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漢釀酒八百斤,再貴不賣外人,頭酒70度喝不上頭醉不燒心


山西小陽坡村六旬的老崔,正在院子裡忙碌起來,準備蒸制柿子酒。稷王山下柿樹集中的小陽坡一代,因特殊的土質,盛產的柿子、柿餅、柿子酒及柿子醋遠近聞名,至今那裡還流傳著用傳統方式人工蒸制柿子酒。

穿行在藍天白雲,層林盡染的山區小路上,暢快地呼吸著清新自然的山野氣息。在淳樸的農家安排好住宿。午飯便大快朵頤地飽餐了一頓山雞野味,花了120元,其它菜都是送的。

據老崔說,他十六七歲就跟爺爺學習製作柿子酒。他家有30餘棵柿子樹,每年從霜降前後開始,他們將收穫的柿子分類,將完好的柿子加工成柿餅,軟的和帶傷的柿子全部收集回來儲存在大缸裡,用自制的木製器具將柿子搗爛,放上酒麴攪拌均勻密封發酵。

經過四、五十天後將發酵好的原料與保存好的麥秸攪拌均勻,放入自制的蒸餾裝置中,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蒸餾,蒸餾水通過冷卻後便形成柿子酒。

這幾年崔師傅經過不斷的革新,把原來的木製蒸餾裝置改進,今年他釀了800多斤柿子酒,可收入近萬元。但這酒不賣給外人,大都數自家喝和村裡親戚朋友買去。

農民自釀酒也不含糊,不時測試酒精度。頭酒70度以上,通酒50度左右。雖然酒精度數高,但老崔說這酒喝了不上頭,醉了也不會燒心。

蒸制過程中,剛出鍋的熱乎乎的柿子酒飲上一口,就著餅子吃,口齒留香,味道甘甜。釀製好的純天然柿子酒,讓村民們在寒冷的冬季裡感受著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