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工程6成武漢造,總工程師是咱陝西人

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它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於今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面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通航橋隧滿足近期10萬噸、遠期30萬噸油輪通行;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禦8級地震、16級颱風、30萬噸撞擊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港珠澳大橋工程6成武漢造,總工程師是咱陝西人

港珠澳大橋工程6成武漢造

港珠澳大橋堪稱為世界級的超級工程,通車後從香港驅車到珠海只需半小時,粵港澳一小時生活經濟圈加速融合。

而據長江日報記者獲悉,武漢市有近20家企業參與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和建設,分別為中鐵大橋局、中鐵大橋院、中交二航局、武船集團、中建三局、鐵四院等。整體工程中有近6成由武漢造。2015年,英媒評選出即將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蹟”中,港珠澳大橋成功入選。

港珠澳大橋工程6成武漢造,總工程師是咱陝西人

總工程師是咱陝西人

蘇權科,陝西岐山人。1988年9月畢業於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學院)公路系橋樑與結構工程專業。2004年至今在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及後設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任總工程師。

港珠澳大橋工程6成武漢造,總工程師是咱陝西人

前不久,蘇權科做客央視《開講啦》,講述自己十四年來與港珠澳大橋的點點滴滴。其中談到了為何要興建這座大橋、選址的困難性以及興建過程中對中國白海豚的保護。

現場有青年向蘇權科提問:與港珠澳大橋相伴十四年,您眼中最美的畫面是什麼?蘇權科這樣回答:太陽昇起來的時候,看見伶仃洋上,多了這麼一道曲線,甩出去的時候,我覺得很壯觀,很美。

港珠澳大橋工程6成武漢造,總工程師是咱陝西人

蘇權科就讀長安大學前,於1978年9月——1982年7月就讀於寶雞師範學院(寶雞文理學院)物理系。2018年10月6日寶雞文理學院60週年校慶上,蘇權科回到母校,出席並作為校友代表致辭。最後,給這位為了港珠澳大橋默默耕耘十四年的總工程師點贊,給我們的這位陝西鄉黨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