处,但对于事物发展来说,过快的发展速度会在甩掉糟粕的同时牺牲质量。

国之瑰宝——东阳木雕

在古宅内,戏装的人也是生活

卢宅 望族府邸汇聚木雕精华

雅溪卢氏,五代后唐宰相卢文纪的后代。清明两朝科第绵延,乡试中举二十七人,夺魁二人,殿试进士八人,涉足仕林的有一百五十余人,其中不乏重臣。在清朝康熙年间,卢玉祥平定闽藩耿精忠有功,康熙帝赐一品官衔,往上加封三代,“恩荣四世”。

在明朝景泰到万历(公元1456-1607年)年间,世称“婺州望族”的卢氏后人大规模整修扩建宅院。用五个多世纪的岁月打造了屋深九进,雕龙刻凤的卢宅。鼎盛时期,卢宅房屋数以千计,形成以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为三条轴线的庞大建筑群落,40多处园林、书院、寺观散落其间,26座牌坊点缀其中。卢宅采用北方建筑磅礴大气的布局,在建筑构件和细节上延续南方的精雕细刻,汇聚了东阳木雕甚至可以说是江南木雕的精华。

步入卢宅前,要先穿过风纪世家、大方伯、旌表贞节三座牌坊,踱过宽阔的甬道,三曲两拐方到卢宅头门。在封建社会,立牌坊是严格的官方行为。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对个人和家族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东阳有句顺口溜:“东阳牌坊九十九,忠孝节义样样有。”据说卢宅是中国所有独姓聚居的村落中,牌坊最多的。遗憾的是,卢宅的牌坊大多在十年浩劫中被毁于一旦。如今好几座牌坊都是根据老照片重建的。

肃雍堂的纵轴线有九深之长(即320米),明清期间只有故宫和孔府如此。东侧树德堂前厅是九根横梁,其中第二根横梁上刻有双龙戏珠,双凤呈祥的图案样式。建筑中使用极阳之数“九”,装饰上涉及龙凤。东阳卢宅如此超规格的建筑,历经数百年秘而不宣,是因为卢氏家族在东阳的权势,是得益于森严族规的保护,还是朝堂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欣赏卢宅古朴典雅气势非凡的同时,也带给人无限遐想。(文\子戎 旦其 图\子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