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要變難,這些規定讓「學渣」慌了!

近段時間,高校嚴把“畢業關”的消息不斷傳出,一些規定也讓“學渣”慌了……

規定一 、老師打人情分“放水”,就是重大的“教學事故”!

大學畢業要變難,這些規定讓“學渣”慌了!

“初入大學,聽學長們說,畢業證隨便拿,放心耍就是了!”這是真的嗎?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由於學業成績沒有過關,川北醫學院今年有83名學生未能正常畢業,這在學院67年辦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

規定二 、取消“清考”,補考不過即失去學位!

“我們嚴把‘畢業關’,就是要促進學風、考風和校風大轉變,向社會輸送合格優秀人才。”張波說,“而且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我校即將全面取消清考制。”

大學一門課程結課時,若期末考試沒有通過,然後參加補考也沒有通過,但學校又不允許重修,或重修考試仍然沒有通過,於是就在畢業前再給學生一次考試機會,將所有未能通過的學科進行清零考試。這就是所謂的“清考”。

2018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取消“清考”、嚴進嚴出。重塑考試權威地位,改變大學本科階段“嚴進寬出”的弊病。學生補考不過即失去學位。

規定三 、學分不達標,本科轉專科!

大學畢業要變難,這些規定讓“學渣”慌了!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18人從本科轉專科。此前,該校出臺了《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未按要求完成本科學分的學生降為專科。

據長江日報報道,光電學院是華中科大最大的學院,也是最熱門的學院。該院副院長楊曉非介紹,學院2018年有5名學生涉及“本轉專”,其中3人已經於今年6月按專科畢業,另外2人專科在讀。

扭轉“混”大學怪象需要動真格

從世界範圍內看,大學本不該是這般“好混”。國外知名大學“寬進嚴出”乃至“嚴進嚴出”的類似情況已司空見慣。從教育規律本身、高等教育所要體現的含金量來說,大學學習無疑需要學生付出相當的精力。因此,本科教育理所當然要動真格,扭轉“輕輕鬆鬆玩四年”的面貌。

覆盤多數大學生高考之前的教育階段,恐怕不是一片歡聲笑語的樣子。從小開始的諸多課外班,堆積如山的作業題,再到高考工廠的“奇觀”……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會在大學之前持續十幾年的時間。填鴨教育,影響的不僅是教育內容,更是一種思維模式與人生觀。試想,在題海之外,中等教育是否啟發過學生們對教育意義展開思考?是否有過自由、自律、自省、自我實現、自我負責的人格教育?

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下,留給哲學式思考的空間不知道還能剩多少?一些學生習慣了外力束縛,一朝進入了相對寬鬆的環境,產生適應的困難,並不難理解。

因此,加強本科教育,一方面需要大學立規矩,明確約束性規定;另一方面在中學階段也該啟動改革,早作干預,在能力之外培養出內生性的學習自覺與意義認知。扭轉大學可以“混”的怪現象,需要教育各階段上下游的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