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好?卻不想竟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依賴性強,上幼兒園總是大哭大鬧,怎麼哄都哄不好,眼瞅著要上小學了,還像個奶孩子一般依賴父母。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孩子太過依賴你。

  

對孩子好?卻不想竟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著必然的聯繫,孩子已經5歲了,還在後面追著餵飯的家長比比皆是。天津聖安兒少精神科範玲主任強調,家長過度的溺愛、呵護,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所以家長們要把握好時機,適當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老鷹把自己的孩子推下山崖,推到風中,這是一種大愛。在小鷹嗷嗷待哺的時候,老鷹不辭辛苦覓食餵食,當小鷹的翅膀能夠抗擊風暴的時候,老鷹就會毫不猶豫的將小鷹趕出家園。因為老鷹明白,愛不能代替生活。

  家長不能以愛的名義折了孩子的翅膀,現在的不放手會對以後孩子的成長造成很不好的後果。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父母就應該多為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不好事事包辦,更不能不捨的放手。

  愛的名義

  在孩子兩歲後,父母就應該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收拾玩具....要讓他們自己的事情事情自己做。不要成為孩子的“手”、“腳”和“腿”。

  

對孩子好?卻不想竟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有兩個媽媽,家裡都有一個孩子,都在讀高中。其中一個孩子,每次放假都拿旅行箱帶一箱衣服回家,連襪子都不洗,在家也不會幫忙做點家務。另外一個孩子,衣服都是自己洗,還會自己做飯。

  第一個媽媽什麼都替兒子做,就希望孩子成績好,結果孩子什麼事都不會做,可第二個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她認為孩子已經上高中了,是個大孩子了,就應該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兩個媽媽截然不同的兩種做法,會造就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

  

對孩子好?卻不想竟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曾經看過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一段話,她說: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對孩子好?卻不想竟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3必須要做!

  

第一步:爸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要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性很強的人,言傳身教,父母要起到榜樣作用。

  第二步: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父母要多給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即使做的不好,效率不高,甚至做錯了,但也要讓他們不斷的嘗試,通過不斷地練習會越來越好,獨立的意識也會不斷提高。

  第三步:教孩子權衡利弊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什麼事情都給孩子拿主意,要多問孩子的意見,要讓他們學會自己做主,如果孩子能經常聯繫做決定,那麼長大後在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時就能應付自如,獨立處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