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確實是個「鐵石心腸」

地球確實是個“鐵石心腸”

地球結構示意圖

日前,一項新研究在地震學界掀起了波瀾——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種新方法來證實地核是固態的。

實際上,科學家們會利用許多零碎信息來研究地球的結構,但最重要的線索來自地震波。每當地震發生時,就會向各個方向發出壓力波——就像聲波一樣。這些波在地下傳播,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介質時,波會進行反射和折射。最終,這些波會到達地表,此時,地震儀(測量地球運動的儀器)就會檢測到地震波。利用地震儀,研究人員可以推斷出數量驚人的信息。例如,通過測量地震波到達不同地震臺站的時間,可以對地震震中的位置進行三角測量——這時,我們就會知道震源在哪裡。

地球確實是個“鐵石心腸”

典型的地震記錄示意圖

不僅僅是關於地震本身的數據,我們還可以得到地震波通過的岩石的數據。例如,一般來說,地震波有三種類型:P波或初波,即縱波(傳播速度最快的一種波);S波或次波,即橫波;表面波,比P波和S波慢,但振幅較大,運動更復雜。

地球確實是個“鐵石心腸”

P波能在任何介質中傳播,而S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不能在液體中傳播。由於S波似乎從未穿過外核,因此,這一重大跡象表明,地球的外核是液體,然而,這種液體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液體(它更像粘性的熔岩或濃稠的蜂蜜),但它絕對不是固體。

地球確實是個“鐵石心腸”

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過程示意圖

這也說明了地球內核是固態的,因為S波似乎可以穿過內核。然而,由於內核體積小,檢測橫波非常困難,該理論還需進一步驗證,這就是這項新研究的意義所在。

地震學家喜歡根據波經過的地方給它們取不同的名稱,因此將穿過地球內核的S波稱為J波。J波難以捕捉,因為它們的振幅很小,而且地球內核的體積相對較小,這意味著許多地震波繞著J波傳播。這種小而微弱的振幅問題重重,以至於探測J波有時被稱為全球地震學的“聖盃”。

然而,該研究的主要作者Hrvoje Tkalčić副教授和Than-Son Phạm博士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識別J波的新方法。他們的做法很有創意:他們並沒有直接觀察波的到來,而是在大部分時間忽略它,在最大的隆隆聲過去幾個小時後,才開始觀察波的信號。通過研究大地震後兩個接收器信號的相似性,他們能夠觀察到模式的相關性,而這種相關性是識別J波的關鍵。Hrvoje Tkalčić解釋道:“這被稱為互相關聯或相似度的度量。根據這些相似性,我們構建了一個全球相關圖——一種地球的‘指紋’。”“我們拋開了地震記錄的前三個小時,只關注於大地震發生後的3到10小時。我們想擺脫這些大信號。”Tkalčic補充說。

通過這種方法,他們證實:地球內核看起來確實是固態的,儘管它似乎與當前模型有些不同。事實上,它有點像兩種常見的材料:黃金和鉑金。

Tkalčić說:“我們發現地球內核確實是固體,但我們也發現它比我們之前認為的還要柔軟。”“如果我們的結果是正確的——內核具有與黃金和鉑金類似的彈性特性。那麼內核就像一個時間囊,如果我們能理解它,我們就能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如何演變的。

我們仍需更多的觀察來證實這項研究,但就目前而言,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地球內核是固態的。”

原文鏈接:https://www.zmescience.com/science/news-science/earth-core-solid-19102018/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